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眼年光疾弹丸,桐华半拆燕初还。 汉宫有烛朱门暖,墨突无烟白屋寒。 宁复斗鸡陪戏社,颇思携鹤访孤山。 今年秫与金同价,偶得茅柴且尽欢。 |
登堂曾拜太夫人,秀伟端方迥不群。 为子求官因白屋,有孙擢第自青云。 身兼富寿人应少,眼见为玄世罕闻。 已被荣封犹未已,更年褒赠贲新坟。 |
竟抱遗经死,斯人亦可哀,传家一夔足,涉世万牛回。 白屋身空脱,青山手自开。 樵苏且莫近,玉树炯泉台。 |
自是元台嗣,心如白屋英。 老成涵古气,清劲立平生。 孝养官居少,幽恬俗念轻。 栖栖甲子晚,谁识病渊明。 |
鹿袖青藜鼠耳巾,潜夫岂解拜朝臣。 白屋藜床还共入,山妻老大不羞人。 |
七里亭中酒满樽,野梅疏淡月黄昏。 可怜白屋西南士,占得青春雨露恩。 千载誓言飞将种,一生归报豢龙孙。 年来佩剑人相笑,宁立孤风昼掩门。 |
过江形胜感宗臣,暇日登临似雒滨。 风景凄凉空举目,神州凋敝属何人。 棠花自发青芜杳,燕子初归白屋贫。 况是经过王谢宅,不堪衰草更沾巾。 |
墙外桑麻雨露深。 堂前桃李有新阴。 高门因见古人心。 三世读书无白屋,一经教子胜黄金。 小雏先与唤琼林。 |
士有避世者,高居浙江源。 王室方横溃,斯人独孤骞。 抱琴倚衡门,清风拂朱弦。 举世莫能屈,乃独诣任延。 扫门为辱,尺牍情屡宣。 意义有相激,权位非所先。 周公下白屋,斯礼自古然。 区区功曹檄,何足致高贤。 ¤ |
烦忧动我神,悲歌仍踯躅。 郁郁道傍柳,垂荫昔何绿。 严霜日夜寒,枝叶不复属。 四时相推斥,变化一何速。 俗子骛声华,世儒矜结束。 立身多所乖,年命伤局促。 子其爱景光,抱道在白屋。 |
周公昔下士,一饭不遑餐。 四海颂声作,白屋无复寒。 三家柄鱼国,阳虎盗屿璠。 曾原二三子,忍饥依杏坛。 士当察时命,固穷心所安。 何至挟长铗,特为无鱼弹。 |
作客兰陵迹已陈,为传谣俗记州民。 沟塍半废田畴薄,厨传相仍市井贫。 常恐劳人轻白屋,忽逢佳士得朱轮。 殷懃话此还惆怅,最忆荆溪两岸春。 |
白屋还施纷,莹莹雪不如。 更开三尺牖,照我五车书。 冬尽收芸草,秋来晒蠹鱼。 便便一梦觉,人道孝先闾。 |
也知天女散花难,束帛戈戈几疋端。 富贵何妨还白屋,繁华亦欲傲苍官。 梁山操里声愁听,湘水图中景喜看。 争似寒炉煨芋者,身心何处不休胖。 |
廉纤花雨送残春,不出书楼动数旬。 閒梦有鱼占乐岁,瘦形如鹤耐清贫。 漏欺白屋添苔晕,泽浊青林长树身。 惟忆西湖旧游夕,光风霁月几精神。 |
剩喜今年琢句频,仍闻灯火夜相亲。 悬知耸壑昂霄日,不负腰金托玉身。 攻苦诗书如白屋,加鞭辞藻正青春。 古来孟氏好兄弟,余韵未忘今转新。 |
十载乡闾至孝闻,溪中白屋有征君。 雪残檐溜清如雨,日袅炉烟淡似云。 邻犊借来耕瘦垄,仙禽飞下吊荒坟。 寒郊我亦悲风木,此痛何须灼艾分。 |
谁新白屋当灵鹫,倚汉横霓几栋梁。 因想中原陵寝处,断垣衰草正斜阳。 |
宋日营阳内史孙,因家占得九疑村。 童心便有爱书癖,手指今馀把笔痕。 自握蛇珠辞白屋,欲凭鸡卜谒金门。 若逢广坐问羊酪,从此知名在一言。 |
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 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 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杉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 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