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镆铘如此甘埋光,犹向牖下寻笔床。 辕驹局促不千里,堂堂七尺空尔长。 |
| 市朝易得虚夸,乡井难讳实年。 还笏殿前已晚,饰巾牖下差贤。 |
| 叹息宜春守,抽簪未乱归。 不应徒告老,要是久知几。 筑室聊遮雨,耘田止疗饥。 杜门何悔吝,牖下敛朝衣。 |
| 于以采蘋[1]? 南涧之滨。 于以采藻? 于彼行潦。 于以盛之? 维筐及筥[2]。 于以湘之? 维锜[3]及釜。 于以奠之? 宗室牖下。 谁其尸之? 有齐季女。 |
| 谦之绋翣迎归福,平甫灰钉送返莆。 空累两家营后事,仅留四壁遗诸孤。 学徒谁是单传者,史藁曾经乙览无。 贫富皆当终牖下,招魂何处有神巫。 |
| 堂深暑不到,闲意一炉香。 棋斗过河急,琴弹流水长。 古瓶疎牖下,怪石小池旁。 忠献画图在,英声不可忘。 |
| 烈士可庙食,么麽可悲夫。 誓心报荆郢,忍耻适江吴。 功成期牖下,旋闻赐属镂。 楚邦乃怨耦,宿愤向已摅。 涛江厌波神,魂魄游故都。 存亡两陈迹,无用愧包胥。 |
| 杖策思寻半日闲,偶随流水过前山。 林中不见童迎客,竹外惟闻犬护关。 道服自悬虚牖下,茶巾空挂夕阳间。 到门不遇君携手,惆怅荒村暮独还。 |
| 到得咸淳国步艰,几回杭疏动天颜。 丈夫那肯死牖下,余子从教活草间。 有分珠厓终着去,无心白发望生还。 故人目断暮云处,雾雨蒙蒙山外山。 |
| 崖仙终牖下,壑鬼死漳南。 人品谁今识,朝端汝岂堪。 杞崩溶子口,鲧殛木绵庵。 犹忆弄权日,湖山极宴酣。 |
| 短景郊墟暮,林闾反照黄。 田功岁已毕,纺绩夜初长。 月暗津桥树,风高野浦樯。 竹廊书牖下,时透一灯光。 ¤ |
| 忆昨王师北渡江,山东豪杰已争降。 衔枚夜雪俄平蔡,斫树明书果死庞。 志士裹尸须马革,旧官祭灶熟羊腔。 老奸牖下终何幸,远愧睢阳庙食双。 |
| ...得执金,富贵居朝阙。 娱乐有清商,康强无白发。 享年六十九,固不为夭折。 考终北牖下,手足全启发。 子孙十数人,解珮就衰絰。 赠典颇优崇,视朝为之辍。 哀荣既如是,报应何足说。 责簿李广死,赐剑武安灭。 |
| 篝灯时见语惊人,更觉挥毫捷有神。 学问比来多可喜,文章非特巧争新。 蕉中得鹿初疑梦,牖下窥龙稍眩真。 邂逅两贤时所服,坐令孤朽得相因。 |
| 母曰余儿兮,吾莫知其何尤。 妇曰良人兮,吾曷为罹此忧。 兄弟不以是咎兮,朋友称其好修。 恭不得其故兮,庸强名之曰命。 相彼下堂而贻戚兮,或结缨以顺听。 万不同咸自取兮,曾二者孰失其正声。 鬼神之所仇兮,人直躬焉是病。 胥属镂忽堕其前兮,屈鱼腹以为阱。 奇祸作於牖下兮,顾奚悲而宜庆。 嗟子何伤兮,独余怀不能以自胜。 |
| 他日容台议,功书预讨论。 禭章三品贵,诔策二名尊。 遗直将谁继,清风想尚存。 戢棺何所恨,牖下史鱼言。 |
| 曲肱惊梦寒,皎皎人牖下。 出门问何祥,岑寂省中夜。 姮娥携青女,一笑粲万瓦。 怀我金玉人,幽独秉大雅。 古来绝朱弦,盖为知音者。 同床有不察,而况子在野。 独立占少微,长怀何由写。 |
| 盗跖死牖下,伯牛遭恶疾。 报应似无徵,苍苍意难悉。 及考竺干教,其旨明逾日。 业以三世论,事匪一生讫。 伊余本好道,执善长虑失。 无端六腑病,每苦我形质。 百骸失调畅,四时少安逸。 今岁夏云满,秋热如火室。 碑疾因兹生,顿觉减寝食。 无何误服药,到泻苦非一。 过客为忧惶,儿童亦战慄。 吾心暗且喜,浮生從此毕。 发言嘱后学,... |
| ...公,秉性直而和,少従道士得养生法,未五十,去嗜欲,老而不衰,为南都通守。 其西堂北牖下,池生菖蒲,开花三四,芬馥可爱。 以书占之曰:“此寿考之祥也。 ”因名其堂曰“寿花”,而余为作诗记之。 石上菖蒲十二节,仙人服之好颜色。 根如蟠龙不可得,叶中开花谁复识。 夫子自少读道书,年未五十嗜欲除。 河流通天非辘轳,下入金鼎融为珠。 一... |
| 世间百味俱有正,偶人酸咸俱一病,须知论酒如论才,软美悦人严太劲。 韩青居士贵调和,田窦醉时籍福胜。 寂然二物俱有光,物外洞庭容借香。 共谈已造名理窟,一鞭亟人亡何乡。 了知此处有真趣,再听牖下鸣糟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