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苗馀古地,五稼满秋田。 来问周公税,归输汉俸钱。 江城寒背日,湓水暮连天。 南楚凋残后,疲民赖尔怜。 |
| 泷水天际来,鼻山地中坼。 盘涡几十处,叠溜皆千尺。 直写卷沈沙,惊翻冲绝壁。 淙淙振崖谷,汹汹竟朝夕。 人语不自闻,日光乱相射。 舣舟始摇漾,举棹旋奔激。 既下同建瓴,半空方避石。 前危苦未尽,后险何其迫。 倏闪疾风雷,苍皇荡魂魄。 因随伏流出,忽与跳波隔。 远想欲回轩,岂兹还泛鹢。 云涯多候馆,努力勤登历。 |
| 十家生聚发无聊,鸡犬惊惶避使轺。 昔日青苗犹出镪,如今表纸作青苗。 |
| 石磴梯山一里高,荒烟源处税渔樵。 官粗事冷人应笑,免对青苗强折腰。 |
| 探得松苓足养身,仙家留稻仓囷。 岂知山下人辛苦,五月青苗已糶新。 |
| 三间书屋年年在,一点禅灯夜夜明。 门外青苗浑不见,半山松竹自秋声。 |
| 家住耒江边,门前碧水连。 小舟胜养马,大罟当耕田。 保甲元无籍,青苗不著钱。 桃源在何处,此地有神仙。 |
| 不肯弹冠起,俄从折简招。 虽然舐丹药,未免悔青苗。 |
| 遗像巍然占古祠,区区土偶亦冠緌。 无言似想青苗策,面目犹如执拗时。 |
| 蹇驴挟策一苍头,罢相归来隐寂寥。 看到半山三不足,依然野水漫青苗。 |
| 五月憩孤村,幽情夐不群。 鹭飞天上雪,鸥渡渚中云。 翠麦刚才刈,青苗又复芸。 浮生行乐耳,世事不须论。 |
| 力引豺狼噬九州,獾郎于世果何仇。 青苗法令初为崇,玉斧封疆半已休。 绍圣南行多不返,靖康北狞欲谁尤。 儿时曾读前朝史,几夜寒灯见泪流。 |
| 一树秋风啼老乌,钟山猿鹤近何如。 六经不载青苗法,不识当时读甚书。 |
| 海近朝曦赫,山明宿雾消。 紫云萦碧落,白鹭点青苗。 避暑轩亭爽,凭虚眼界遥。 时来一登眺,初不待招邀。 |
| 幽蓟称岩甸,重襟亦在斯。 尚纡南顾策,数费北门师。 霜瘁青苗尽,秋深赤羽驰。 谁能如贾谊,流涕向明时。 |
| 才出阊门望虎邱,马行冲雨上扁舟。 绿杨碧草沿溪岸,白水青苗满稻畴。 云雾黯然方润溽,山林蕞尔自清幽。 吴王邱墓分无所,英气犹依剑石留。 |
| 税得隣东地一方,旋栽黄鞠等重阳。 春晨摘落青苗叶,挼作秋花气味香。 |
| 春来耕田遍沙碛,老稚欣欣种禾麦。 麦苗渐长天苦晴,土干确确锄不得。 新禾未熟飞蝗至,青苗食尽馀枯茎。 捕蝗归来守空屋,囊无寸帛瓶无粟。 十月移屯来向城,官教去伐南山木。 驱牛驾车入山去,霜重草枯牛冻死。 艰辛历尽谁得知,望断天南泪如雨。 |
| 方寸忧勤匝四封,兵厨不爨鲜懽悰。 青苗暂阁农加额,朱表亲题帝动客。 便着蓑衣驾秧马,莫投铁简起湫龙。 邦人唤作张侯雨,三日油云泼墨浓。 |
| 眼待稻花看,青苗浸急湍。 万家应恸哭,五月更恒寒。 政尔千仓足,犹云一饭难。 凶灾忽如此,容易便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