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而寡要岂通儒,三万牙签亦太虚。 一编论语用不尽,世间何必许多书。 |
| 好个中条胡讲师。 通儒明道达禅机。 自然悟解这些儿。 石女醉归金虎窟,铁牛耕入火龙池。 胎仙采得紫灵芝。 |
| 相忧过己切,相贺似身荣。 心达无前后,神交共死生。 承家吾子事,登第世人情。 未有通儒术,明时道不行。 |
| 诏使殊方远,朝仪旧典行。 浮天无尽处,望日计前程。 暂喜孤山出,长愁积水平。 野风飘叠鼓,海雨湿危旌。 异俗知文教,通儒有令名。 还将大戴礼,方外授诸生。 |
| 看君人物汉西都。 过吾庐。 笑谈初。 便说公卿,元自要通儒。 一自梅花开了後,长怕说,赋归欤。 而今别恨满江湖。 怎消除。 算何如。 杖屦当时,闻早放教疏。 今代故交新贵後,浑不寄,数行书。 |
| 先生教子作通儒,诗礼亲闱伯鲤趋。 亭构义方名昔著,诏颁封爵语今符。 荣因慈孝家声振,默契丝纶宠数殊。 善庆谁能肩懿躅,贤哉奋达美相须。 |
| 何须服药觅升天,粉阁为郎即是仙。 买宅但幽从索价,栽松取活不争钱。 退朝寺里寻荒塔,经宿城南看野泉。 道气清凝分晓爽,诗情冷瘦滴秋鲜。 学通儒释三千卷,身拥旌旗二十年。 春巷偶过同户饮,暖窗时与对床眠。 破除心力缘书癖,伤瘦花枝为酒颠。 今日总来归圣代,丈人先达幸相怜。 |
| 戒师和尚,可称吾徒。 明禅悟道通儒。 子细研穷正觉,并段差殊。 温良恭俭让礼,生老病死苦嗟吁。 当修进,炼木金水火,土证无馀。 三教门人省悟,忘人我,宜乎共处茅庐。 物外玄谈,句句营养毗卢。 常怀博施济众,气神和、丹结明珠。 归兜率,向大罗,蓬岛同居。 |
| 通川得通儒,善类蒙善教。 如此老成人,真足重学校。 我昔客朱方,曾窥管中豹。 言容既笃厚,文字入玄奥。 交游二十年,夷险同一操。 閒居虎林麓,倚窗聊寄傲。 忽承北斗敕,勇鼓来淮櫂。 华发映青袍,轻帆惬黄帽。 天晴宜征途,芹藻春色到。 臯比坐可暖,三载勤训导。 惜哉龟手药,至老方取效。 载酒游五山,何由共吟啸。 |
| 尚辍通儒外计筹,堂堂身岂等闲酬。 绮罗笑别文翁郡,锦绣荣归舜帝州。 贳酒村穿经树过,读书寺入翠岚游。 逍遥楼树家山逈,得意诗销此处留。 |
| ...庐下,柔强伏梗妥以愉。 乃知万事共一法,神熟意便功转捷。 听讼固应哲士能,理赋未省通儒层。 往时蔡子尹黄岩,欲试自疑龟屡占。 祗今登用颇衮衮,似此县债尝亦廉。 期君规模卓鲁上,随世功名真漫浪 |
| ...鉴,考评聊许备先驱。 四帷迥隔心常渴,三榻横连体匣舒。 乌府凛然贤执法,紫垣籍甚古通儒。 墨朱同异容兼采,等级从违得细书。 尚酝时颁缸面酒,大官日馔腹前胪。 天香漫炷熏常歇,贡茗虚沾样顿殊。 晨壁摇风愁幕冷,夜窗透月喜帘疏。 九宾屈指胪连句,千虑倾心智与愚。 会待诏恩三日沐,湖山寻胜任舟舆。 |
| ...凝鬓须。 回思鸿雁行,泪落衣袖濡。 相逢慰栖迟,此道评精粗。 稔闻充素蕴,诸老推通儒。 又知治剧县,民瘼删繁须。 清才为世用,洗目亨天衢。 监州尚小试,称屈非超逾。 敂门喜重来,新诗遗明珠。 倾倒念有陈,草具陪觞壶。 自愧学不讲,议论无根株。 |
| 河东控塞诏通儒,二十馀州系惨舒。 位列九天应自致,权除两地更谁如。 薦贤表想殷勤发,咏物诗应取次书。 不为龙钟头半白,好抛泉石从轩车。 |
| ...里,拊缶乌乌徒快耳。 续经愤世虽自喜,岂识浊醪函妙理。 皤然短项滑稽徒,却笑两翁非通儒。 可人风味敌冰壶,惟酒是务焉知余。 不学羽衣李集贤,斗酒过量项飞泉。 复怜胡子名空传,缓急由人人肠中乾。 高情陶彼勋华风,放怀那惜倾千钟。 鄙哉成德真小器,一击堕地羞空空。 嗟余磊磈填心胸,安得与尔长相逢。 会当乞尔扁舟去,烟雨空蒙伴钓翁... |
| 连天沧海抱江洲,节钺东临今几秋。 早遣通儒招粤尉,远传片檄到蛮陬。 寇当剧处连营破,酋若逋时举族收。 万里华夷冯控制,一方文武备咨谋。 献俘不用陈兵见,对客频听借箸筹。 名将始知今亦有,元勋岂独古难酬。 近衔丹诏恩何渥,遥领青宫秩更优。 幕卷共瞻新换服,旗开尚见旧县斿。 春涛拍海风俱息,夜柝鸣边月正流。 建业既趋功可让,太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