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节频移意可知,西川西广又江西。 苏黄到处君行部,物色分留待品题。 |
| 我诵茶山诗,不识茶山面。 今朝逢嫡孙,论诗得关键。 李杜不再传,苏黄才一见。 茶山子有孙,夜光同一串。 故家妙人物,笔底波澜健。 何当直两锋,看取空中箭。 |
| 论诗气韵推天宝,无那心情属晚唐。 百艺穷通偕事变,非因才力薄苏黄。 |
| 此画良真李伯时,形容飞动卒难诗。 但将元佑苏黄作,开卷焚香朗诵之。 |
| 当年二老叹云云,犹喜坡翁返故乡。 展卷如今但陈迹,丘原无复起苏黄。 |
| 身为高帝孙,面作寒士气。 缘情德麟语,写物大年意。 青云无苏黄,何以致后世。 窗明几静间,是事且游戏。 |
| 手拈老笔眇词场,余子如何敢颉颃。 疑是前身真贺白,不然今世又苏黄。 片文落处人争诵,一第欠于天取偿。 造物却教二郎做,立身既好又名扬。 |
| 太白配苏黄,如松柏与竹。 不受春风恩,劲气尚可掬。 诗名乃其余,受命天地独。 间生五百年,相望若信宿。 予老栖圣门,措辞愧言卜。 一览紫极题,三作白圭复。 群仙悯世顽,互生反乎覆。 曷日从之游,神交道心熟。 |
| 不怀南枝斗粉光,品题应合让苏黄。 融成蜂蜡千葩秀,散作龙涎几阵香。 立悟瞿昙真面目,坐忘姑射旧梳妆。 好风吹堕檀心句,白雪空惊寡和章。 |
| 新诗湔拂自苏黄,想见当年喜色香。 草木无情遇真赏,岂知千载有馀芳。 |
| 野梅清靖节,水仙韵坡公。 山谷秀而野,劂有山礬风。 陶苏黄三君,时异风味同。 后人思典刑,写入画图中。 |
| 毕生欲赋观潮阁,立尽斜阳倦复还。 一日江山蒙笔力,百年名字满人寰。 郡从晋宋风流后,诗到苏黄伯仲间。 向去摩挲看石刻,谁知功在十年闲。 |
| 指日中秋,便满目、蟾光如洗。 又还竹溪溪上,长庚瑞世。 事业权与韩范辈,文章拍调苏黄里。 借北来双鹤寿芳筵,人千岁。 羞阿买,依兰砌。 看大阮,趋枫陛。 这冰壶人物,蓬山地位。 荐墨未曾乾翠剡,除书已拟封黄纸。 把爆筵、趁取牡丹红,花前醉。 |
| 归来默坐似心斋,南北曾穿几緉鞋。 踏遍关河才思古,名知草木宦情佳。 桐江胜景归吟卷,练水寒云入壮怀。 试数时贤谁敢并,苏黄端的是同侪。 |
| 习气仍余酒后狂,十年坐斥醉中乡。 读书窗外千堆雪,利剑床头一匣霜。 收拾微吟追李杜,研摩小楷逼苏黄。 他文逍遣随儿辈,颇笑翁痴作一囊。 |
| 天启黄旗运,复见汉黄香。 名高黄榜,飞黄腾入鸳行。 文彩苏黄而上,政事龚黄而右,黄纸选循良。 黄见眉间色,卿月照黄堂。 调黄钟,舞黄鹤,醉鹅黄。 黄云催熟,黄童老叟庆金穰。 间展黄庭一卷,自爱黄花晚节,黄閤日偏长。 印佩黄金斗,黄发半苍苍。 |
| ... 自言平生有诗僻,摆落世故工吟哦。 不愿垂腰连六印,不愿爰田封万户。 唯於前辈识苏黄,却向古人窥李杜。 呜呼断弦谁续髓,风雅送丧骚人死。 三山先生真若人,独将诗坛壁孤垒。 此翁笔力回万牛,淡处有味枯中膏。 有时奇险不可迫,剑门石角钱塘涛。 源充不嗣江西祖,自有正宗传法乳。 请君去直箭锋机,归来听我禾山鼓。 |
| ...珠家梵音。 区区说似一百八,讥诃劝相知何心。 浙风淮俗隔江水,意解禽言乃如此。 苏黄妙句谁嗣之,两地流传并须纪。 世问儒 |
| 蜡梅当日过苏黄,名压西川旧海棠。 太息此花终未遇,而余与子漫平章。 |
| ...竟哀伤。 俯仰千载后,嗟嗟情性荒。 梁选尚远思,渊明粹而庄。 开元生李杜,我宋推苏黄。 宗派亦沦坠,纷纷师晚唐。 吟骨不淳古,记魄不自强。 雕镂心肺苦,何曾徵宫商。 濂翁著和澹,感兴开紫阳。 紫阳尚六义,六义兴已亡。 郑卫日盈耳,冰炭搅我肠。 章贡有奇士,野舟刊名章。 古城夜酌句,正义尤洋洋。 游谈到巍荡,百世流遗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