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关于明朝「风俗」的诗词
  • 1
    [明]

    《答大明高皇帝问日本风俗(洪武十二年)》

    国比中原国,人同上古人。
    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
    银瓮篘新酒,金刀鲙锦鳞。
    年年二三月,桃李一般春。
  • 2
    [明]

    《赵州怀古》

    千秋霸业消沈尽,风俗犹传赵武灵。
    市上美人挥锦瑟,场中侠客舞青萍。
    雁门北去通沙碛,鸟道西来入井陉。
    欲向平原访公子,萧萧宾馆户长扃。
  • 3
    [明]

    《桂林风谣二首》

    徭粮难猝辨,村老未全驯。
    风俗传鸡卜,春秋祀马人。
    法依山例峻,歌叠浪花新。
    懒妇田间过,忙将织作陈。
  • 4
    [明]

    《元宫词(一百三首)》

    上都楼阁霭云烟,风俗从来朔漠天。
    自是胡儿无禁忌,满宫嫔御唱银钱。
  • 5
    [明]

    《元宫词(一百三首)》

    月宫小殿赏中秋,玉宇银蟾素色浮。
    官里犹思旧风俗,鹧鸪长笛序《梁州》。
  • 6
    [明]

    《腾阳元夕》

    殊方节序漫相亲,又见春灯照眼新。
    秦苑烟花三辅梦,梁州风俗隔年身。
    千门宛转迎华月,九陌逶迤起暗尘。
    淮海路迷何所处,孤城深锁独愁人。
  • 7
    [明]

    《东郊田园(四首)》

    出门见青山,幽意日潇洒。
    修竹绕舍东,流水在田下。
    衣冠不须着,犁锄亦时把。
    日与山翁游,礼貌乐疏野。
    风俗重时令,相邀作乡社。
    浊醪满浮蚁,蛙鱼剖新鲊。
    交酬各酩酊,至乐绝无假。
    长笑宇宙间,谁是忘形者。
    ¤
  • 8
    [明]

    《冬至日泊舟戈溪》

    日薄云阴雪在山,野寒溪静客舟还。
    乾坤簸荡逾三载,风俗乖张似百蛮。
    废井衰芜霜后白,空村乔木晓余殷。
    独怜节序逢冬至,不得安栖学闭关。
  • 9
    [明]

    《太原道中书事二首》

    不断峰峦色,何由见晋阳。
    傍山兔三穴,入地鼠千仓。
    项为泉奔癭,牙因枣熟黄。
    吴儿莫相笑,风俗古陶唐。
  • 10
    [明]

    《采菱图》

    苕溪秋高水初落,菱花已老菱生角。
    红裙绿髻谁家人,小艇如梭不停泊。
    三三两两共采菱,纤纤十指寒如冰。
    不怕指寒并刺损,只恐归家无斗升。
    湖州人家风俗美,男解耕田女丝枲。
    采菱郎是采桑人,又与家中助生理。
    落日青山敛暮烟,湖波十里镜中天。
    清歌一曲循归路,不似耶溪唱采莲。
  • 11
    [明]

    《暮春送陈郎中出守醉李》

    出幕方为郡,行车动画轮。
    图书归省吏,风俗问州人。
    塘水龙鳞细,城槐兔目新。
    莫言花已尽,君到自阳春。
  • 12
    [明]

    《永昌书事寄京中诸友》

    略说南方试静听,侏亻离风俗尽堪惊。
    花间蛩语春风暖,树上蛙鸣夜雨晴。
    孤岭忽从天外出,瘴云时向水边生。
    妖姬妆罢迎人笑,古帽长衫画不成。
  • 13
    [明]

    《入沛》

    ...遍草色,游子入沛乡。
    如何缅兹土,能令心慨慷。
    道逢守津吏,问客来何方。
    一为陈风俗,三叹久徬徨。
    前者贰尹家,会客具酒浆。
    遣吏出市物,吏私入己囊。
    尹讯卑以纾,吏言伉以张。
    回身赴入河,尹慑亲扶将。
    矫矫鸷悍气,重忿复轻亡。
    由来英雄气,傥荡出芒砀。
    予听此言立,侧想《大风》章。
    抚剑一为歌,春宇无精光。
    原野厉长飙,...
  • 14
    [明]

    《始家湖上寄城中诸友》

    负郭无绪业,因家濠湖濆。
    扁舟归草堂,东溪生夏云。
    居然满幽致,得与木石群。
    兹地风俗厚,所事不尚文。
    童年已樵采,壮者俱耕耘。
    予怀太古风,出门日。
    税地给家食,借书广前闻。
    野趣足心目,水流涤炎氛。
    群山映五柳,空翠常氤氲。
    隐居以求志,殷勤谢诸君。
  • 15
    [明]

    《清明舟中》

    清明寒食山头哭,到处犹传旧风俗。
    无家自愧百年身,有情共伤千里目。
    汉阳渡口柳依依,江风作花雪打衣。
    经旬始过道士洑,五日未离黄鹤矶。
    吴王庙前乌衔肉,又搅崩江作银屋。
    叉鱼艇子不敢行,昼傍官船愁水宿。
    春光忽开三月三,红桃写镜江拖蓝。
    烟花才下两孤北,松楸正在九华南。
    蟂矶亭亭落日孤,春原尽处是芜湖。
    青烟白道人归去,纸钱...
  • 16
    [明]

    《姚性存将归鹤沙以诗见别次韵》

    十年避地谁知我,此日看君自可人。
    空谷正思驹皎皎,清溪还度石磷磷。
    韩公住处皆荒服,区册归时及早春。
    闻道沙边风俗好,老夫东望欲为邻。
  • 17
    [明]

    《石鼓歌》

    ...尤数。
    我思古人不可见,健笔雄词两超卓。
    宣王谟烈继成康,况有文章存古朴。
    是时风俗盖浑灏,其臣拜诵俱坚确。
    勒功太庙告中兴,讲武岐阳犹猎较。
    于时旋凯奏綍歌,于时扬言播声乐。
    灵祇地不爱图书,列石天然谢雕琢。
    垂垂股折屋漏痕,隐隐昏星露芒角。
    初如淮徐振师旅,壮士当场鸣剑槊。
    又如申甫端冠绅,摈相联阶舞于箾。
    年深岁长世运...
  • 18
    [明]

    《端午赐黄金艾叶银书灵符等物岁以为常》

    芙蓉阙下玉书宣,午日恩颁侍从前。
    宝叶光分仙岛月,灵符香缀御炉烟。
    岁时旧自荆人记,风俗曾经汉史传。
    闻道宸游临太液,龙舟凤管画楼边。
  • 19
    [明]

    《送吴知府之官雷州》

    ...。
    牵牛花开暗蛮浦,雨后怒泷如瀑布。
    生黎寨口瘴茅青,百尺黄蛇昼当路。
    此邦稍觉风俗殊,地无异产民凋疏。
    况复兵余少耕凿,抚字欲待重昭苏。
    我歌《折杨柳》,送君莫踟蹰。
    <
  • 20
    [明]

    《送张企翱之广东提学》

    天语遥将度岭南,一方师表羡君堪。
    潜回风俗观新政,乐育英才副昔谈。
    爱护襟期同郑老,能诗标格近罗含。
    少年科第曾谁负,大好文章每自惭。
    好士一生心耿耿,阅人多中目耽耽。
    芹宫会讲晨留榻,柏府程书晚驻骖。
    道路漫从泷吏问,姓名先得峒民谙。
    蛮音啁哳初难辩,海味珍奇素所甘。
    画鼓发船驯巨鳄,青衿拥座听春蚕。
    文身俗在能无教,可语...
相关字典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