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塞北烟尘终载静,江南花木四时荣。 不须特地分疆界,万里山河似掌平。 |
| 巨石如掌平,兀然半青嶂。 钦哉昔道人,饲虎兹喦上。 |
| 睢阳战败血漂杵,力屈犹思为厉鬼。 玄元祠前哭一声,朝食爱姬暮罗鼠。 唐家宫殿秋草生,二十一陵如掌平。 独遗双庙门前石,日有行人来系牲。 |
| 三十六坊如掌平,长桥短艇水从横。 银河一道江连海,画障四围山绕城。 老树烟云春绿暗,小楼帘幕晓红明。 阴阴翠影谁家屋,梦觉草池莺一声。 |
| 莺花箫鼓绮罗丛,人在熙和境界中。 海宇三登歌化日,湖山一览醉春风。 水摇层栋青红湿,云锁危梯粉黛窗。 十里掌平都掩尽,有谁曾纪建楼功。 |
| 极目田畴似掌平,远山依约画难成。 天宽地大空明处,渐近稽山接帝城。 |
| 太守方将畎亩行,先烦乡彦探春耕。 人登高岭如梯峻,雨足深川作掌平。 发廪正须凭义举,蠲租已觉负仁声。 要知贫富乘除理,施尽囷仓却解盈。 |
| 十里螺湖如掌平,开门正挹沧浪清。 偶逢道士赠丹诀,闲课山童抄酒经。 昼长燕子飞入户,春尽树阴铺满庭。 近来闻说有奇事,卖药修琴曾到城。 |
| 马饥啮渴饮冰,北风卷地来峥嵘。 马悲踯躅人不行,日暮涂远千山横。 我谓行人止叹声,马当勉力无悲鸣。 白沟南望如掌平,十里五里长短亭。 腊雪销尽春风轻,火烧原头青草生。 远客还家红袖迎,乐哉人马归有程。 男儿虽有四方志,无事何须勤远径。 |
| 双溪秋气深,送子临古道。 古道如掌平,四顾行人少。 行行复行行,何日度南峤。 故人今已矣,未必死非好。 世事浩无涯,愁云黯江表。 |
| 听说西方无量乐。 凡夫浅智难图度。 随有愿度无不获。 何劳萦。 珠衣绮馔黄金宅。 地似掌平尤广博。 八功德水非穿凿。 白藕花中胎可托。 三生约。 如今岂可轻抛却。 |
| 路入梁州似掌平,秋千蹴鞠趁清明。 未论日远长安近,且喜南山天际横。 |
| 羊肠汝尚行不得,而况汝兄脚无力。 何曾知有陟冈诗,声声叫兄不容释。 四达之逵如掌平,井廪危道慎无行。 禽鸟微类犹有情,鼻亭公岂不爱兄。 |
| 人在远堂山下居,家有远堂堂上书。 阶苔帘草意自如,有书可读山可庐。 人於富贵不肯足,我於贫贱乐有余。 相逢休问我何好,亦有好处人未知。 一池斗大泉可掬,一波掌平数丛菊。 菊吾金,泉吾玉,何用土封侯万锺粟。 君不见孔门乐处无日无,疏食饮水肱常曲。 |
| 寺外溪水落,溪田如掌平。 门稀车马迹,林隐木鱼声。 行道石犹古,转经窗自明。 寒云常借榻,户口有柴荆。 |
| 南过高车岭,川原似掌平。 峰峦开画障,畎亩列棋枰。 帝女柔桑绿,王孙野莫生。 提壶催我醉,戴胜劝人耕。 商岭堪携妓,丹河好濯缨。 盖圆松影密,鞭乱竹根狞。 勃勃畲田气,磷磷水磑声。 野桃谁是主,山鸟不知名。 欲舞宁无蝶,思歌亦有莺。 官闲春日永,担酒此中行。 |
| 绿荷十里吐秋香,湖水掌平如镜。 日落云收天似洗,况又月明风静。 露逼葭蒲,烟迷菱芡,缩尽寒鸦颈。 两枝画桨,柳阴浓处乘兴。 遥想和靖东坡,当年曾胜赏,一觞一咏。 是则湖山常不老,前辈风流去尽。 我兴还诗,我欢则酒,醉则还草圣。 明朝却去,冷泉天竺双径。 |
| 圣死微言湮,千载迷津涯。 浮骖遍八极,日暮犹伊鸦。 大道如掌平,人苦不识家。 |
| 北固台端,南渡后来,无此伟人。 自从容佐鼎,光华揽辔,几年中外,属目经纶。 万灶炊烟,千艘漕雪,手整江淮如掌平。 诗书效,看马腾士饱,酒好兵精。 平生。 余事功名。 岂管葛诸人能拟伦。 暂牙筹游戏,小淹惟月,金瓯注想,便合为霖。 沆瀣一襟,风流八咏,秋入诗坛如许清。 为以寿,有黄花不老,长伴香名。 |
| 虚空楼阁易欹倾,宝地工夫似掌平。 四圣传来是周易,个中自有定盘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