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忆昔持风宪,防微意独深。 一时经国虑,千载爱君心。 坤道存终始,乾纲正古今。 当时人物尽,惆怅独知音。 |
| 已矣东门路,空悲未尽情。 交亲逾四纪,忧患共平生。 此去音容隔,徒多涕泪横。 蜀山千万叠,何处是佳城。 |
| 静者宜膺寿,胡为忽梦楹。 伤嗟见行路,优典识皇情。 徒泣巴山路,终悲蜀道程。 弟兄仁达意,千古各垂名。 |
| 神为骖騑气为车,秋云扶疏春风腴。 汤饼睡起茗碗须,意往独与奚奴俱。 奴底头笑公,放懒不著书。 |
| 金銮天子如天大,九万里鹏容几个。 寻常沟渎虾蟆过,红锦宫袍空看破。 故书收拾归去来,倚杖斜阳唱谁和。 |
| 黑风撼海晨鸟青,海怪出没云涛腥。 矫首独立天冥冥,保一以静吾清宁。 椰冠野服双鬓星,抱书自随妙娉婷,眼寒海南蜑家丁。 |
| 风云惨淡豺貙吼,日忧无饭仍无酒。 秋来东屯熟八九,举家欢呼拍铜斗。 老天欲酿儿欲炊,老夫怕醒儿怕饥。 商量不下捻断髭,归与汝母折衷之。 |
| 长鸣天厩起毛龙,万马皆喑一洗中。 立仗式仪稽马叟,解骖牵赐有裴公。 累年兵火苏黄迹,旧券山河带砺同。 揽笔诗翁拟骚雅,雄然台阁快哉风。 |
| 黛拂娥眉两月弯,虚亭着与小三间。 吾翁先见如樗里,此老遗思比岘山。 千仞远峰和我瘦,一庭芳香伴春閒。 登临涕落当年事,不见仙人玉雪颜。 |
| 西湖处士骨应槁,不复龙蛇看挥扫。 是谁招此断肠魂,竹外一枝斜更好。 |
| 海风吹发如短蓬,精魄弄成秃鬓翁。 归来已觉阳羡邻里喜,不似雪堂概江空。 六年岁月幪尊中。 何况如今一螺墨,安能及公目如初生犊。 细观此画尤崛奇,两观巉岩无剩肉。 百年光景春梦婆,人閒遂少天上多。 一炷清香留永日,柰此堂堂不语何。 譬如宝鼎沦洄水,万夫之力那能起。 后来博古彼谁子,犹写雄深吞簠簋。 不然岂徒有三足两耳,天地中閒... |
| 苏黄自是今时友,李杜还为异代豪。 八十衰翁无老伴,唯渠终日话风骚。 |
| 苏黄朱陆不到处,涌现楼台忽此山。 无数峰尖去海里,岂知培楼在人间。 |
| 擢本千岩秀,开花八月凉。 虽非倾国色,要是恼人香。 篱下菊清好,林间兰静芳。 可怜遭遇晚,妙语欠苏黄。 |
| 戒定通前念,苏黄早见期。 源流知衮衮,金印漫累累。 白首风尘外,丹砂岁月迟。 泉台无复恨,乔木有馀悲。 |
| 奇外无奇更出奇,一波才动万波随。 只知诗到苏黄尽,沧海横流却是谁? |
| 清虚堂里话襟期,友似苏黄从可知。 墨宝惜无人爱护,漫令绕寺觅歼碑。 |
| 不踏人间桃李场,要看梅花带严霜。 敷成妙赋飘飘意,吐出新诗字字香。 爽致青山期取友,高情春昼与俱长。 苏黄不作希佳士,被褐怀珠夺月光。 |
| 北风猎猎兮申原之幽,玄扉启兮灵辰不留。 苏黄之像兮俨其如在,容春之人兮杳不可求。 一棺兮厚德,万古兮高丘。 |
| 韩柳肺肠,苏黄骨髓。 点著禅衣,香风匝地。 七十二峰增秀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