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家事胜游,景物可忘忧。 水国楼台晚,春郊烟雨收。 鹧鸪啼竹树,杜若媚汀洲。 永巷歌声远,王孙会莫愁。 |
| 秋声起。 庭院收残暑。 凉蝉抱叶鸣疏雨。 玉箫吹彻人倚楼。 银汉迢迢度女牛。 梧桐落翠露华冷,络纬啼寒月影流。 月影流。 秋无限。 思君不见 |
| 秋声起。 庭院收残暑。 凉蝉抱叶鸣疏雨。 玉箫吹彻人倚楼。 银汉迢迢度女牛。 梧桐落翠露华冷,络纬啼寒月影流。 月影流。 秋无限。 思君不见 |
| 江南水,江路转平沙。 雨霁高烟收素练,风晴细浪吐寒花。 迢递送星槎。 名利客,飘泊未还家。 西塞山前渔唱远,洞庭波上雁行斜。 征棹宿天涯。 |
| 晚风收暑,小池塘荷净。 独倚胡床酒初醒。 起徘徊、时有香气吹来,云藻乱,叶底游鱼动影。 空擎承露盖,不见冰容,惆怅明妆晓鸾镜。 后夜月凉时,月淡花低,幽梦觉、欲凭谁省。 且应记、临流凭阑干,便遥想,江南红酣千顷。 |
| 南风吹动原头草,秧老麦收蚕向了。 田家政用此时忙,不问儿童与翁媪。 五溪之俗殊江南,刀耕火种不知蚕。 劝农未有陶苏句,俗陋不改奚多谈。 |
| 雁落平沙一雨收,淡烟斜日荻花洲。 凭谁与作王摩诘,为写江南水墨秋。 |
| 老读文收兴易阑,须知养病不如闲。 行林瓦枕虚堂上,卧看江南雨后山。 |
| 枝头风势渐小。 看暮鸦飞了。 又是黄昏,闭门收返照。 江南人去路缈。 信未通、愁已先到。 怕见孤灯,霜寒催睡早。 |
| 曹山不如,花根本艳。 不如曹山,虎体元班。 江南地暖,塞北春寒。 一把柳丝收不得,和烟搭在玉阑干。 |
| 不见层岗与複岩,眼中夷旷似江南。 烟收绿野连青嶂,树阙朱桥映碧潭。 丞相无家曾住寺,聘君有字尚留庵。 荒山数亩如堪买,径欲诛茆老一龛。 |
| 十月幽园开晓风,层层绛蕊艳芳业。 江南只惯收鹰爪,谁顾山前鹤顶红。 |
| 碧天如水暮云收,又见江南一片秋。 乱后年华多荏苒,客中踪迹故淹留。 露溥金井桐阴薄,月上瑶阶竹影修。 遥想辕门凉气早,壶浆来往百无忧。 |
| 江南五月朝暮雨,雨脚才收水流础。 酒杯未把愁作病,麈柄欲拈谁共语! 有时暂解簿书围,独坐藤床看香缕。 林堂渺渺鸠正懽,帘幕阴阴燕新乳。 湖川旧隐入我梦,白首忘归独安取。 一生花里醉春风,即日愿作扶犁翁。 |
| 荒郊石羊眠不起,枯冢累累各相似。 海陵冤骨无人收,岂有儿孙来擘纸。 几堆空土效曹瞒,百战江南帝徐李。 龙山突兀表忠祠,至今父老思钱氏。 |
| 剑倚江天动远思,江南乱后独归迟。 满城风雨收镫夕,万户弦歌破贼时。 欲采骊珠候潮落,且凭雉堞看云移。 终期买棹沧波上,相唤妻儿理钓丝。 |
| 渐收残照隐残峦,鸦点纷还羡羽翰。 暝色未昏微逗月,奔流不舍远闻湍。 两言而决无多赘,百忍相安亦大难。 犹有江南心上好,留春待我及归看。 |
| 江南九月菊花香,猎子牵黄与臂苍。 岁幸丰登连楚越,地非硗薄比渠凉。 雨收甘泽归三印,雷敛神功入五箱。 作解工夫都了毕,不须赤子更回皇。 |
| 君不见华阴杨君汉孔子,君生其后无乃似。 平居恐惧西北隅,力行发愤尚不媿。 君今鸣橹下长淮,眼明清晓三楚开。 扬州行矣勿濡滞,江南细雨收黄梅。 我今正是鸟折翼,肺病三年广文直。 昔时黄帽榜舟人,却向西湖当不识。 寄声关子老渔樵,小山桂树不须招。 乘槎东海未敢必,欲去天台观石桥。 |
| 江头春日高,看尔乘流去。 淑气澹宜人,淮山雨边曙。 田鼠方化頠,岸柳未成絮。 倾囊贮诗草,抚诵自厌饫。 醵酒噭花神,江山发灵助。 长安九天高,文章满朝著。 男儿笔札间,往往收名誉。 时复梦江南,羁魂向谁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