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门流水日潺潺,桃坞依然枕水边。 春色年年花自好,游人谁复遇婵娟。 |
| 轻烟绿满溪,夭桃红夹岸。 春风吹百花,香逐春风散。 花落与花开,年光不知换。 |
| 晓来误入桃源洞。 恰见佳人春睡重。 玉腕枕香腮。 荷花藕上开。 一扇俄惊起。 敛黛凝秋水。 笑倩整金衣。 问郎来几时。 |
| 阴深古木护涟漪,洞里藏春人不知。 不是桃源深有路,如向蝴蝶满璚枝。 |
| 三月桃源路,先生安在哉。 青衫尚颜色,蜂蝶已尘埃。 白鹤山云暗,金鸡洞锁开。 神游追不返,峦岳自崔嵬。 |
| 溪谷幽深可避秦,桃源风物画难真。 思量却得蓝超力,解遣人知洞里春。 |
| 舍舟入洞夕阳斜,得见方村八九家。 林锁山环藏屋宇,鸡鸣犬吠隐烟霞。 宁知门有今朝客,可使灯开昨夜花。 共喜相邀询动止,呼童汲水煮山茶。 |
| 须信桃源路易迷,野人遥指过山西。 由来石室非仙窟,漫向云中觅旧蹊。 |
| 秦皇有地包沙漠,秦民无地堪托足。 民心咫尺不戴秦,秦令安能到空谷。 商山紫芝青门瓜,武陵洞底栽桃花。 草木不共人逃去,虞妃山赭良堪嗟。 秦皇一世二世歇,秦民万世桃花月。 渔子相逢五百年,已闻几度乾坤裂。 靖节先生曾作记,只云贤者兹避世。 时人浪作神仙传,空自渺茫涉奇异。 所种柴桑五株柳,胜是武陵千树桃。 |
| 风转鸣空穴,泉幽泻石门。 虚心闻地籁,妄意觅桃源。 过客诗难好,居僧语不繁。 归瓶得冰雪,清冷慰文园。 山前雨水隔尘凡,山上仙风舞桧杉。 细细龙鳞生乱石,团团羊角转空岩。 冯夷窟宅非梁栋,御寇车舆谢辔衔。 世事渐艰吾欲去,永随二子脱讥谗。 |
| 武陵溪边翁好渔,笭箵钓车日采鱼。 扁舟为家苇为屋,岂知世有神仙居。 晓来不记舟行路,忽在桃花深绝处。 红云杳叆望欲迷,绛雪缤纷落无数。 水源尽处便逢山,一迳似通人往还。 穿花竟出洞谷口,别有天地如人间。 青山高下鳞鳞屋,秀野桑深泼绿。 春深耕罢犊牛眠,昼静人閒鸡犬熟。 村中老幼皆相知,惊逢外人子为谁。 平生采鱼不到此,借问此... |
| 畴昔拜臞仙,桃源问果然。 洞非人世外,花在此心边。 寂寂蒸霞地,沉沉浴日天。 南阳刘子骥,独泛问津船。 |
| 蓬壶咫尺隔尘氛,流水桃源上下村。 游遍东西南北洞,风光别是一乾坤。 |
| 一水穿崖走碧沙,崖前樛木偃龙蛇。 分明便是桃源洞,不见溪中流落花。 |
| 桃源千里远,花洞四时春。 中有含真客,长为不死人。 松高枝叶茂,鹤老羽毛新。 莫遣同篱槿,朝荣暮化尘。 |
| 石磴盘空别岛开,深林苍翠拂衣来。 昙华映日千峰晓,瀑布凌风万壑哀。 野寺无人猿自啸,危梁骇客鹤频回。 桃源洞杳知何处,翠髻云房亦浪猜。 |
| 未离兜率,已降王宫。 未出母胎,度人已毕。 日日日从东畔出,朝朝鸡向五更啼。 虽然不是桃源洞,春至桃花亦满蹊。 |
| 常爱武陵郡,羡君将远寻。 空怜世界迫,孤负桃源心。 洛阳遥想桃源隔,野水闲流春自碧。 花下常迷楚客船,洞中时见秦人宅。 落日相看斗酒前,送君南望但依然。 河梁马首随春草,江路猿声愁暮天。 丈人别乘佐分忧,才子趋庭兼胜游。 澧浦荆门行可见,知君诗兴满沧洲。 |
| 一更里,澄心披襟坐。 猿马牢擒锁。 慧剑磨。 六贼三尸尽奔波。 退群魔。 困也和衣卧。 醒觉朦胧清风送。 悟人桃源洞。 阆苑中。 闲访三茅兴无穷。 透窗风。 惊觉游仙梦。 |
| 寻春误入桃源洞。 草草幽欢聊与共。 牢笼风月此时情,做造溪山今夜梦。 柳蹊未放金丝弄。 梅径已经香雪冻。 春愁离恨重於山,不信马儿驰得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