太尉门庭亦甚高,王郎名重礼相饶。 自家妻父犹如此,谁更逢君得折腰。 |
冰壶见底未为清,少年如玉有诗名。 闻话嵩峰多野寺,不嫌黄绶向阳城。 朱门严训朝辞去,骑出东郊满飞絮。 河南庭下拜府君,阳城归路山氛氲。 山氛氲,长不见。 钓台水渌荷已生,少姨庙寒花始遍。 县闲吏傲与尘隔,移竹疏泉常岸帻。 莫言去作折腰官,岂似长安折腰客。 |
五斗徒劳谩折腰,三年两鬓为谁焦。 今朝官满重归去,还挈来时旧酒瓢。 |
英杰那堪屈下僚,便栽门柳事萧条。 凤凰不共鸡争食,莫怪先生懒折腰。 |
世事何反覆,一身难可料。 头白翻折腰,还家私自笑。 所嗟无产业,妻子嫌不调。 五斗米留人,东谿忆垂钓。 |
常谈即至理,安事非常情。 寄语何平叔,无为轻老生。 世途多礼数,鹏鷃各逍遥。 何事陶彭泽,抛官为折腰。 |
与君何日出屯蒙,鱼恋江湖鸟厌笼。 分手各抛沧海畔,折腰俱老绿衫中。 三年隔阔音尘断,两地飘零气味同。 又被新年劝相忆,柳条黄软欲春风。 |
累职比柴桑,清秋入楚乡。 一船灯照浪,两岸树凝霜。 亭吏趋寒雾,山城敛曙光。 无辞折腰久,仲德在鸳行。 |
吾重陶渊明,达生知止足。 怡情在樽酒,此外无所欲。 彭泽非我荣,折腰信为辱。 归来北窗下,复采东篱菊。 |
庭罗衙吏眼看山,真恐风流是谪仙。 垂柳五株春娅姹,鸣琴一弄水潺湲。 援毫断狱登殊考,驻乐题诗得出联。 莫起陶潜折腰叹,才高位下始称贤。 |
心同野鹤与尘远,诗似冰壶见底清。 府县同趋昨日事,升沉不改故人情。 上阳春晚萧萧雨,洛水寒来夜夜声。 自叹独为折腰吏,可怜骢马路傍行。 |
枥上病骢蹄褭褭,江边废宅路迢迢。 自经梅雨长垂耳,乍食菰浆欲折腰。 金络衔头光未灭,玉花毛色瘦来焦。 曾听禁漏惊街鼓,惯踏康庄怕小桥。 夜半雄声心尚壮,日中高卧尾还摇。 龙媒落地天池远,何事牵牛在碧霄? |
英掾柳家郎,离亭酒瓮香。 折腰思汉北,随传过巴阳。 江树连官舍,山云到卧床。 知君归梦积,去去剑川长。 |
飞花落絮满河桥,千里伤心送客遥。 不惜芸香染黄绶,惟怜鸿羽下青霄。 云衢有志终骧首,吏道无媒且折腰。 急管繁弦催一醉,颓阳不驻引征镳。 |
早年闻有蒯先生,二十余年道不行。 抵掌曾论天下事,折腰犹悟俗人情。 老还上国欢娱少,贫聚归资结束轻。 迁客临流倍惆怅,冷风黄叶满山城。 |
茹蔬酌水度清晨,自是浮生洁静身。 好事频过三径晚,爱闲惜别五湖春。 品泉暗识南零味,鉴茗多藏北苑真。 且著青袍居膝下,少年未羡折腰人。 |
地僻山深古上饶,土风贫薄道程遥。 不唯迁客须恓屑,见说居人也寂寥。 溪畔毒沙藏水弩,城头枯树下山魈。 若于此郡为卑吏,刺史厅前又折腰。 |
早年闻有蒯先生,二十余年道不行。 抵掌曾论天下事,折腰犹悟俗人情。 老还上国欢娱少,贫聚归资结束轻。 迁客临流倍惆怅,冷风黄叶满山城。 |
鸡鸣孤烟起,静者能卜筑。 乔木出云心,闲门掩山腹。 贫交喜相见,把臂欢不足。 空林留宴言,永日清耳目。 泉声冷尊俎,荷气香童仆。 往往仙犬鸣,樵人度深竹。 酒酣出谷口,世网何羁束。 始愿今不从,区区折腰禄。 |
平明登古戍,徙倚待寒潮。 江海方回合,云林自寂寥。 讵能知远近,徒见荡烟霄。 即此沧洲路,嗟君久折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