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书大圣初元,白发先朝遗老。 浪言铁笔犹存,不觉玉山自倒。 |
超世犹存救世心,深山相遇不知名。 岩前时得丹砂粒,云里尝闻玉杵声。 汩汩流光愁易促,冥冥浊劫苦难清。 如何为我开灵鼎,遍使苍生病骨轻。 |
...。 嫂笑小姑借梳掠,插梳横耳走送却。 姑嗔大嫂方作喧,迅雷隐宅变深潭。 是时水底犹存屋,入夜人闻尚舂粟。 历年既久已无形,神龙守护称安灵。 呼吸风雷作云雨,爰与人间茂禾黍。 大观邦人因祷祈,沛然甘澍满郊圻。 人皆怀惠颂灵迹,侯爵初封助欢怿。 近时响应达朝廷,屡颁显号莫与京。 我来假守三逢夏,每遇乾枯叩祠下。 灵湫一滴涨塞天,... |
少年为学已名家,才折丹枝病可嗟。 节带冰霜凌万竹,文含风露丽于花。 也怜美玉犹存璞,人恨良金未出沙。 赖有隐居如谷口,直将高意抗青霞。 |
...圣人篇。 圣篇辟乎道,信谓天地根。 众贤发蕴奥,授业称专门。 传笺与注解,璨璨今犹存。 始欲沿其学,陈迹不可言。 唯余兵家说,自昔罕所论。 因暇聊发箧,故读尚可温。 将为文者备,岂必握武贲。 终资仁义师,焉愧道德藩。 挥毫试析理,已厌前辈繁。 信有一日长,可压千载魂。 未涉勿言浅,寻流方见源。 庙谋盛夔禼,正议灭乌孙。 吾... |
端明仙去谱犹存,珍重君侯拂藓痕。 法石白虽无一颗,太仓红已饱千村。 |
家占西湖岛上云,雪光月色更侵魂。 兴来烂漫心空老,诗罢苍茫眼正昏。 晋国衣冠何处觅,梁朝殿阁俨犹存。 思君不及山阴夜,遥望青松听雪猿。 |
...中作蝼蚁,醒来闻此心豁喜。 芒鞋竹杖一弹指,三十六峰落眉尾。 魏王岂是中秋死,玉骨犹存香迤逦。 八百年来觅只鹤,一举直上三万里。 半杯浇湿曾孙齿,幔亭遗事落人耳。 新村渡头拽转蓬,寒猿声落青烟里。 老松今已几年梢,毛竹于今复生米。 岩上无人花自红,幽鸟自鸣鸣自止。 笑将铁笛起清风,白云飞过看无踪。 夜来月影挂梧桐,莓苔满地绿... |
长物消磨尽,犹存两大瓢。 药能扶囷惫,酒可沃枯焦。 童负来山店,人看度野桥。 画工殊好事,传写入生绡。 |
...为埃尘,冠剑埋百尺。 颜回饮一瓢,仲尼不暖席。 拥徒食人肝,生莫如盗跖。 令名今犹存,焉在刻金石。 我辈当太平,白首如战敌。 又知为善乐,尚媿苟仕籍。 行行勤抚兵,竖威酬德 |
拔宅翛然上碧虚,神僊岂亦爱吾庐? 重门不改云山色,古殿犹存劫火余。 翠木萧森高蔽日,黄冠贫窭自畦蔬。 残年安得长来此,一碗松肪读隐书。 |
湖际山何限,飞来独著名。 玲珑疑鬼凿,崷崒自天成。 猿去犹存洞,龙归尚有泓。 树因含玉润,泉为炼丹清。 桂了排空落,莲花浥露擎。 鹫形传佛国,灵应动神京。 翻译贤人迹,稽留隐者情。 修藤垂万岁,孤石记三生。 夜讲台偏古,春风桧重荣。 宾玉辞可讯,慧理塔难平。 客至心多恋,僧居虑自轻。 跻攀虽诘屈,临眺独高明明。 观阙雄三岛... |
不见融州夏涉秋,居然款对豁羁愁。 犹存尊足怜同病,不击虚舟任打头。 久待一州当敛惠,终烦诸野要营求。 我今不啻便应足,独恨於君百未酬。 |
...走诸孙。 幸有克家子,生事不日温。 计昌昔名都,於今亦雄藩。 先贤虽已远,风迹凛犹存。 况复多巨公,分义素所敦。 丞相辞黄阁,学士乘朱轓。 青云同禁省,白首会山樊。 潩水湛寒光,尽眼清心魂。 |
...势,雨注破屋空留痕。 惜哉数子枉玄解,但令笔画空腾骞。 君看琅琊酿泉上,醉翁妙语今犹存。 向来溪壑不改色,青嶂尚属僧家 |
...马诣行营,朕躬有罪非君父。 奸臣草表遽书降,身率百官先拜舞。 那知冯道冷笑渠,立晋犹存中国主。 翠华竟作沙漠行,望云顿有关河阻。 九天宫殿郁岧嶤,目断离离变禾黍。 生灵日夕望中兴,犹幸君王自神武。 相公特起为苍生,下视萧曹无足数,词议云涌纷盈庭,群策但以二三取。 老谋大节数子并,行见犁庭灭金虏 |
太湖三万顷,湖中东西山。 谋隐愧不早,欲往嗟衰年。 道南地夷旷,半占龟鱼渊。 断岸连疏村,浮云栖平田。 得此愿可酬,不啻湖山间。 瞻彼闵子巷,卜居千载前。 犹存六七舍,古柳生青烟。 邻曲来无时,为予喜欲颠。 畴知在尘境,中有风月閒。 吾将老此乡,草木俱欣然。 |
东篱满把菊,柯山一句诗。 四时皆有节,九日独如斯。 潘子夙所尚,陶翁何敢师。 是故逢此日,爱慕仍凄悲。 所愿学渊明,归去了不疑。 松菊傥犹存,田园随事为。 亦愿如邠老,白首邱壑期。 人穷与诗长,得失其在兹。 |
家住姑山下,朝暮游姑山。 澄潭贯地脉,飞流接天泉。 永栖无昔老,暂游谩时贤。 古藤蔓直木,苍桧随曲阡。 犹存万古月,尚照千年烟。 谁其录青华,嘿然语玄筌。 紫锋变窗尘,重此炉简传。 九障傥不存,五灵森在前。 昨者携友朋,攀萝掬潺湲。 神交善爽徒,宇宙空茫然。 |
...不疑。 江南老人有在者,为予尝说江南时。 李主用以藏秘府,外人取次不得窥。 城破犹存数千幅,致入本朝谁谓奇。 漫堆闲屋任尘土,七十年来人不知。 而今制作已轻薄,比於古纸诚堪嗤。 古纸精光肉理厚,迩岁好事亦稍推。 五六年前吾永叔,赠予两轴令宝之。 是时颇叙此本末,遂号澄心堂纸诗。 我不善书心每愧,君又何此百幅遗。 重增吾赧不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