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才闻家世便心倾,何况通经古是程。 范叔青云能自致,不须河朔寄柴荆。 | 
| 坐久思行步,因而上野亭。 日兼梅雨落,山接稻田青。 何术销终讼,连朝役瘦形。 早知还走俗,不用学通经。 | 
| 通经本训诂,讲字极声形。 未尽寸心苦,已销双鬓青。 惧如临战阵,敬若在朝廷。 此是吾家事,儿曹要细听。 | 
| 坐久思行步,因而上野亭。 日兼梅雨落,山接稻田青。 何术销终讼,连朝役瘦形。 早知还走俗,不用学通经。 | 
|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仿佛时。 写字吟诗为润色,通经达道是镃基。 经纶亦可为余事,性命方能尽所为。 可谓一生男子事,尧夫非是爱吟诗。 | 
| 惠人须宰邑,为政贵通经。 却用清琴理,犹嫌薄俗听。 涨江晴渐渌,春峤烧还青。 若宿严陵濑,谁当是客星。 | 
| 夜雨深馆静,苦心黄卷前。 云阴留墨沼,萤影傍华编。 梦鸟富清藻,通经仍妙年。 何愁丹穴凤,不饮玉池泉。 | 
| 教子通经古所贤,安贫守道节尤坚。 当熊遣烈传家世,投烛诸郎慰眼前。 不待金花书诰命,忽惊玉树掩新阡。 凯风吹棘君休咏,我亦孤怀一泫然。 | 
| 小说纷纷皆有之,须凭实学是根基。 开天辟地通经史,博古明今历传奇。 藏蕴满怀风与月,吐谈万卷曲和诗。 辨论妖怪精灵话,分别神仙达士机。 涉案钥刀并铁骑,闺情云雨共偷期。 世间多少无穷事,历历从头说细微。 | 
| 夯担不担柴,通经不识字。 新州路上人,中书堂裹事。 三更月照东禅寺。 | 
| 炼金欧冶子,喷玉大宛儿。 符彩高无敌,聪明达所为。 梦兰他日应,折桂早年知。 烂漫通经术,光芒刷羽仪。 谢庭瞻不远,潘省会于斯。 倡和将雏曲,田翁号鹿皮。 | 
| 忆见君兄弟,相携谒侍郎。 通经滉早岁,落笔旧章。 试剧何轻锐,当官便激昂。 三年知力竭,大府觉才长。 知已未如格,归赀才满囊。 旧书还读否,师说近凄凉。 〈君以《三传》及第,今废此科。 〉 | 
| 老来夫妇喜如颠,遥举生朝白玉船。 多作时文充上赋,深持伪学继家傅。 九年伏枕吾何恨,五子通经汝更专。 嘉实送将知有意,且须成熟味方全。 | 
| 剩喜人从义理趋,却忧末羽堕浮虚。 未通经术先谈传,只送人言不识渠。 偶向檐头觅桃李,径从纸上索鸢鱼。 君今去主师儒席,后倦先传谨在初。 | 
| 通经闻大道,余事始为诗。 初或无人识,终须有己知。 真能深造否,孰谓晚成迟。 小袖朱弦手,何忧乏子期。 | 
| 屯田词,考功诗,白水之白锺此奇。 钩章棘句凌万象,逸兴高情俱一时。 耆卿骨朽士特死,涧谷错莫无晶辉。 后生俊秀何其寡,吾宗喜有莱孙者。 双瞳点漆面如水,一见使我心神写。 读书已通经,学赋已知律。 只今年十三,吐气成五色。 骊珠出海夜生光,突笴流弦追莫及。 人材有价谁能私,不妨乃翁聊誉儿。 囊中彩笔今付汝,往继二妙声名驰。 | 
| 爆竹声飞,屠苏香钿,华堂歌舞催春。 百年消息,经半已凌人。 念我功名冷落,又重是、一岁还新。 惊心事,安仁华鬓,年少已逡巡。 明知生似寄,何须苦苦,役慕蹄轮。 最难忘、通经好学沈沦。 况是读书万卷,辜负他、此志难伸。 从今去,灯窗勉进,云路岂无因。 | 
| 平昔知君兄弟名,籍随廉茂策通经。 已伤荆木一枝折,重过桐乡双泪零。 朝见鹡鴒诗思苦,夜听鸿雁睡魂醒。 近闻阮巷有才子,异日轩昂看拾青。 | 
| 徒传文屡变,未省学通经。 呈卷犹颜赤,持衡自眼青。 雕龙矜健笔,振鹭误充庭。 世道终何赖,难分楹与莛。 ¤ | 
| 侍帝金华讲,千龄道固稀。 位将贤士设,书共学徒归。 首命深燕隗,通经浅汉韦。 列筵荣赐食,送客愧儒衣。 贺燕窥檐下,迁莺入殿飞。 欲知朝野庆,文教日光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