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僻逢迎少,吾生信杳冥。 清谈养生论,兀坐太玄经。 性拙贫逾乐,神清梦数灵。 亭亭岁寒友,相对眼终青。 |
| 雪色混青冥,搴帏宿酒醒。 龙蛇缘古木,凤鹄舞幽庭。 密势因风力,轻姿任物形。 公堂何寂寞,横案对玄经。 |
| 水阔雨溟溟,飞帆去不停。 人声两厓断,鱼市一江腥。 云已辞吴白,山初到越青。 侯生数行泪,千里吊玄经。 |
| 虎头自食肉,何在识一丁。 五言织巧诗,便叹当长城。 读书发早白,不读鬓晚青。 穷边物萧条,鸟雀下空庭。 虽亡好事者,勿废草玄经。 |
| 子云窗下草玄经,寒雀争喧户昼扃。 好事应无携酒榼,相过聊欲煮茶缾。 |
| 只忧短发变星星,早葺生涯寄暮龄。 二顷可能轻相印,一区聊欲著玄经。 不嫌野水侵扉绿,更喜寒筠绕屋青。 投绂归来成底事,要驱龙虎遁天刑。 |
| 落日犹未落,青山还自青。 鸟飞云外见,泉过竹边听。 童子求新汲,先生守旧扃。 相看不相见,应註太玄经。 |
| 金华山中仙,委蛇霜雪明。 君于何处得,束缚封官城。 大白真若辱,脱帽甘沉冥。 世有扬子云,犹堪草玄经。 |
| 屋上青山半隔城,门前林木有余清。 林连北郭藏春色,水过东家作雨声。 薄禄藜羹堪养老,闲身竹素最钟情。 人嘲寂寞扬雄宅,自笑《玄经》草未成。 ¤ |
| 精爽回长夜,衣冠出广庭。 勋庸留琬琰,形像付丹青。 道丧余篇翰,人亡更典刑。 侯芭才一足,白首太玄经。 |
| 击蒙凿帝窍,躐等尊玄经。 混沌死七日,童乌夭九龄。 |
| 碧树绿芜空乱云,故人可处隔江村。 旧尽在手再三读,新恨从头又一番。 竹帻随行家具活,兰亭摹出典刑存。 几时定访扬雄宅,为间太玄经裹言。 |
| 汉皇举遗逸,多士咸已宁。 至德不可拔,严君独湛冥。 卜筮训流俗,指归畅玄经。 闭关动元象,何必游紫庭。 |
| 不知乃不愠,古人叹难能。 我谓直易事,学道非干名。 本无求知心,愠亦何从生。 所以茅檐下,高枕曲吾肱。 琴书坐中友,云山门外朋。 肺腑欣有得,耳目谅无憎。 顾同子扬子,白首太玄经。 |
| 俗子自不到,幽扉何必扃。 苔衣和月卧,山雨杂泉听。 有发徒斑白,无名入汗青。 未应閒此事,尚可扫玄经。 |
| 铃索无声树色寒,集灵台上拜千官。 旌旗夜绕长杨陌,灯火春嗣泰乙坛。 暖入芳郊阳气浅,月临青阁曙光残。 扬雄白首《玄经》在,谁捧云中玉露盘? |
| 四海朱夫子,徵君独典刑。 青云伯夷传,白首太玄经。 有客怜孤愤,无人问独醒。 瑶琴空宝匣,弦断不堪听。 |
| 老掾当年意已倾,执鞭虽晚眼仍青。 绣衣公子初云汉,璧水先生尚典刑。 负弩前驱容漫叟,下帷覃思愧玄经。 催科欲付翻羹手,照我山行定几星。 |
| 闲静无凡客,开罇共醉醒。 琴弹碧玉调,书展太玄经。 酒熟看黄菊,诗成写素屏。 晚来萧洒甚,山鸟下中庭。 |
| 弱冠理玄训,文苑思驰声。 奔走二十年,饥寒苦躬耕。 苟禄非所甘,恣我遗世情。 王充论《潜夫》,子云著《玄经》。 昔贤获我心,所务身后名。 勖哉事铅椠,姑以毕余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