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极临万邦,稽古陛下圣。 除书日日下,有耳家相庆。 满意见升平,父老扶杖听。 平生所传闻,似仁祖德性。 定鼎百世长,橐弓四夷静。 执事当前朝,官冷殊未称。 破帽风攲攲,简易不骑乘。 危颠相扶持,泉石供嘲咏。 成乐涧阿中,傲世似未敬。 收潦下秋船,期公拜嘉命。 开元贞观事,身得见全盛。 闭门长蓬蒿,或许老夫病。 |
考详往事炳蓍龟,精论微言训戒垂。 度赞元和中兴业,徵开贞观太平基。 览披贤似铜为鉴,顾问谦然木就规。 孤远谀儒叨执卷,白头两和缉熙诗。 |
...又不能粪金开秦寒,隔绝鸟道四万八千年。 渴奔一斗酒,傲兀庐山前。 潢池刀剑卖已尽,贞观斗米方成钱。 雨犁急趁勾芒起,不然碎汝春风鞭。 |
贞观盛德后,余庆未渠央。 旧闻闽海家,欲纵燕山芳。 教子嗣先训,开轩翼中堂。 地偏市朝远,几净书简香。 先生陈太丘,饭糜百忧忘。 弟子俱羯胡,不闻触屏僵。 一变豪侠窟,遂成争鲁乡。 下车里门外,他年看诸郎。 坐上纡素变,诜诜立冠裳。 我诗自可弦,请以侑壶觞。 |
乘兴能临褚令书,无人知是戴公庐。 映窗寒雪天相借,嗜古高情我不如。 贞观风流沦没后,凌烟名字断残馀。 李侯用意青云外,肯与时人较疾徐。 |
...子本缝掖,畴昔慕云渊。 丹青偶为戏,染指初尝鼋。 爱之不自已,笔势如风翻。 传闻贞观中,左衽解椎鬟。 南夷羞白雉,佛国贡青莲。 诏令拟王会,别殿写戎蛮。 熊冠金络额,豹袖拥旛旃。 传入应门内,俯伏脱剑弮。 天姿俨龙凤,杂沓朝鹏鱣。 神功与绝迹,後世两莫扳。 自从李氏亡,群盗窃山川。 长安三日火,至宝随飞烟。 尚有脱身者,漂... |
...飚堕林泉。 夜雷声殷殷,甘泽朝满田。 沉思喜且惊,异梦非偶然。 士怀当世忧,。 贞观有房杜,斗米三文钱。 |
皇后嘉树生僪佹,四衢五衢合一轨。 德泽纯洽八方一,乘木而王固如此。 大明香琴橘,贞观玉华李。 一时图传传奇观,荣华过眼转九易。 惟有武城宅前树,不知何年己连理。 从来县官不以闻,武城子孙世专美。 人言协气薰嘉生,此家孝友陶协气。 朱门多少锁乔木,百年瞬息滋一渭。 焉得鼎鼎为轮囷,受命不迁相曾氏。 传闻此木更八世,方遇麻阳大夫... |
... 天光下照天策府,煌煌星象经天衢。 房乔夜半进危计,平明一矢惊临湖。 群贤崛起辅贞观,亦有淹滞如颜苏。 惜哉燕翼谋未善,祥计接武客妖狐。 殿陛置笏怒未解,田舍收麦言可唐。 策名书府真有观,空与老姥扶天枢。 贵人一代骨已朽,史笔千载心独诛 |
昭陵玉函出人间,开平经今四百年。 永和远距贞观先,俯仰陈迹俱可怜。 古人学书如学仙,笑锋谁人玄之玄。 水晶宫裹佳公子,风流翰墨皆水然。 我评逸少非真逸,名载深谋并绝识。 独留兰纸博千金,似是艺成能掩德。 名士由来雁逼真,书空咄咄彼何人。 遗才流落稽山下,修竹娟娟万古春。 |
...置闻朝廷。 明公归重盖如此,素履复修想俱伟。 立朝致主从今始,廊庙规摹宁出是。 贞观三钱一斗米,房杜传中无可纪。 事业文章非异轨,谁云解此不解彼 |
疾风三日横吹雨,竹倒荷倾可怜汝。 空堂无人夜向中,卧看床前烛花吐。 壮怀耿耿谁与论,榰床老龟不能语。 世间岂无一好汉,叱吒喑呜气吞虏。 壁间三丈砥柱铭,贞观太平如更睹。 何当鼓吹渡河津,下马观碑驰马去。 |
君不见赘翁退隐真皇时,茧室遗名星日垂,虽无豪士千车送,不媿高人一锸随。 又不见贞观故人有王显,抵老摧颓不作茧,一时戏语今尚传。 人生穷达谁能免? 茧庵知君出游戏,寿过期颐乃常事。 青松手种三千本,会看半空翻鼓吹。 人老则衰君不然,快泻玉船鲸吸川。 钓璜远祖应相似,八十方为筮仕年。 |
... 沈思喜且惊,魂交非偶然。 士抱当世忧,天犹为之邻。 况此咎证臻,庸非燮理愆。 贞观有房杜,斗米曾三钱。 |
...道除汉雠。 嬴秦属之九江郡,典午置郡任愈优。 萧梁尤重北徐镇,高齐又为西楚州。 贞观割淮疆理失,元和加水号名修。 阳冰篆虎书户册,奇画于今照谯楼。 浮山筑堰谁与谋,漫引童谣为激沟。 役工沈铁不胜计,欲灌寿阳为废丘。 雾昏三日水怪出,一决空贻千古羞。 上格下格果何在,西濠东濠犹并流。 守边在人不在险,险阻如故事不侔。 元魏拥兵... |
...昭陵,此本一洗凡马空。 崔家兄弟列清要,诲子况复称龟龙。 图书四部资校雠,当时尚有贞观风。 自云此为最善本,冰御臣液题甚恭。 李王深得拨镫法,笔力绝劲雄江东。 右军以来皆妙笔,名胜异代如相从 |
...覆盂安,国势泰山倚。 皇心期过之,风下九万里。 忠厚培本根,文物粲华蕊。 淳熙视贞观,何啻相表里。 属车尚涛江,列障隔淮水。 蚕兹獯鬻氏,作我太清滓。 坐令营屯众,久费糗粮峙。 中原厌狼贪,诸将空虎视。 安得贯砮楛,来贡尺有 |
...,亦既象物。 汉有议郎,曰臣蔡邕。 帛书发奇,出淳古踪。 千龄寥寥,嗣响逾邈。 贞观御床,淳化秘阁。 云汉之章,施于仁皇。 劂维天葩,源宋跨唐。 万几燕閒,万是肆笔。 弛张异用,游戏如一。 士俗之成,玄默自躬。 见于首篇,尚絅之风。 安不忘危,尤示注意。 笔墨之余,又形拊髀。 庆历之治,太平极功。 帝心所存,天地与同。 ... |
...人傍树各相语,一人击带行徐徐。 后有一人丰而鬍,独吟芭蕉立踟蹰。 一时登瀛客若是,贞观治效真不诬 |
...犹迟。 骑骡入蜀事惨恻,灵武即位尤堪悲。 五郎父子较名义,直与安史分毫厘。 若非贞观基局牢,分披已作周东西。 临淮电击亦漫尔,汾阳韬略将何为。 后来更出颜元辈,深词大刻中兴碑。 艰难不少念厥祖,坐蒙前福仍夸毗。 鉴观陈迹动叹息,愿上文王圣德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