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夷一睡一月,惜哉肘后不传。 拥破衣裘待旦,听残更点如年。 |
| 车鱼人散水风腥,雨色凉分柳外晴。 回首夕阳都落尽,忽然东向数峰明。 |
| 阵云起西北,中原暗黄尘。 岂无匡时算,无路不得陈。 书生亦过计,夜夜占天文。 匣剑似识时,中宵哑然鸣。 我亦发悲歌,沾衣涕从横。 |
| 蛙声两岸夹溪流,漫漫澄潭夜进舟。 火照寒沙翻作白,直疑浮雪满汀洲。 |
| 只道还家犹未还,故山书册蠹鱼残。 半生不疗饥寒苦,空有诗名满世间。 |
| 城中无处听蝉鸣,短策轻鞋晚出城。 行到柳限松影下,恰才闻得两三声。 |
| 脉脉吹香屋角梅,背风移烛小帘开。 凤城几日元宵近,一片箫声水上来。 |
| 孤凤不食粟,举世无琳琅。 渴去饮湘水,饥来卧首阳。 云天迟羽翼,岁晚饱风霜。 栖栖岂不苦,羞与燕雀翔。 安得九成乐,来仪薰风郎。 |
| 生身不作第三流,肯作坳堂一芥舟。 时止时行皆正位,孰云吾道付沧洲。 |
| 火照寒沙雪欲浪,恍疑身是剡溪舟。 蚩蚩横目无真色,刚道神仙在十洲。 |
| 山川万代留,人物有时尽。 慷慨羊叔子,登临重嗟悯。 功名垂橐来,老去载仓囷。 焉有利在民,转盼声即泯。 非真吊古往,借言聊自引。 湛也穷其心,欲嘿不能忍。 惜昧无去来,徒知幻与影。 |
| 岸花洗面初收雨,江草摇头已怯风。 独立无聊聊送目,西边落日叫孤鸿。 |
| 十三楼寺早餐饭,六一泉寺晚咏歌。 坐断竹风无暑气,乳禽鸣处绿阴多。 |
| 御丹初出赏春霏,传是诸王与后妃。 香雾渐深帘幙暗,日斜微见淡黄衣。 |
| 老屋荒寒亦自清,柴门虽设只长扃。 数行古隶閒居赋,半壁行书陋室铭。 ,研硃滴露勘黄庭。 此生与虽无补,笔底青山到了青。 |
| 一气斡元造,为功未尝烦。 群生自委化,天地亦何言。 凫胫不可增,楮叶不可镌。 欲益固为损,劳心非自然。 不见平阳侯,醇酒聊终年。 |
| 三王贵养老,取重在乞言。 酒醴副佳淆,黄发斯皤然。 朝廷本忠厚,风俗亦变迁。 岂意汉道微,侍中惟少年。 耆旧无备问,李公所以难。 |
| 松柏托茂林,高不寻太至。 寸乔附太山,未长已千里。 置身患不高,余事安足拟。 游必蓬莱游,栖必昆仓栖。 仙游必祥云,仙茹必灵芝。 凤凰虽自饥,妄食固不回。 痴鸢嚇腐鼠,可笑空自疑。 |
| 城河固金汤,谷帛堆丘山。 雷风走号令,足以威百蛮。 秦人昔恃此,烧书无愧颜。 丛祠夜篝火,赤蛇先据关。 谁知小国鲁,抗衡齐晋间。 独能秉王礼,足以销邻奸。 舞干服三备,可仰其可攀。 |
| 河南牧羊儿,不识奇字书。 君王事边头,无亦官帑虚。 慨然分家资,补国何勤渠。 讵有忠於君,而谓不学欤。 毋令败群语,缑氏果有余。 惜哉封禅主,更欲取名誉。 岁晚责缘饰,宜其返田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