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叟身常杂佣保,茀圃荒庭自锄扫。 小儿耕养堇堇足,大儿游宦垂垂老。 朝餐未破百瓮齑,晚饷犹存两囷枣。 舂粳但傋翁作糜,储帛才堪孙裂褓。 贤愚元自一王尊,痴钝宁论万冯道。 可怜对客犹自矜,谈道能令君绝倒。 |
都子方知砚石亲,字虽小技盍留神。 鲁公米帖犹存古,王氏兰亭已失真。 莫事锋鋩多巧锐,要令骨肉两停匀。 中心端正手圆活,此外无方可教人。 |
青年铁砚亦曾磨,壮不如人可奈何。 松菊犹存陶令迳,烟云不碍邵公窝。 吟廊缓步看修行,醉石高眠枕绿莎。 一笠一蓑吾事足,江湖浩荡白鸥波。 |
一纸平安附驿筒,打门三印启斜封。 谗言勿辩萋兮菲,旧隐犹存菊与松。 岂有文章传李汉,当今人物少南容。 扁舟远践龙池约,共听潺湲绕碧峰。 |
竹里幽栖不掩关,解将应俗等居山。 风流彭泽羲黄土,诗力苏州季孟间。 官缚犹存紫公服,客来肯靳玉絛环。 雪儿小直珠千斛,可但疎帘见一斑。 |
少年场屋擅词锋,审谳无私只奉公。 夜月兰宫无宿曜,秋霜莲幕有春风。 明堂难毁周公制,乡校犹存子产功。 文德自来能服远,更烦刘向为和戎。 |
躬承清问及年丰,蚕麦今还与旧同。 稼穑艰难周圣虑,农桑劝课即田功。 志民深闵僖公雨,勤业犹存豳国风。 恳恳召和关主德,我皇心直与天通。 |
寸丝不挂,赤肉犹存。 黄头碧眼,叫屈无门。 我行荒草裹,汝又入深村。 |
仙鹅飞去是何年,灵迹犹存古岭边。 藤老龙蟠疑护法,山幽禽语是逃禅。 水攀古木身忘倦,口吸香泉骨欲仙。 邻叟不知唐世远,犹言谢母旧因缘。 |
欹枕犹存舒卷声,覆寒时与寝衣更。 价廉功倍人人燠,一幅春风造化成。 |
早从诸暨厚相于,郭史能书也忆渠。 万事只今同去鹤,十年依旧爱前鱼。 试尝小缶烹莼玉,旋泼新醅漉酒酾。 故旧不遗风韵在,犹存越绝几编书。 |
乐天得法老凝师,後院犹存杨柳枝。 春尽絮飞余一念,我今无累日无思。 |
羽节云旌事已空,旧庵今在最高峰。 拂坛不见当时竹,系马犹存旧日松。 |
行人非人可豫谋,爱君无计为君留。 张仪失策犹存舌,穆傅知机可掉头。 黯黯别怀江路晚,萧萧行李驿亭秋。 明年我亦携书去,不落人间第二筹。 |
莺老梅黄,水寒烟淡,断香谁与添温。 宝缸初上,花影伴芳尊。 细细轻帘半卷,凭阑对、山色黄昏。 人千里,小楼幽草,何处梦王孙。 十年,羁旅兴,舟前水驿,马上烟村。 记小亭香墨,题恨犹存。 几夜江湖旧梦,空凄怨、多少销魂。 归鸦被,角声惊起,微雨暗重门。 |
英州别驾老昭陵,尚有钱塘八代孙。 三略兵书生未识,百篇诗史死犹存。 羊公岘首行人泪,白传龙门过客樽。 盂饭寝园谁是主,凤亭霜露有鸡豚。 |
三朝文匠百僚师,再秉洪钧七政齐。 一道白麻来玉署,两条红烛上沙堤。 池波尚浴当时凤,省树犹存旧日鸡。 炉冶正开无弃物,应怜折剑在尘泥。 |
山畦夜雨入春蔬,此手犹存足自誉。 甚爱踏青人已至,未能浮白子姑徐。 有山拄颊宁须笏,无策资身不为书。 莫向夕阳多感慨,百年长短一蘧庐。 |
身是书楼东眷孙,老仙况复种仙根。 高科恰是承先躅,盛事还应表里门。 堂上承颜情最乐,窗前草制梦犹存。 着鞭且向长安道,春色如今紫诏温。 |
在方丱角子胜冠,我才童丱即窥斑。 溟鹏已击三千里,天骥犹遗十二闲。 五字饱闻傅有位,尺书枉用到穷山。 春风得句能相寄,待我犹存季孟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