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荡无边及物心,孔颜尧舜共弘深。 柴荆一壑苍苔合,惟幸寒蟾夜夜临。 |
小酌一杯金凿落,共听终席玉潺湲。 何时筑室屏山侧,静与秋蟾作伴眠。 |
渺渺臯兰远路渐,灵龟何必为余古。 还家早似千年鹤,乘世元无六月蟾。 元叟为官犹号漫,陶翁未仕已名潜。 吴人终未谙羊酪,刚道莼羹似蜜甜。 |
风搅桐声碎,蝼鸣鼓吹长。 半山蟾吐影,一水鉴浮光。 冷碧迎秋色,清飚借久凉。 不堪鸡唱晓,归枕报朝阳。 |
半已化为石,有灵通碧湘。 生逢尧雨露,老直汉风霜。 月滴蟾心水,龙遗脑骨香。 始于毫末后,曾见几兴亡。 |
鉴堂均此号,兄与弟相先。 画以名家显,神於活法传。 以眸蟾皎洁,两袖羽蹁跹。 落笔人人似,柯山本是仙。 |
寄從远方来,遗我径寸璧。 中有四箇字,字字无人识。 清涵鲸海宽。 冷射蟾轮窄。 今朝呈似看,请道末后句。 |
玉宇澄清暮霭收,吟边怕倚仲宣楼。 寒蟾千里夜如书,新雁一声天欲秋。 湖海谁青豪杰眼,风霜易白少年头。 更残忽听荒城角,吹老梅花总是愁。 |
银蟾出海照无私,处处分明是阿谁。 见面不须重问讯,从教日炙与风吹。 |
断破重轮种者谁,银蟾何事便相随。 莫言望夜无攀处,却是吟人有得时。 孤影不凋清露滴,异香常在好风吹。 几回目断云霄外,未必姮娥惜一枝。 |
曾饮昌阳七十三,老来大布当轻衫。 豫储当采三年艾,缓计空寻六日蟾。 楚俗旧时沉黍恨,唐宫此日赐衣沾。 栀香满院人如玉,尚想薰风半卷帘。 |
停杯不举,停歌不发,等候银蟾出海。 不知何处片云来,做许大、通天障碍。 虬髯捻断,星眸睁裂,唯恨剑锋不快。 一挥截断紫云腰,仔细看、嫦娥体态。 |
午夜明蟾冷浸溪。 姮娥应有辟寒犀。 桂岩仍在曲阑西。 撷蕊攀条情未已,经丘寻壑想招携。 不应痴马惜障泥。 |
月宫小殿赏中秋,玉宇银蟾素色浮。 官里犹思旧风俗,鹧鸪长笛序《梁州》。 |
古教只知遮老眼,银蟾不觉上孤峰。 看来看到无看处,光境俱忘一卷终。 |
堂堂日用妙无痕,才涉织毫即是尘。 照水银蟾沉夜魄,恋花香蝶醉芳魂。 |
碧桃溪上蓝桥路。 寂寞朱门闲院宇。 粉墙疏竹弄清蟾,玉砌红蕉宜夜雨。 个中人是吹箫侣。 花底深盟曾共语。 人生乐在两知心,此意此生君记取。 |
一年三万六千刻,玉漏唯余十二时。 去日苦多谁会惜,残阴全少颇能知。 已惊颜貌徐徐改,不奈乌蟾冉冉驰。 万国明朝贺新岁,东风依旧入春旗。 |
莎阶切切思寒螀,爽籁泠然露气凉。 半夜云高蟾喷晕,一秋风紧桂飘香。 鸟惊危树棲无定,人倚空楼望更长。 遥忆洞庭南去客,叶翻波急驻归艎。 |
樵柯烂,丹灶熟,一跳出红尘。 斗紫一双龙奋蛰,帝青九万里为程。 赤脚踏层云。 鞭鸾上,骑麟下,仿佛睹昆仑。 洒马鬃泉苏赤地,翻蟾滴水涨沧溟。 笑杀懵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