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南麟趾圣人风,未有驺虞系召公。 雅颂兼陈为四始,笙歌合奏以三终。 讨论诏使成书上,休澣恩容著籍通。 墙面岂能知奥义,延陵听赏自为聪。 |
| 希文健笔钞韩文,文为首阳山下人。 宁止一言旌义士。 欲教万古劝忠臣。 颂声益与英声远,事迹还随墨迹新。 当世宗工复题咏,忧宜率土尽书绅。 |
| 法书遥逐使车还,嘉句新从相府颂。 牢落二贤天地外,风流三绝古今间。 台文竞耀高逾丽。 化笔交挥老更闲。 不用悲吟恐飞去,岂无神物护重关。 |
| 清羸躬现疾,出处道还周。 当轴谐人望,谋边缓主忧。 庄环聊造适,伊鼎待烹羞。 见约高斋会,将行尚少留。 |
| 早遮西日觅王官,晚倚南窗审膝安。 亹亹清风挥麈落,纷纷苍雪著笙寒。 花前白酒倾云液,竹里行厨洗玉盘。 江月上时凉意足,四弦三弄泻惊湍。 |
| 危楼杰立潭府雄,仰望惊瞿何穹窿。 擎以八柱真良工,恍如木天移海东。 扶栏三级横复纵,八窗交映光玲珑。 更上一层迥不同,历览万象俱空濛。 东南太白金峩峰,西山千叠青芙蓉。 环绕不断如屏风,平畴弥望禾芃芃。 城郭市井聚螘蜂,烟树高低知几丛。 澄湖一片磨青铜,潮来江涨银在鎔。 海匝三垂属提封,四山宽围城在中。 地平楼小望易穷,安得... |
| 圣门高弟游渊源,当时所得惟十贤。 科张言行政与学,兼此四者谁能然。 公含天资得具美,出文入武材谟全。 轩昂盛时进以道,行高德钜齐回骞。 发为文章动惊俗,邈与游夏争差肩。 手凿大窍破混沌,分得清浊归坤乾。 斯文去圣日已远,泯塞不绝犹涓涓。 公恢吾儒独振起,力引巨海吞百川。 周旋六经后诸子,陟彼泰山望八埏。 提携千篇去奏御,列宿... |
| 少陵千古诗人杰,每见名花辄题绝。 锦棠无如蜀川盛,见说千林天染缬。 大篇短章合无数,忍对此花舌如结。 黄鹄衔子万里来,春光颇向东南洩。 槹閒老子携春归,移石郁林表高洁。 崇桃炫昼不足言,绝艳烧林疑益烈。 棠梨小红自退听,不待骚人定优劣。 两登蜀道归海滨,一琴一龟全晚节。 嘉招容我到花下,春酒新篘公自挈。 攀翻乱插人共醉,十二... |
| 铅笔雠书客,朱轓守土臣。 素餐方侧席,黄发已侵巾。 喜有山围郭,仍怜水满津。 清华闲耳目,潇洒长精神。 秀色秋来重,寒声雨后新。 宿云当户牖,流月过松筠。 北圃分殊境,西湖断俗尘。 渚花红四出,沙鸟翠相亲。 芡老含珠实,鱼惊跃锦鳞。 飞梁凌窅渺,虚榭压奫沦。 岭对横修竹,洲分抱白苹。 静宜人事拙,闲觉道腴真。 器小难周物,... |
| 吾家陕之北,陕事吾能说。 孤亭占城隅,形胜最殊绝。 云消天宇空,极目鸟飞灭。 大河西北来,汹涌地脉裂。 万里卷流沙,长驱走溟碣。 群山势离合,披靡随曲折。 林薄带村墟,郊原如绣缬。 祠宫望神禹,间田指虞芮。 高丘想巫咸,空岩怀传说。 圣贤迹已远,缥渺见风烈。 吴公昔为守,治行蒙冰雪。 君从丰镐来,华馆息尘辙。 主人喜嘉客,... |
| 志节虽落落,不能无谤毁。 壮年自雄豪,末路遽颠委。 众口方丛嘈,即欲置之死。 公尝为大臣,沈冤不辩理。 恭惟仁宗圣,散地而后已。 新治甬上居。 閒逸安暮齿。 恭惟今天子,继照明鉴是。 问公何处在,勉哉为予起。 使者临其门,将驾不容俟。 滔滔汴流急,行舟姑少止。 长堤榆柳深,夜凉襟带褫。 语终求其要,兹事殊可喜。 朝廷英俊林... |
| 平园左相亚传,澹庵资政端明。 老先生活八十,中秘书了一生。 |
| 少传傅三朝气老,文章壮九州。 赋诗资政殿,赐字太清楼。 拔烛辞轩陛,簪花近冕旒。 庆门吾老矣,华国汝能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