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本恤刑天子圣,舟车持诏使臣贤。 部中汉吏无冤狱,葑上吴人益美田。 重过故乡逢故老,一闻鸣鹤记山川。 不须歌管唯诗酒,况有余杭白乐天。 |
| 牛车读古书,少作游秦客。 一朝起为郎,华省何赫赫。 若有南山云,时时生枕席。 云润不益老,呼吸乘间隙。 抱痾初骇闻,既愈赖药石。 遂请虢太守,虢事简且适。 况有三堂存,韩诗犹可觌。 永歌复饮酒,东平希阮籍。 |
| 畴昔居洛阳,看尽名园花。 临水复荫竹,艳色照彤霞。 良友相与至,竞饮欢无涯。 而今犹老翁,鬓发但未华。 昨日到湖上,碧水涵蒲芽。 此情颇已惬,薄宦非初嗟。 况乃蒙见怜,带雨摘春葩。 虽无向时乐,专好仍有加。 |
| 年年收稻卖江蟹,二月得从何处来。 满腹红膏肥似髓,贮盘青壳大於杯。 定知有口能嘘沬,休信无心便畏雷。 幸与陆机还往熟,每分吴味不嫌猜。 |
| 韩信未遇时,忍饥坐垂钓。 归来淮阴市,又复逢恶少。 使之出胯下,一市皆大笑。 龙蛇忽云腾,蛭螾岂能料。 亡命乃为将,出奇还破赵。 用兵不患多,所向孰敢摽。 功名塞天地,翦刈等蒿藋。 於今千百年,水上见孤庙。 鹭衔葭下鱼,相呼尚鸣叫。 高皇四海平,有酒不共釂。 古来称英雄,去就可以照。 |
| 穷冬劲腊已过半,晓雪先春何处来。 岂应全资南亩麦,多应不分北枝梅。 庭中未许野童扫,林下唯愁狂吹摧。 莫问兔园同赋客,相如居右最为才。 |
| 平昔爱山水,兹闻庐岳游。 远期无逸兴,独往畏湍流。 举手谢云壑,栖心惭鸟鸥。 香炉碧峰下,应为一迟留。 |
| 闻说郊禖喜气翔,曾由乙卯命封商。 今朝锺鼓登歌祀,何日熊罴作梦祥。 扫雪野庐风凛凛,升坛公衮佩锵锵。 君门赐胙予何有,不似矜夸凤沼傍。 |
| 飞乌欲下蟾生时,斜光冷魄常相随。 右山左水清洗目,虚檐曲槛生扬眉。 白鱼甘肥网可得,公酒美滑杯可持。 临淮使君有闲佚,长桥直度来莫迟。 |
| 翠色凌寒岂易衰,柔条堪结更葳蕤。 松身柏叶能相似,劲拔缘何不自持。 |
| 饮酒众所嗜,未若朋会乐。 终日不为荒,於时岂多作。 坐客十余人,七子实棣萼。 杯行发严令,孰不资善谑。 巧词剧猱捷,辨机如弩彍。 醉舌强且迟,罚觥奚屡酌。 正言讦诡谀,简礼去酬酢。 迭嘲果与蔬,相呼花间药。 是非不亲亲,笑语何落落。 夜归欢有余,孩稚扶仍噱。 |
| 开元有谪仙,酒隐向安陆。 子尝慕其人,文字不拘束。 月下每醉吟,落纸辄数幅。 今当安陆归,白酒村中熟。 一名犹未成,双亲泪盈目。 切莫苦衔杯,无心不择禄。 去去烟水间,野禽嗥古木。 闻声不得名,将投山舍宿。 此趣自可嘉,非口走尘毂。 |
| 樵童野犬迎人後,山葛棠梨案酒时。 不畏尖风吹入牖,更教床畔觅鸱夷。 |
| 渭入秦宫古,褎分蜀道难。 泉声春雨後,月色晓程寒。 蚕浴桑芽短,禽啼杏萼丹。 从来称召杜,民俗在君安。 |
| 旋烧枯栗衣犹湿,去爱峰前有径开。 日暮更寒归欲懒,无端撩乱入船来。 |
| 昔乘野艇向湖上,泊岸去寻高士初。 折竹压篱曾碍过,却寻松下到茅庐。 |
| 凿山侵古云,破石见寒树。 分明秋月影,向此石上布。 中又隐孤壁,紫锦藉圆素。 山只与地灵,暗巧不欲露。 乃值人所获,裁为文室具。 独立笔砚间,莫使浮埃度。 |
| 古今皆可见,富贵不常存。 歌者未离席,吊宾俄在门。 朱轮鑋逢辙,绿酒尚盈樽。 人事固如此,令名贻後昆。 |
| 昨夜月如水,君能携酒来。 破除愁闷去,洗荡肺肠开。 露气林间落,河声地底回。 相知不须早,语合自无猜。 |
| 君同黄鹄游海峤,我学白云归帝乡。 已爱健翅自鼓舞。 谁怜孤影犹飘扬。 安得相从在霄汉,於今留滞嗟絷缰。 欲随轻风挹君袂,满野春雨生迷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