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看檐蛛结网低,无端妨碍小虫飞。 蜻蜒倒挂蜂儿窘,催唤山童为解围。 |
| 道德酿缙绅,睟容无点尘。 望之鄙吝消,矧得累夕亲。 顷思阙思化,四教隆诸身。 济济三千徒,变蒙尽为仁。 贤圣虽不同,气类当等伦。 叔度亦我师,千载风如新。 |
| 汉代嘉唐虞,欲以儒理国。 公孙谈治道,纯驳互失得。 广大语尤害,开边心莫极。 无怪淮南谋,日夜惮汲直。 东阁礼诸贤,脱粟自为食。 俗公此自文,后世有真识。 |
| 照乘复垂棘,固足为国宝。 朝有宣力贤,爱惜莫草草。 成汤昔在上,剪发救枯稿。 念民有念已,顷刻动穹昊。 太宗疗功臣,亦本为民保。 断须疾其愈,大胜琮璧祷。 |
| 至艺得於天,音律谁同明。 道上车铎逢,地底黄钟成。 伟哉创业主,用才极其精。 太常识斯人,吾知不负丞。 忽疑贞观间,四海几措刑。 遐想登后夔,巍巍治难名。 |
| 七十云古稀,予年三之二。 来景殊无多,那复就枯瘁。 窘步惊畏途,抚心慨时事。 何以怡余生,一日委一醉。 |
| 家世本臞儒,自奉至俭薄。 肉食固难期,间亦阙盐酪。 宾朋饭芋豆,时节羹藜藿。 偶然设鸡豚,变色相与作。 家居常守此,自计岂不乐。 蔬园畏蹴蹋,切勿思大嚼。 |
| 泽国固多雨,暮春犹薄寒。 儿童葺茶舍,妇女赛蚕官。 阅世年虽往,为农兴未阑。 穷途得一饱,亦足慰艰难。 |
| 小响风吹叶,微痕雨点池。 兴来闲弄笛,客散自收棋。 忽忽寻残梦,时时足小诗。 出门俄已暮,忘却野人期。 |
| 白首返吾乡,功名罢激昂。 扫除魔眷属,砭熨病膏肓。 老圃勤供菜,蛮童解炷香。 黄昏那用问,且喜日舒长。 |
| 问途来野店,秣蹇憩山邮。 何处无诗思,平生惯旅愁。 翩翩下鸥鹭,点点散羊牛。 传入王孙画,千金未易酬。 |
| 学书五十年,其进不及寸。 未能践绳墨,况敢说豪健。 虽然亦有用,尚足博麤饭。 开学教牛经,坐市写驴券。 |
| 老眼观细书,纷然黑花坠。 不如袖手坐,嘿诵旧所记。 但恨志弗强,编简颇失次。 後身作书生,努力究此事。 |
| 秋水浅出滩,秋叶落成阵。 方喜风露消,已叹霜霰近。 衰疾虽向平,死死亦堇堇。 灯青地炉冷,吾学其少进? |
| 淅淅暮风生,晖晖残月明。 开门喜闲望,扶杖得徐行。 霜薄树多绿,泉流沟有声。 儿童殊可念,画地作棋枰。 |
| 兰生深林中,故与萧艾同。 春风披拂之,芳气何冲融。 宜有同心人,采撷佩厥躬。 采撷苟不至,依然守荒丛。 |
| 不见涧底松,树子元楚楚。 长大今几年,植立无风雨。 一朝建明堂,未免斤斧苦。 斤斧不为伤,抡材固其所。 |
| 良农之于田,曾匪一日力。 耕耘各以时,志在秋有获。 其间罹水旱,亦是天地德。 汝不替厥功,后当值丰殖。 |
| 日出山门晓,日入山径阴。 区区昏复旦,役役古犹今。 竹瘦人群玉,菊荒文碎金。 泛观难究理,默识自明心。 |
|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