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亲爱我读书声,追慕慈颜涕每倾。 万事到前心尽嬾,一编相向眼偏明。 致君正使违初志,为己犹当毕此生。 更祝吾儿思早退,雨蓑烟笠事春耕。 |
从来廊庙出山林,师友相资好弟兄。 料得至今风雨夜,山神犹记读书声。 |
昔人何处读书声,此地犹存旧日名。 衰草闭门黄叶冷,香林藏硖碧云横。 地连檇李山河壮,江绕吴淞日夜鸣。 陈迹已怜荒没久,凭栏惆怅有余情。 |
平生爱客如爱书,力虽不逮意有余。 门前车马久扫迹,老病又与黄卷疏。 人情冷暖可无问,手不触书吾自恨。 今年入秋风雨频,灯火得凉初可近。 年过七十眼尚明,天公成就老书生。 旧业虽衰犹不坠,夜窗父子读书声。 |
梦回闻汝读书声,如听箫韶奏九成。 且要沉酣向文史,未须辛苦慕功名。 人人本性初何欠,字字微言要力行。 老病自怜难预此,夜窗常负短灯檠。 |
荒林枭独啸,野水鹅群鸣。 我坐蓬窗下,答以读书声。 悲哉白发翁,世事已饱更。 一身不自恤,忧国涕纵横。 永怀天宝末,李郭出治兵。 河北虽未下,要是复两京。 三千同德士,百万羽林营。 岁周一甲子,不见胡尘清。 贼酋实孱王,贼将非人英,如何失此时,坐待奸雄生? 我死骨即朽,青史亦无名。 此诗倘不作,丹心尚谁明? |
灵絺华阳并,松杉远世氛。 药多前代草,香是隔山云。 花气惟春识,书声只鹤闻。 传经君独往,弟子候河汾。 |
池塘四五尺深水,篱落两三般样花。 过客不须频问姓,读书声里是吾家。 官事归来衣雪埋,儿童灯火小茅斋。 人家不必论贫富,惟有读书声最佳。 |
南窗读书声吾伊,北窗见月歌竹枝。 我家白发问乌鹊,他家红妆占蛛丝。 |
小儿名阿几,眉目颇疏明。 日来书案傍,学我读书声。 男儿事业多,何必学读书。 自古奇男子,往往羞为儒。 阿几笑谓爷,薄云无密雨。 看爷饥寒姿,儿岂合贵富。 翁家破箧中,惟有书与史。 教儿不读书,更欲作何事。 |
坐衙弹琴和且平,退衙读书锵有声。 琴声书声两相和,和气散作花满城。 示知言游不可作,雅俗二者难兼行。 曩余不敏坐此处,轩窗尘土安有名。 堂前薇花寂寂笑,此殆文吏非书生。 君非异人何能匀,吏事不废心转清。 牒纷案聚判笑走,庭空吏散诗句成。 尝闻欧公居夷陵,日讨故牍繙研精。 金陵宰鄞政心礼,天津客已愁鹃鸣。 怀哉尹君古道,请把此... |
苔色排檐绿上阶,诜诜衿佩集虚斋。 耳根厌听閒风雨,惟有读书声最佳。 |
官事归来夜雪埋,儿曹灯火小茅斋。 人家不必问贫富,但有读书声便佳。 |
高馆疏帘晚乍开,读书声里故人来。 山中本自无尘土,催得家僮扫缘苔。 |
苍崖閟仙馆,时有读书声。 余韵出云表,冷冷清风生。 从之不可得,怅望伤我情。 |
灵岩旧是先生宅,拈笔新题郡守名。 月落空山人语寂,涧泉犹作读书声。 |
风摇北斗柄欲折,雨溢天河浪正生。 一盏昏灯北窗下,腐儒未辍读书声。 |
雪飞数片又成晴,透瓦清霜伴月明。 一曲忽闻高士笛,临窗和以读书声。 |
儒林早岁窃虚名,白首何曾负短檠。 堪叹一衰今至此,梦回闻汝读书声。 |
老懒谁能教子孙,静中犹喜读书声。 有如双凤传家学,令我闻风畏后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