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平相张天觉,草圣之神卓牵。 几年嘉禾识奇作,余事犹令墨池涸。 仙源三月校雨落,云黑洞深风色恶。 梦回满纸字如昨,唤起龙蛇见头角。 |
| 中秘法书之积,自淳化至于崇观富矣,而未加别也。 翰墨博雅之能,自刘米逮于道祖著矣,而未多阅也。 伯牙之珍,百世知音。 伟奇能之表表,本和乐之愔愔。 予尝叹太平之盛际,士大夫可以尽其好尚之心,盘薄时清,彷徉书淫。 彼何预于帝力,殆有类乎鱼鸢在天渊,各自得以遂其高深也。 |
| 韩氏之宝轴,文献相续,蔚其盈屋。 曷知夫高贤之何以见取,忠义之孰为并录。 遗篇之若褚若柳,手笔之或雇或陆,想其锦绣在篚,玙璠韫椟,名迹争丽,荣光相属。 既追怀古今之不朽,见嗜好酸鹹之可卜。 是故诗者题品之攸寓,赞者歌咏之不足。 即此帖之藏于宝真,殆所谓同工而异曲者兮。 |
| 我登吞海,而帖适至。 事虽偶然,不啻有意。 彼江山者,秀无古今。 丘壑市朝,则二其必。 阿大中郎,煌煌虎节。 金闺卷怀,亦既殊辙。 同此登览,而趣不同。 云霄并翔,翚翟冥鸿。 矢词胸襟,浩荡万里。 比兴所存,二疏是企。 清诗胜景,何地无之。 不絷不维,景则我随。 征尘障天,我亦倦翼,遗墨未渝,微躬奚息。 南零之波,上派于湓... |
| 西湖之名,杭颍异辙。 然皆足以寄七弦之清调,而共千里之明月。 方指地而辨讹,客哄堂而缨绝。 迄五日之考据,验注编于一阅。 是诗之来,予目所别。 昔也传观,今焉秘笈。 叹人事之易变,何凋零之飘忽。 然则记岁月于所见,而逸名氏于可阙,亦予之所不忍恝也。 |
| 四诗之作,句新而词伉。 两轴之书,意轩而神王。 合此名迹,奇变万状。 予得此诗,季春既望。 风激海而溅雾,月穿云而崩浪。 开函卷舒于小万有之上,作而叹曰,是可以领略山川之清壮矣。 予方望紫烟之岫,具黄篾之舫,友二妙于百载,寓三叹于一倡。 正使持此而列衡门之素壁,亦足对云锦之九叠,而夸瀑布之千丈也。 |
| 昔东晋王茂弘诸人,登新亭,望长淮,自谓风景不殊,举目有山河之异。 至今想之,犹郁乎其有余哀。 矧预瑶牒,登玉阶,而寄宗国之怀者耶。 王业偏安于海濒,故都久弃于蒿莱。 主议者方贪天之功,而肆其雄猜。 朝士沉空,不复向来。 率兆乎滔天之谗,而迄乎和议之开。 此有志者所以叹于嗟之麟,而思当道之豺也。 呜呼,钟簴右年,边尘尚霾。 悠... |
| 范本蜀望,世仍忠嘉。 南渡而来,人门莫加。 帝咨典型,诏起幽遐。 翊{微去彳加女}铜龙,执经金华。 笔取端重,而兼奇葩。 儒先所推,奚待诩夸。 有伟丰公,如璧不瑕。 卷怀枢庭,寓赏梅花。 公从北方,共之天涯。 均德比谊,而兼葭莩。 寒谷将春,轻阴不遮。 洁栏斯从,寄驿匪赊。 倡汝和予,屏淫斥哇。 托彼阴晴,以写正邪。 爱君之... |
| 予于是帖,有感者四。 馆职在外,于学士不系细衔,于带职者皆曰同院,意亲情洽,所以见前辈之笃风谊也。 内赐金鱼,盖出新宠,带职者乃从学士转致,又杂以他寄焉,所以见上恩交情俱无内外也。 谢学士以启,而用楷法,寄同院同年以诗,而用行书,又以见待人处己,虽小节皆有体也。 承平幕府,得一佳帖,相聚以观,又以见时清事得,虽边圉亦得惟从容于文... |
| 陶陶孟春,草木莽只。 白日昭昭,照下次土只。 瘴烟浩淫,杂海雾只。 憔悴行吟,閴岛屿只。 公乎归徕,无{缪去纟加纟}此诗句只。 黎母之居,家炎陬只。 崒嵂盘郁,蔽云浮只。 蝮虺鰅鳙,蜒僻幽只。 人迹阒绝,魑魅仇只。 公乎归徕,空山不可以久游只。 鸣鸢跕跕,堕池溟只。 蛟蜃噀雨,昼冥冥只。 折肱见沫,瞻斗星只。 夕照黄浊,波涛... |
| 怀绝世之清音,叹媸妍之难谌。 慨丸墨之未改,挹古人而寄心。 褐黯黯以如漆,笏琅琅而抵金。 贮冰壶其自如,渺一尘这弗侵。 彼远臭以何归,谩花柳之繁阴。 姓昧昧以污人,虽千年而亦喑。 予得此诗,跫然长吟。 想先生之清标,契谪仙于同襟。 凌九垓而神会,岂入海之可寻。 方将抱月乘风,携壶命琴。 短墨帝于玄圃,挟客卿于翰林。 快骑鲸而... |
| 一痕朝日界晴窗,森肃清寒昨夜霜。 砚怕生澌微贮水,炉因拨火起余香。 最耽诗帖闲中乐,无奈尘埃客裹忙。 却是小春花谢绝,海棠经月驻经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