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泉山脚水盈盈,溪会亭前就榜名。 驻目合流寻异派,爽心临眺胜登瀛。 游人暗认仙原景,清耳微传玉佩声。 依约白莲当日事,社中贤令有渊明。 |
崎岖穷谷翠屏围,却讶游人到此稀。 修竹带云当户耸,暗泉鸣玉绕亭飞。 春风欲老茶含旆,暑雨初收水带矶。 扰扰红尘何处好,令人回首重忘归。 |
残照西风一片愁。 疏杨画出六桥秋。 游人不上十三楼。 有泪金仙还泣汉,无心玉马已朝周。 平湖寂寂水空流。 |
远岫当轩列翠光,高僧一衲万缘忘。 碧松影里地长润,白藕花中水亦香。 云自雨前生净石,鹤于钟后宿长廊。 游人恋此吟终日,盛暑楼台早有凉。 |
远岫当轩列翠光,高僧一衲万缘忘。 碧松影里地长润,白藉花中水亦香。 云自雨有生净石,鹤于钟后宿长廊。 游人恋此吟终日,盛暑楼台早有凉。 |
添築湖堤种柳条,行春路截九松腰。 直看西日归三竺,平接南山第五桥。 曲院岸通沙涧浅,桃溪寺接石津遥。 游人从此言旋便,不受回舟著相招。 |
绣鞅金羁十里尘,共传恩诏乐芳辰。 千重翠木开珍圃,百尺朱楼压宝津。 御麦初长遮雊雉,宫花未识骇游人。 自怜穷僻看山眼,来对天池禁御春。 |
暂抛穑事竞方晨,在野稀疏总在闉。 俚俗讙言宜上庙,贤侯初意欲新民。 今无麟笔非观社,古有豚蹄可祝神。 身是鲁中儒服者,闲搔白发看游人。 |
雨堤杨柳拂新亭,怪底游人懒踏青。 手撚梨花成小立,半窗湖水雨冥冥。 |
五门高除势摩天,洞底清冷泻碧涟。 苹藻鱼游知暮雨,薜萝人去锁寒烟。 山樱已熟垂朱实,岩竹新抽露玉鞭。 只恐游人归马急,野僧何惜白云眠。 |
翠微四绝载蓬瀛,柳引游人入画屏。 诗借乐天传得远,出因和靖隐来灵。 半空梁驾桥阑赤,一道腰分草界青。 妆点风光如此盛,藕花香里又三亭。 |
危阑压定活流重,谁识钱源绕梵宫。 两涧共归桥底合,万雷莫敌水声雄。 游人移步心还恐,野衲栖禅耳欲聋。 石倚卧梁山月落,白猿一啸五峰空。 |
名祠相接启殊庭,巧对南屏万叠青。 深院冷侵云砌竹,虚舟閒载锦池萍。 廊头道士书符简,门外游人挈酒瓶。 分坐夕阳斜背水,鼓箫于此最宜听。 |
千载仙居已渺茫,道山佛屋自相望。 春花秋草年年事,却作游人歌舞场。 |
山阴逸气追千古,不但挥毫一段奇。 到此风流故无恙,游人休问旧来池。 |
洞府高深对月开,长疑底里閟龙雷。 天窗不照人间世,限尽游人自此回。 |
坡谢无人共此山,翠蛟亭上拍栏干。 溪声到耳三更雨,岚气沾衣六月寒。 酒酿可呼仙子饮,池深怕有老龙蟠。 天河挽住不容易,只纵游人一饷观。 |
处处虚堂望眼宽,荷花荷叶过栏干。 游人去后无歌鼓,白水青山生晚寒。 |
苦遭年少强追陪,病眼看花更覆杯。 夹岸万人倾国出,清江一注两山开。 游人欲尽惊鸥下,晚日犹须恶雨催。 更恐明年有离别,折花临水共裴徊。 |
灯点点,月团团,游人歌鼓闹中看。 咫尺凤楼开雉扇,玉皇仙仗紫云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