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吴江》 舟子鱼羹分宰相,路人麦饭进官家。

舟子鱼羹分宰相,路人麦饭进官家。

意思:船夫鱼汤分宰相,路人麦饭进官家。

出自作者[宋]汪元量的《吴江》

全文创作背景

宋代诗人汪元量的《吴江》一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和当时的历史环境以及作者的个人经历有关。这首诗是在南宋朝廷偏安江南,国家风雨飘摇,以及作者自己身世浮沉,漂泊无依的背景下创作的。具体来说,当时金兵入侵,南宋朝廷节节败退,不得已而南迁。在这个过程中,汪元量作为宫廷琴师,也随朝廷南迁,一路上目睹了山河破碎,人民流离失所的场景,心中充满了忧愤。因此,当他来到吴江时,看到江水浩渺,波涛汹涌,不禁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个人身世的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吴江潮水化虫沙,两岸垂杨噪乱鸦。
舟子鱼羹分宰相,路人麦饭进官家。
莫思后事悲前事,且向天涯到海涯。
回首尚怜西去路,临平山下有荷花。
作者介绍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得元世祖许可,出家为道士,离开大都还江南,暗中结交抗元志士,在浙、赣一带鼓动反元,图谋恢复宋室江山。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谢翱曾作《续操琴·哀江南》,歌颂其抗元活动。晚年退居杭州,为道士以终。

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去国之苦而作,在后世有“宋亡之诗史”之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论道:“其诗多慷慨悲歌,有故宫离黍之感,于宋末之事,皆可据以征信。”有《湖山类稿》五卷、《水云集》一卷传世。

关键词解释

  • 舟子

    读音:zhōu zǐ

    繁体字:舟子

    短语:船东 船老大 船工

    英语:boatman

    意思:船夫。
      ▶《诗•邶风•匏有苦叶》:“招招舟子,人涉卬否。”
      

  • 麦饭

    读音:mài fàn

    繁体字:麥飯

    意思:(麦饭,麦饭)

     1.磨碎的麦煮成的饭。
      ▶《急就篇》卷二:“饼饵麦饭甘豆羹。”
      ▶颜师古注:“麦饭,磨麦合皮而炊之也;甘豆羹,以洮米泔和小豆而煮之也

  • 官家

    读音:guān jiā

    繁体字:官家

    英语:government authorities

    意思:
     1.旧时对皇帝的称唿。
      ▶《晋书•石季龙载记上》:“官家难称,吾欲行冒顿之事,卿从我

  • 鱼羹

    引用解释

    鱼做的糊状食物。《南齐书·孝义传·乐颐》:“吏部郎 庾杲之 甞往候, 颐 为设食,枯鱼菜菹而已。 杲之 曰:‘我不能食此。’母闻之,自出常膳鱼羹数种。” 前蜀 李珣 《渔歌子》词之二:“水为乡,蓬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 徐珂 《清稗类钞·饮食·鱼羹》:“鱼羹亦有块、整之别:整鱼以白腮鱸鱼为上品,其次鯽鱼;块鱼以青鱼为上品,其次鲤鱼。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