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旧刻字将磨,勘辨其如病眼何。 千载鼠须遗墨少,一时赝本误人多。 肯将金谷序文比,因想山阴气候和。 最喜孤居山下姥,慕名特特为烹鹅。 |
春泥无处所,穷巷少人行。 忽枉青丝骑,曾非白面生。 笑言聊与适,鸡黍未尝烹。 莫叹余贫甚,吾侪业本清。 |
露地白牛烹却了,清风细切亦虚传。 报慈此夜凭何献,一碗粗汤直万千。 两手持来如得用,不须辛苦走山川。 |
晓桉三杯后,闲烹北苑茶。 色香俱绝品,雪泛满瓯花。 |
山民为生最易足,一身生计资山木。 负薪入市得百钱,归守妻儿烹斗粟。 山林未尽终不忧,衣食自足他无欲。 人生谁使爱功名,万虑千思挠心腹。 |
五十余年读道书,老来所得定何如? 目光焰焰夜穿帐,胎发青青晨映梳。 甚畏蝮蛇宁断手,已烹熊掌敢兼鱼。 春芜二亩扶犁去,空忆高皇赐对初。 |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 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
武夷山前啸一声,云愁雾惨野猿惊。 闲披破衲藏风月,醉把葫芦禁鬼神。 杖弄银蟾搅天地,夜烹金鼎煮星辰。 睡酣不觉机关路,身是红光火一轮。 |
人生安用若閒愁,得暇何妨且少休。 睡起径须烹北苑,兴来聊复上南楼。 公庭渐觉日无事,田里仍逢岁有秋。 满目江山还可乐,归心已动不容留。 |
地魄天魂日月精,夺来鼎内及时烹。 只行龟斗蛇争法,早是龙吟虎啸声。 神水华池初匹配,黄芽白雪便分明。 这些是饮刀圭处,渐渐抽添渐渐成。 |
三十文爻七十武,二百六十分明数。 首尾须教用武烹,中间文火温温煮。 炉中炼出五彩光,赫赫一粒大如黍。 将来掌上和壳吞,逍遥永作真仙侣。 |
霜林蕉叶尚横陈,不易禁寒夜向晨。 以貌取人通休似,其心如我别般春。 两年开就花何晚,千里移将句有神。 待学伊蒲修净供,自烹菡萏当猩唇。 |
日高丈五尚酣眠,心下无愁不管天。 野蔌山肴酬白醑,乾柴净米煮清泉。 不须求仕如藏用,且自烹茶学玉川。 时策短筇松竹下,清閒便是地行仙。 |
黄鹌举网收,锦雉带箭堕,藉藻赬鲤鲜,发奁苍兔卧。 吾侪亦何心,甘味乐死祸。 贪夫五鼎烹,志士首阳饿。 请言观其终,孰为当吊贺? 八月黍可炊,五月麦可磨,一饱端有余,努力事舂簸。 |
炽炭雪窗尘简编,慵偎毳被藉粗毡。 卯晨呵笔冰胶研,乙夜横琴冻折弦。 郁郁烹鲜具羹戛,浮浮炊餗忍馋涎。 鬻薪清爨庖丁粗,鼎俎逾时不解羶。 |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茶雨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
采薇人固高,饮露蝉遂清。 谋兹一粒粟,举世共营营。 营营亦多涂,中有亏与盈。 陋巷一箪食,朱门九鼎烹。 穷达各有命,繄谁主权衡。 吾生未可必,秋风白发生。 |
苣甲如刀圭,蒌蒿未生叶。 紫芥绿如指,芜菁苗过茁。 先生家四壁,食案稍罗列。 芬芳芼姜芥,每彻有余啜。 公侯烹五鼎,一饱厨流血。 神官计功罪,沉魄受阴杀。 先生饱扪腹,万事致琐屑。 载览损益篇,终古守斯说。 |
开缄试雨前,须汲远山泉。 自绕风炉立,谁听石碾眠。 轻微缘入麝,猛沸却如蝉。 罗细烹还好,铛新味更全。 花随僧箸破,云逐客瓯圆。 痛惜藏书箧,坚留待雪天。 睡醒思满啜,吟困忆重煎。 祇此消尘虑,何须作酒仙。 |
拣芽芳字出山南,真味那容取次参。 曾向松根烹瀑雪,至今齿颊尚余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