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马不妨骑,出门常便归。 见人无事说,是物与心违。 通塞元关命,驱驰转觉非。 莫教尘里汗,坏却箧中衣。 |
| 我欲庭前木叶疏,病枝衰蔓手披除。 从今燕坐无通塞,来往风烟任卷舒。 |
| 一生自守至如此,惟道外皆非所亲。 顾已通塞尽有命,是身可忍求因人。 |
| 手锄荒梗艺瑶华,敢觊诸公借齿牙。 通塞非人能计度,贞心祗自保修姱。 |
| 见物便见心,无物心不现。 十方通塞中,真心无不遍。 若生知识解,却成颠倒见。 睹境能无心,始见菩提面。 |
| 一日行一尺,十日行一丈。 岂不叹淹留,所幸无波浪。 悲风动深夜,原野眇林爽。 青天行蟾蜍,枯水转魍魉。 此时蓬茅下,去心剧於痒。 弃置勿复论,通塞如反掌。 |
| 吾道何通塞,人情自寂喧。 无羔还可茗,有鹤不须钱。 议论追嘉佑,声名续贞元。 寿亲惟此尔,一笑柏椒边。 |
| 孤直难知己,才华反误身。 流年销壮节,多病对残春。 酒到心如达,花空眼亦贫。 贤愚通塞理,谁与问洪钧。 |
| 愚公移山宁不智,精卫填海未必痴。 深谷为陵岸为谷,海水亦有扬尘时。 杞人忧天固可笑,而不忧者安从知。 圣言世界有成坏,况此马体之毫厘。 老人行世头已白,见尽世间惟叹息。 俯眉袖手饱饭行,那更从人问通塞。 |
| 古今通塞莫咨嗟,谩把霜髯敌岁华。 失手已惭蛇有足,用心休为鼠无牙。 九天云净方怜月,一夜风高便厌花。 独倚郡楼人不会,钓舟春浪接平沙。 |
| 大明海底生,先警我东牖。 老人虽未起,晓境默相授。 山前群动寂,暗树语鸦舅。 昏昏横水雾,落落欹晓斗。 厨人已束蕴,汲井鸣盎缶。 沽酒走家奴,理食咨灶妇。 悠悠春复冬,冉冉昏还昼。 通塞付大钧,聊安此微陋。 |
| 庭木舞风雨,清秋来我堂。 衾裯偃宵寐,灯火照新凉。 昔我来清颍,庭花有晚芳。 坐看桐叶暗,已近菊枝黄。 岁月忽流驶,形骸变老苍。 淹留应有命,通塞讵能量。 寂历年华晚,优游永日长。 忧时非我事,黄卷有虞唐。 |
| 野客相知久,年来发渐华。 衣冠从异教,言行似儒家。 通塞随天命。 遨游遍海涯。 武夷应有会,好去醉流霞。 |
| 著书汗马牛,不如守道力。 卖文取卿相,讵是儒者职。 孔光岂不学,千载污简册。 通塞本细事,于我奚失得? 袁安卧空庐,亦度风雪夕。 如何慕温饱,挠节不自惜! 我突无炊烟,或至日中昃。 小儿抱遗经,衣短两胫赤,吟诵何琅琅,声如出金石。 掩卷语乃翁:圣有陈蔡厄。 |
| 天淡一帘秋,明月几时来得。 何事桂底香近,把清光邀勒。 人间明晦总由天,何必问通塞。 且为人如月好,醉莫分南北。 |
| 处己幸寡过,居官勿愿余。 动成经岁别,賸寄几行书。 公退仍多学,心清任索居。 但知行所职,通塞听何如。 |
| 金杯不以涤愁肠,江郡芳时忆故乡。 两岸烟花春富贵,一楼风月夜凄凉。 王章莫耻牛衣泪,潘岳休惊鹤鬓霜。 归去莲花归未得,白云深处有茅堂。 古今通塞莫咨嗟,谩把霜髯敌岁华。 失手已惭蛇有足,用心休为鼠无牙。 九天云净方怜月,一夜风高便厌花。 独倚郡楼人不会,钓舟春浪接平沙。 |
| 丹阳太守意何如,先谒茅卿始下车。 展节事君三黜后,收心奉道五旬初。 偶寻灵草逢芝圃,欲叩真关借玉书。 不更從人问通塞,天教吏隐接山居。 |
| 清秋九日近,菊酒皆可得。 永愧陶翁饥,虽饥心不惑。 怀忠受正命,赋命本通塞。 斯人今苟在,可与同事国。 惜哉委荆榛,忍饥长默默。 |
| 汝南许文休,马磨自衣食。 但闻郡功曹,满世名籍籍。 渠命有显晦,非人作通塞。 秦氏多英俊,少游眉最白。 颇闻鸿雁行,笔皆万人敌。 吾早知有靓,而不知有觌。 少仪袖诗来,剖蚌珠的皪。 乃能持一镞,与我箭锋直。 自吾得此诗,三日卧向壁。 挽士不能寸,推去辄数尺。 才难不其然,有亦未易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