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遗墨画难工,唯有王孙笔意同。 莫问吴宫与梁苑,一般草露覆秋虫。 |
吴兢史法蔡邕碑,每叹斯文尚在兹。 老夺故交堪痛惜,晚徵集序未遑为。 单传骨髓惟吾子,空呕心肝向阿谁。 道远束刍携不去,覆翻遗墨岂胜悲。 |
清弋江村外,工山右县边。 追游曾结社,许与更忘年。 郢斩无为质,牙琴有绝弦。 巾箱遗墨在,披阅一潸然。 |
晚岁闽江上,来从竹下贤。 肯为文字饮,时访祖师禅。 念旧藏遗墨,忘形出近编。 忍颂一卮酒,挥泪对新阡。 |
意有不可,束带之立弗与也。 事所当尽,杭苇之急弗雇也。 诗不云乎,駪駪征夫,每怀靡及。 览此遗墨,斯足以观君子之于役,而考古义于原显矣。 再拜什袭,噫吾何执。 |
汉有德公天下士,皇佑相国实其裔。 虽云出处有同异,今古庞宗开显晦。 我观清我励百世,未若太平以身致。 鹿门遗墨不可觊,聊宝此书贵行志。 |
贞观之德来万邦,浩如沧海吞河江,音容伧狞服奇庞。 横绝岭海逾涛泷,珍禽瑰产争牵扛,名王解辫却盖幢。 粉本遗墨开明窗,我喟而作心未降,魏征封伦恨不双。 |
去岁书来欲解麾,数行遗墨半倾欹。 斑衣不遂娱亲志,白发因吟哭子诗。 让枣犹如前日事,摘瓜空抱暮年悲。 情知衰泪无堪滴,原上寒笳苦死吹。 |
两张遗墨六亲悲,台下黄瓜摘渐稀。 用北辰阡殊不乱,似南柯梦复疑非。 向来岂有葡萄博,末后元无薏苡归。 七十残骸双秃鬓,可堪原上泪频挥。 |
枯梅一树半斜欹,绕匝行行欲咏诗。 忽觌季难遗墨在,西风吹泪满髯丝。 |
其温而惠,有青州救荒之意。 其劲而竦,有北庭抗议之勇。 其湍而直,有镇无百度之绩。 萃是三德,发为遗墨。 盖静而正者公之心,而用而变者公之迹。 端委缙绅,言孚意样。 我思若人,古社稷臣。 |
相如当日,曾奏凌云赋。 落笔纵横妙风雨。 记扬鞭辇路,同醉金明,穷胜赏,不管重城已暮。 旧游如梦觉,零落朋侪,遗墨淋漓尚如故。 况神洲北望,今已丘墟,伤白璧、久埋黄土。 但空似、灵光岿然存,怅朗月清风,更无玄度。 |
烟雨苕溪忆旧游,画图遗墨见风流。 不知黄鹤飞归后,又是山中几度秋? |
鲁公之节非一死,其谁碑之子曾子。 鲁公之德人未知,其谁堂这张紫微。 继公作郡五百载,登堂思公宛如在。 江南遗墨处处传,鲁公去作麻姑仙。 一杯相与借风月,但见云碧开池莲。 紫微声名今第一,归上鸾台应不日。 笑谈千里无兵戎,临川草木生春风。 他年道傍儿女说,不思鲁公思张公。 |
石磴云房隐涧阴,昔年清献此清吟。 凤池人物终难继,花县风流直到今。 三尺翠碑遗墨在,一林寒竹暮烟深。 平生景仰高名久,敢负它时直爱心。 |
诗题画里记相寻,白发萧萧别意深。 惆怅十年遗墨在,秋风暮雨故人心。 |
盟寻城下事方危,尚乐衰民益虏资。 绐楚进曾我纪信,交秦计卒坠张仪。 抗言玉铉呈何及,捐积琼林惜已迟。 劫火既灰遗墨在,小臣唯有泪沾颐。 |
遗墨固藏神,希圣非立我。 断后辄无前,实石即虚左。 品定赋纤洪,义明分勇懦。 端木语卫文,洙泗皆卿佐。 孔子叙夷齐,后进尚嵬琐。 从来一大事,几作鸿毛荷。 知非言所及,结网鱼受课。 谁持空空质,放纵无不可。 兹门小精庐,荒寂众万过。 欣余二三子,拙力守饥卧。 杨花安得揽,飞去天隅唾。 唯有露垂垂,满畦红药堕。 |
岁晚沧洲筑草堂,却将逢掖换轩裳。 市朝共叹凤高翥,世俗或疑麟不祥。 童子举扶犹忼慨,门人要絰各凄凉。 衰残无复相镌切,遗墨常留几案傍。 |
十载七来此,每嗟多异今。 池灰休辨劫,川月解明心。 遗墨悲苏倩,高情想遁林。 能闲常似旧,翘立水边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