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家生聚发无聊,鸡犬惊惶避使轺。 昔日青苗犹出镪,如今表纸作青苗。 |
| 石磴梯山一里高,荒烟源处税渔樵。 官粗事冷人应笑,免对青苗强折腰。 |
| 探得松苓足养身,仙家留稻仓囷。 岂知山下人辛苦,五月青苗已糶新。 |
| 三间书屋年年在,一点禅灯夜夜明。 门外青苗浑不见,半山松竹自秋声。 |
| 家住耒江边,门前碧水连。 小舟胜养马,大罟当耕田。 保甲元无籍,青苗不著钱。 桃源在何处,此地有神仙。 |
| 不肯弹冠起,俄从折简招。 虽然舐丹药,未免悔青苗。 |
| 遗像巍然占古祠,区区土偶亦冠緌。 无言似想青苗策,面目犹如执拗时。 |
| 蹇驴挟策一苍头,罢相归来隐寂寥。 看到半山三不足,依然野水漫青苗。 |
| 五月憩孤村,幽情夐不群。 鹭飞天上雪,鸥渡渚中云。 翠麦刚才刈,青苗又复芸。 浮生行乐耳,世事不须论。 |
| 力引豺狼噬九州,獾郎于世果何仇。 青苗法令初为崇,玉斧封疆半已休。 绍圣南行多不返,靖康北狞欲谁尤。 儿时曾读前朝史,几夜寒灯见泪流。 |
| 一树秋风啼老乌,钟山猿鹤近何如。 六经不载青苗法,不识当时读甚书。 |
| 海近朝曦赫,山明宿雾消。 紫云萦碧落,白鹭点青苗。 避暑轩亭爽,凭虚眼界遥。 时来一登眺,初不待招邀。 |
| 才出阊门望虎邱,马行冲雨上扁舟。 绿杨碧草沿溪岸,白水青苗满稻畴。 云雾黯然方润溽,山林蕞尔自清幽。 吴王邱墓分无所,英气犹依剑石留。 |
| 税得隣东地一方,旋栽黄鞠等重阳。 春晨摘落青苗叶,挼作秋花气味香。 |
| 方寸忧勤匝四封,兵厨不爨鲜懽悰。 青苗暂阁农加额,朱表亲题帝动客。 便着蓑衣驾秧马,莫投铁简起湫龙。 邦人唤作张侯雨,三日油云泼墨浓。 |
| 眼待稻花看,青苗浸急湍。 万家应恸哭,五月更恒寒。 政尔千仓足,犹云一饭难。 凶灾忽如此,容易便平安。 |
| 田间四五月,此景看来稀。 翼翼青苗上,双双白鸟飞。 茅茨林下住,簑笠雨中归。 拍岸瓜藤水,不须忧岁饥。 |
| ...高萧相国。 洗光日毂上天衢,海宇竦瞻如立鹤。 定储不用招四老,知公狐鼠视产禄。 青苗一疏更奇伟,时宰喙硬心愧服。 当时元老不在廷,中外知非宗杜福。 至今荒棘没铜驼,志士泪尽以血续。 故祠金貂色已暗,英风可扫炎海酷。 尚想乔岳初降灵,风采龙文照山麓。 闻孙来补翁祖处,玉题绣井新前躅。 落成举杯文字饮,高台何必糟丘筑。 百年往事... |
| ...嗟半山学,不识濂溪周。 远取湖学意,粗迹穷雕锼。 边防与水利,讲诸萤案头。 是致青苗法,规摹国师刘。 汲汲淬事功,方寸俱缪悠。 尧舜不牧羊,羿射奡盪舟。 农圃有弗如,问陈有弗酬。 国定一正君,此道轲传丘。 茂叔二程张,獾朗疾如仇。 永乐西事败,谈兵兹可羞。 陵夷至宣靖,地下噬脐不。 |
| ...肯鸣庭除。 檐声尚难滴,况望浮沟渠。 滂沱靡后继,霹雳空先驱。 山田半未莳,莳早青苗枯。 切虑旱势迫,莫办暑气甦。 去风当此际,浙乡渺为湖。 穷冬六十日,所至雪塞途。 无乃天力韵,有如酒家垆。 瓮盎夙倾倒,遂绝来者沽。 或谓帝有赫,岂忍氓毕屠。 久蓄必大泄,勿遽宜少须。 邻寺钟鼓晦,顿与常时殊。 果即骤倾注,屋漏衣巾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