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林出空乌未归,松吹时飘雨浴衣。 石语花愁徒自诧,吾心见境尽为非。 |
正论禅寂忽狂歌,莫是尘心颠倒多。 白足行花曾不染,黄囊贮酒欲如何。 |
独将诗教领诸生,但看青山不爱名。 满院竹声堪愈疾,乱床花片足忘情。 |
吾怜曾家子,昔有投杼疑。 吾怜姬公旦,非无鸱鸮诗。 臣子竭忠孝,君亲惑谗欺。 萋斐离骨肉,含愁兴此辞。 昔日公冶长,非罪遇缧绁。 圣人降其子,古来叹独绝。 我无毫发瑕,苦心怀冰雪。 今代多秀士,谁能继明辙。 |
借问多寿翁,何方自修育。 惟云顺所然,忘情学草木。 始知世上术,劳苦化金玉。 不见充所求,空闻肆耽欲。 清和存王母,潜濩无乱黩。 谁正好长生,此言堪佩服。 |
援车登陇坂,穷高遂停驾。 延望戎狄乡,巡回复悲咤。 滋移有情教,草木犹可化。 圣贤礼让风,何不遍西夏。 父子忍猜害,君臣敢欺诈。 所适今若斯,悠悠欲安舍。 |
农臣何所怨,乃欲干人主。 不识天地心,徒然怨风雨。 将论草木患,欲说昆虫苦。 巡回宫阙傍,其意无由吐。 一朝哭都市,泪尽归田亩。 谣颂若采之,此言当可取。 |
下客无黄金,岂思主人怜。 客言胜黄金,主人然不然。 珠玉成彩翠,绮罗如婵娟。 终恐见斯好,有时去君前。 岂知保忠信,长使令德全。 风声与时茂,歌颂万千年。 |
东南三千里,沅湘为太湖。 湖上山谷深,有人多似愚。 婴孩寄树颠,就水捕鷠鲈。 所欢同鸟兽,身意复何拘。 吾行遍九州,此风皆已无。 吁嗟圣贤教,不觉久踌蹰。 |
客来自江汉,云得双大龟。 且言龟甚灵,问我君何疑。 自昔保方正,顾尝无妄私。 顺和固鄙分,全守真常规。 行之恐不及,此外将何为。 惠恩如可谢,占问敢终辞。 |
南风发天和,和气天下流。 能使万物荣,不能变羁愁。 为愁亦何尔,自请说此由。 谄竞实多路,苟邪皆共求。 尝闻古君子,指以为深羞。 正方终莫可,江海有沧洲。 |
踌蹰古塞关,悲歌为谁长。 日行见孤老,羸弱相提将。 闻其呼怨声,闻声问其方。 方言无患苦,岂弃父母乡。 非不见其心,仁惠诚所望。 念之何可说,独立为凄伤。 |
古昔有遗叹,所叹何所为。 有国遗贤臣,万事为冤悲。 所遗非遗望,所遗非可遗。 所遗非遗用,所遗在遗之。 嗟嗟山海客,全独竟何辞。 心非膏濡类,安得无不遗。 |
谁知苦贫夫,家有愁怨妻。 请君听其词,能不为酸凄。 所怜抱中儿,不如山下麑。 空念庭前地,化为人吏蹊。 出门望山泽,回头心复迷。 何时见府主,长跪向之啼。 |
谁能听欸乃,欸乃感人情。 不恨湘波深,不怨湘水清。 所嗟岂敢道,空羡江月明。 昔闻扣断舟,引钓歌此声。 始歌悲风起,歌竟愁云生。 遗曲今何在,逸为渔父行。 |
尝闻古天子,朝会张新乐。 金石无全声,宫商乱清浊。 东惊且悲叹,节变何烦数。 始知中国人,耽此亡纯朴。 尔为外方客,何为独能觉。 其音若或在,蹈海吾将学。 |
岂知偕老重,垂老绝良姻。 郗氏诚难负,朱家自愧贫。 绽衣留欲故,织锦罢经春。 何况蘼芜绿,空山不见人。 |
青史编名在箧中,故林遗庙揖仁风。 还将文字如颜色,暂下蒲车为鲁公。 |
双丝作绠系银瓶,百尺寒泉辘轳上。 悬丝一绝不可望,似妾倾心在君掌。 人生意气好弃捐,只重狂花不重贤。 宴罢调筝奏离鹤,回娇转盼泣君前。 君不见,眼前事,岂保须臾心勿异。 西山日下雨足稀,侧有浮云无所寄。 但愿莫忘前者言,挫骨黄尘亦无愧。 行路难,劝君酒,莫辞烦。 美酒千钟犹可尽,心中片愧何可论。 一闻汉主思故剑,使妾长嗟万古... |
轺车忽枉辙,郡府自生风。 遣吏山禽在,开樽野客同。 古墙抽腊笋,乔木飏春鸿。 能赋传幽思,清言尽至公。 城欹残照入,池曲大江通。 此地人来少,相欢一醉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