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寒梅白玉条,回临村路傍溪桥。 应缘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消。 |
| 袂判平山十五年,喜迎召节下楼船。 交情一见岁寒在,世事几番春梦然。 我亦将归谋佚老,公今此去类登仙。 一杯且酌长沙酒,莫忆灯棋话汉边。 |
| 天赋经纶满壮怀,饱於敭历老其才。 江东见谓无卿比,今世谁能舍我哉。 岭表分弓宽上雇,淮头弄印待公来。 玉阶宜罄忠言告,闻说天边有诏催。 |
| ...独揽权。 诛鉏及共鲧,擢任列闳颠。 曩日方谋始,宸心最急先。 未遑亲政理,首务闢经筵。 恭俭甘卑室,尊严拱细旃。 昼居勤已甚,坐侍礼无前。 讲彻诗三百,时逢运半千。 诸儒深诵说,六义极摩研。 俯阅毛公传,旁参郑氏笺。 慨寻中古意,重是素王编。 旧本三千首,终存十二篇。 虽遭煨烬厄,所赖咏歌全。 开迹因农事,安民在井田。 成... |
| 惟王建邦国,以礼定乾坤。 大分严堂陛,弥文及冠昏。 徐行非曰逊,亟拜不为烦。 臣岂容私量,人谁越短垣。 秦惟损则覆,鲁以秉而存。 制备周京奠,仪成汉帝尊。 民彝何可泯,经籍未尝燔。 明主亲临决,诸儒共讲论。 裨谌谩求野,戴圣自专门。 伋学方垂范,聃书盍塞源。 四篇殊建武,百问陋开元。 会稡新编钜,芟夷聚讼繁。 俚辞羞狗曲,... |
| 至矣吾三后,功高汉已还。 复推元祐冠,盖得永昭全。 (臣尝于经筵论奏仁宗皇帝谥日明孝:若明而不仁,则民畏而不爱。 仁而不明,则民爱而不畏。 今大行太皇太后亦兼此二德,故天下思慕,庶几于仁宗也。 )有作犹非圣,无私乃是天。 侍臣谈要道,家法信家传。 (宰相以下,尝于经筵论奏祖宗以来家法十余事,书于记注。 )却狄安诸夏,先王社稷臣... |
| 君王勤俭御经筵,闲却羊车今几年。 白发宫人无职事,海棠花下晒西氈。 |
| 学士经筵论古今,花塼日上两三寻。 天颜有喜人知否,认得唐肤用意深。 |
| 黄金掌上露华稀,朝退君王索辇迟。 到得经筵春讲罢,海棠花影数砖移。 |
| 政殿咨丞弼,经筵引俊髦。 未尝耽逸乐,终是过焦劳。 归路三山远,遗台万古高。 小臣无分去,定拥堕髯号。 |
| 初无警策骤惊人,亦不媕阿巧进身。 每向经筵持正论,愿於国肪奖忠臣。 昔从新政趋严召,今为衰年避要津。 陛下果能行古道,虽闲犹是太平民。 |
| 亲养九旬余,先生寿亦如。 学充淇澳美,训释济南书。 诸老经筵送,俞音宠渥疏。 惜非程子聘,中沮亦时欤。 |
| 紧官都做了,只欠到台司。 言路古之直,经筵帝者师。 极中五福备,天下达尊推。 方曳星辰履,商山已茹芝。 |
| 久无羔雁聘遗贤,白首邱园气最全。 聊与荆公续诗选,不闻谯叟入经筵。 讲师翁庶几三昧,朴学余才说一篇。 两侍细旃莫推挽,谀需此愧若为湔。 |
| 趣还宗老侍经筵,宿望訏谟信岿然。 引疾屡烦颁汉制,赋归先已买吴船。 去年趋召叨同传,今日求闲愧着鞭。 未得相随出关去,羡公徒御若登仙。 |
| 秘殿除书降,经筵特诏开。 未闻陪幄议,忽起奠楹哀。 卜葬青乌兆,临丧白马来。 平生我投分,洒泪向天台。 |
| 子贵人间有,新难及盛年。 出藩先使节,入从冠经筵。 问政承颜日,归乡属纩前。 谁能碑有道,还合传先贤。 |
| 西望先生旧钓台,无穷山色锁崔嵬。 閒妇故国耕春雨,遂起颓风生暮雷。 万事尽随江水去,千年宁几客星来。 北山今有何夫子,不入经筵亦草莱。 |
| 头白经筵思漫覃,骎骎末路我何堪。 八年还作玉堂集,一笑真怀银杏谈。 敢说麕书讥聂北,聊因麟趾咏周南。 梅开更得珠园去,红粟寒梢试一探。 |
| 双溪梅水飞洪澜,风制五两争樯竿。 有美人兮彼何官,东阳别驾司马孙。 两摄郡绂私不干,二年解组知岁寒。 五规三戒投天关,经筵赐读帝意欢。 此行定合陪清班,发扬祖德仍追攀。 劝君一杯勿留残,转首咫尺过前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