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昔与微之在朝日,同蓄休退之心。迨今十年,》 稍无骨肉累,粗有渔樵资。

稍无骨肉累,粗有渔樵资。

意思:比较无骨肉累,粗有渔樵资。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昔与微之在朝日,同蓄休退之心。迨今十年,》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友人的一首言辞恳切的赠诗。诗中叙述了彼此在盛世为官,朝夕相处的情谊,也流露了对现实政治的愤懑不平,并表示到了年老体衰时,将携手于林泉之间。 首段写同在盛世为官,述及二人同赴朝廷,同在宫门之下侍候皇帝,描写宫廷的庄严景象。 二、三段写世事无常,官场险恶,劝友人及早辞官,归隐林泉。诗人以“纷纷无退者”说明官场上的争斗是何等的激烈,劝友人及早抽身。诗人对现实世态的愤懑不平,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都表现得极为感人。 四段写各自流落他乡,疾病缠身,头发牙齿已衰,将不能躬亲农事之事。诗人以自述的方式说明自己不能如约前往林泉隐居,只好将归期推至“待君女嫁后,及我官满时”。 最后两句写如果能摆脱一些世事的牵挂,生活也能自理的话,就一起来往林泉之间吧!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约一同归隐的愿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深厚,表现了作者与友人间的深情厚谊,同时也对现实政治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与反思。诗中的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优秀的赠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往子为御史,伊余忝拾遗。
皆逢盛明代,俱登清近司。
予系玉为佩,子曳绣为衣。
从容香烟下,同侍白玉墀。
朝见宠者辱,暮见安者危。
纷纷无退者,相顾令人悲。
宦情君早厌,世事我深知。
常于荣显日,已约林泉期。
况今各流落,身病齿发衰。
不作卧云计,携手欲何之。
待君女嫁后,及我官满时。
稍无骨肉累,粗有渔樵资。
岁晚青山路,白首期同归。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渔樵

    引用解释

    1.打鱼砍柴。 唐 高适 《封丘县》诗:“我本渔樵 孟诸 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宋 苏轼 《前赤壁赋》:“况吾与子渔樵於 江 渚之上,侣鱼鰕而友麋鹿。”

    2.渔人和樵夫。 唐 王维 《桃源行》:“平明閭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宋 范成大 《携家石湖赏拒霜》诗:“渔樵引入新花坞,儿女扶登小锦城。” 清 顾光旭 《弓

  • 骨肉

    读音:gǔ ròu

    繁体字:骨肉

    英语:(n) flesh and blood; blood relation; kin

    意思:
     1.指身体。
      ▶《礼记•檀弓下》:“骨肉归复于土,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