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岫西南耸,东山小更珠。 形分闽岭秀,名自隐翁呼。 日映光浓淡,云深色有无。 须凭恕先手,画作远山图。 |
|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 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 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
| 千山万山闽中路,六尺枯藤两芒屦。 去岁梅花迎我来,今岁梅花送我去。 梅花岂解管送迎,白发胡为又南征。 天荒地老终无情,归去归兮老石屏。 |
| 自昔英豪忌苟同,此身易尽学难穷。 习为联绝真唐体,讲到玄虚有晋风。 蚁子尽云参妙喜,乞儿自许识荆公。 安知斯世无颜闽,到死浮沉里巷中。 |
| 蜀道闽山各有之,千林红绿任纷披。 杜诗息响难追和,蔡谱孤行欠补遗。 |
| 前日闽都旧长官,穷冬从此据征鞍。 牛头寺里千峰月,水口村边万石滩。 竹叶尽来堂少暖,荔枝无处地多寒。 明朝出境重回首,已约三山马上看。 |
| 讲堂寂寂夜鸣蛩,苦为儿曹课日功。 道体浑沦参太极,皋比冷落坐西风。 研硃点易露华白,剪烛谈经帐影红。 礼乐斯民开治教,闽中常衮蜀文翁。 |
| 已是吴门变姓名,后来谁更识先生。 一杯汉土丹墟在,万古闽山剑气横。 步入白云秋石瘦,坐分黄叶午风清。 逃奴不返松门静,隔水寒烟起暮城。 |
| 升山游罢到贤沙,松桧阴中一境赊。 自愧簪缨趋仕路,翻怜泉石属僧家。 寻穷越国真仙迹,见尽闽封好物华。 幸接凭熊拥千骑,红旌归去照残霞。 |
| 瓯闽佛法半生灭,江浙丛林日渐凋。 携手十年如一默,孰云生死不同条。 |
| 万籁无声月满山,看时容易入时难。 昔年闽有洪唐寨,争似云中者一关。 |
| 鲜日媚晴霭,泉石闽融融。 酒未醴於春,揖翠迎春风。 坐映珪璧秀,六合开情悰。 昔人袖全璞,傲睨追冥鸿。 里闾味前尘,慨慕滋无穷。 蓄蕴非一身,出处固异同。 |
| 南望闽浙北望淮,山水江东此郡佳。 眼有一尘辜眺览,腹无千古费安排。 剪刀锋快云裁句,练带溪长月系怀。 独见张侯富才思,不同余子醉金钗。 |
| 华顶峰头空侍者,家在全闽九峰下。 后山妙香今始闻,西江一口元非假。 可但枯木已阳艳,更喜淮碑仍续雅。 天风海雨会入诗,况近梅花欲盈把。 |
| 二年寄迹闽山寺,一笑翻然向浙江。 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 |
| 七闽天南陬,实惟文明方。 风气一以开,文治何其昌。 我思常公化,迪我真无疆。 开端固匪易,再造伊谁当。 |
| 不历闽山险,空云蜀道难。 有泉皆瀑布,无路不纡盘。 酒薄愁难破,诗成鼻为酸。 举头唯见日,何处是长安。 |
| 春色欲来时,先散满天风雪。 坐使七闽松竹,变珠幢玉节。 中原佳气郁葱葱,河山壮宫阕。 丞相功成千载,映黄流清彻。 |
| 占尽灵乌顾尽云,君恩宽大放归闽。 一区二顷生缘薄,万绪千条素发新。 铁马即今徵战士,金鸡何日赦累臣。 殷勤说向西飞雁,多谢交游与吏民。 |
| 利域名途较少多,人生那用学灯蛾。 如君甘作长贫士,视古宁惭独行科。 可罗时烦意宠顾,鸢尝跕处重经过。 扁舟又指闽山隐,奈此苍凉别意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