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凤衔科诏出祥云,底事儒林有逸民。 四海声名难著我,一坡风月正宜人。 镜留白发非遮俗,家酿黄柑可接春。 只许诗朋自来往,素袍青履华阳巾。 |
| 皇家科目喜宏开,试比抽拈不择才。 多少官人无着处,不知能得几人来。 |
| 平生知已富欧韩,辛苦修书博一官。 自是朝延重科目,且教主簿到文安。 |
| 租得西山数亩园,自甘学圃竟穷年。 芟锄如秉太史笔,种接应分造化权。 编竹为防邻犬践,蟠花不碍树禽眠。 圣朝徵士惟科目,束帛无因到尔前。 |
| 科目公余事,南宫第一人。 七闽新使节,三署旧儒臣。 倦拜方辞馈,哀良莫赎身。 家声知有继,仙桂两枝春。 |
| 唐朝空自贵宏词,科目何尝得退之。 掌制徒闻夸子厚,残篇仅见命敦诗。 堪嗟实录无完传,太息淮西有后碑。 寄语莆田紫薇老,文章盖世例如斯。 |
| 三百馀年乐育恩,晚从科目得斯人。 崎岖岭海期年国,零落毡毛万死身。 诸葛未亡犹有汉,包胥欲泣更无秦。 挑灯忼慨歌梁父,鬓发萧森戄鬼神。 |
| 偏是书生赋分悭,生平受用只儒酸。 非无热处可炙手,禁得寒时做冷官。 乃父向年已科目,好儿今日又衣冠。 期颐上寿古来少,归去关山雾雨漫。 |
| 要与宗盟立纪纲,俯从多士较文章。 人材漏纲无疏密,科目搜罗有短长。 蟾窟一枝分玉树,凤池三浪出银潢。 何当推解延豪杰,多复中原万里疆。 |
| 久静还思动,离觞江上斟。 文章关世道,科目坏人心。 门掩溪云早,舟横野水深。 清猿水解事,应向故山寻。 |
| 小欲官睡晚,先登艺最优。 文章九州外,科目万人头。 桂折金天月,芹空泮水秋。 澄清赖君辈,定府正旁搜。 |
| 颇怪诸生籍奉常,寂寥科目岁年长。 只今五桂名犹在,恐有孤桐曲未忘。 学校规模新壮丽,江山意气久徊翔。 分光肤使青瑶句,收拾风霆唤阿香。 |
| 礼乐当年鲁两生,一经科目共春城。 数回地脉中兴相,文动天象正奏名,诏墨泥香题得湿,恩袍草色坐中明。 莫嫌老守衰迟甚,曾向慈恩顶上行。 |
| 雄辞磅礴压群英,再战戈矛税更精。 裴度韬钤无失律,武侯节制是神兵。 千人尽服徂丘议,九合谁干小白盟。 帝宋开基八十载,连登科目独为荣。 |
| 矮屋曾分雪夜灯,相期各已上青冥。 得官谁谓非黄甲,如我今犹祗白丁。 别久不论清浊酒,情亲或梦短长亭。 一生科目十名上,自有君家旧典刑。 |
| 词章科目溯当年,壁水名流孰子先。 杜甫生逢天实未,陶潜空忆闰臣前。 明庭结绶怀新渥,暗壁移灯理旧编。 约对青山谭出处,一冬润雪长新泉。 |
| 汉唐科目各招延,中者端如拾芥然。 明水赋曾拘八韵,大廷策亦限三篇。 窃窥古调谐轩律,留取高吟和舜弦。 圣代作人添舍法,祝君走马止三年。 |
| 汉阴美人青兕裘,独骑瘦马寻荒丘。 花前下马迎一笑,珠玉在侧形骸羞。 酒酣散发箕踞坐,锦带烂熳悬吴钩。 断蛟刺虎好身手,碧瞳如水涵清秋。 惜哉科目太脱略,壮士岂为章句囚。 中原格斗困不已,江波木落寒悠悠。 |
| 科目连双中,声名莫二渠。 手曾攀折槛,客有泪辞车。 速化非吾事,偷闲只古书。 黑头黄壤去,有昊定何如。 |
| 休将铸错悔当年,事契天心或不然。 殷士莫嗟留楚棹,孟婆久送过河船。 惜哉燕谷空埋骨,自是圯桥少授编。 毕竟火龙科目贵,二山忠义贯苍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