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气不易除,书魔闲即至。 图史纷满前,展卷辄忘睡。 古今浩无垠,得失同一轨。 前人已不悟,今人复如此。 愍然嫠妇忧,嗟哉肉食鄙。 掩卷勿重陈,恸哭伤人气。 |
| 麦熟蚕缫热似烝,雨倾三尺未为淫。 洗清沟浍蚊虻静,没尽蒲莲沼沚深。 遗秉满田惊朽腐,移床避漏畏侵寻。 高闲只有张公子,卧听萧萧打叶音。 |
| 枯木无枝不记年,寒灰谁遣强吹然。 南迁不折知非妄,未老求闲愈觉贤。 屡出诗章新管龠,偶开画卷小山川。 簿书填委惭君甚,拨去归来粗了眠。 |
| 万里谪南荒,三子从一幼。 谬追春秋余,赖尔牛马走。 忧病多所忘,问学非复旧。 借书里诸生,疑事谁当叩。 吾身虽懒教,擢颖既冠後。 求友卷中人,玩心竹间岫。 时令检遗阙,相对忘昏昼。 兄来试讴吟,句法渐翘秀。 暂时鸿雁飞,迭发埙箎奏。 更念宛丘子,颀然何时觏。 |
| 一经空记弟传兄,旧德终惭比长卿。 扈驾联翩来接武,登科先後忆题名。 竹林共集连诸子,棣萼相辉赖友生。 它日都门俱引去,不应广受独华荣。 |
|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渡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言骓马但鸣嘶。 |
| 忆见君兄弟,相携谒侍郎。 通经滉早岁,落笔旧章。 试剧何轻锐,当官便激昂。 三年知力竭,大府觉才长。 知已未如格,归赀才满囊。 旧书还读否,师说近凄凉。 〈君以《三传》及第,今废此科。 〉 |
| 胸次峥嵘落笔端,壁题留与老夫看。 枯槎尚倚春风力,苍竹从来自岁寒。 |
| 猖狂战国古神仙,曳尾泥涂老更安。 厌世乘云人不见,空坟聊复葬衣冠。 |
| 昔贤仕不遇,避世游金马。 嗟我独何为,不容在田野。 欹区寄汝南,落泊反长社。 东西俱畏人,何适可安者。 故庐已荆榛,遗迹但松檟。 颓龄迫衰暮,旧物一已舍。 安能为妻孥,辛苦问田舍。 平生事瞿昙,心外知皆假。 归休得溟渤,坐受百川泻。 何人实造物,未听相陶冶。 |
| 幽居百无营,孤坐若假寐。 根尘两相接,逆流就一意。 意念纷无端,中止不及地。 寂然了无觉,乃造真实际。 百川入沧溟,众水皆一味。 止为潭渊深,动作涛澜起。 动止初何心,及遇适然耳。 吾心未尝劳。 万物将自理。 |
| 野食不穿囷,溪饮不盗盎。 嗟(鼠卯)独何罪,膏血自为罔。 阴阳造百物,偏此愚不爽。 肥痴与瘦黠,禀受不相仿。 王孙处深谷,小若儿在襁。 超腾避弹射,将中还复往。 一朝受羁绁,冠带相宾飨。 愚死智亦擒,临食抵吾掌。 |
| 儿病要须闲,闲极自成趣。 空虚虽近道,懒拙初非悟。 偶将今生脚,还著古人屦。 大小适相同,本来无别处。 |
| 西湖虽不到,甘井窃余凉。 三伏罢饮酒,桂浆携一觞。 冠者五六人,起舞互低昂。 人生有离合,此欢未易忘。 |
| 谁言襄阳苦,歌者乐襄阳。 太守刘公子,千年未可忘。 刘公一去岁时改,惟有州南汉水长。 汉水南流岘山碧,种稻耕田泥没尺。 里人种麦满高原,长使越人耕大泽。 泽中多水原上乾,越人为种楚人食。 火耕水耨古常然,汉水鱼多去满船。 长有行人知此乐,来买槎头缩项鳊。 |
| 尉佗城下两重阳,白酒黄鸡意自长。 卯饮下床虚已散,老年不似少年忙。 |
| 叶开翡翠才通日,节竦琅玕不怕风。 稍放西边深二丈,端如幽谷茂林中。 |
| 天宝乱已定,河坝兵更多。 故城埋白骨,遗俗喜长戈。 卧兽常思肉,奔鲸不受罗。 纵横竟安在,唯见冢嵯峨。 |
| 禁蘌封金殿,清河贯石门。 时平余古木,兵散有空屯。 形胜山围阔,蕃宣海内尊。 川原不论顷,云梦可胜吞。 |
| 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踏青行。 浮桥没水不胜重,野店压糟无复清。 松下寒花初破萼,谷中幽鸟渐嘤鸣。 洞门泉脉龙睛动,观里丹池鸭舌生。 山下瓶罂沾稚孺,峰头鼓乐聚簪缨。 缟裙红袂临江影,青盖骅骝踏石声。 晓去争先心荡漾,莫归夸后醉従横。 最怜人散西轩静,暧暧斜阳著树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