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短书歌》 骨肉萍蓬各天末,十度附书九不达。

骨肉萍蓬各天末,十度附书九不达。

意思:骨肉萍蓬各天末,十度附书九不达。

出自作者[唐]李群玉的《寄短书歌》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离别与思念的诗,诗中描绘了骨肉分离、书信难达的痛苦,以及在茫茫江湖中独自漂泊的孤独。 首联“骨肉萍蓬各天末,十度附书九不达。”使用水上漂泊的萍蓬转瞬即分的比喻,来形容骨肉分离的无奈。诗人多次寄书不达,表达了亲人之间的距离之远,联系之难。 颔联“孤台冷眼无来人,楚水秦天莽空阔。”在孤岛上,诗人感到无人理解自己,而放眼望去,楚水秦天的辽阔中,只有自己孤独的身影。 颈联“翔雁横秋过洞庭,西风落日浪峥嵘。”诗人看到飞翔的雁群掠过洞庭湖,西风残照,波浪峥嵘,心中涌起无尽的思乡之情。 尾联“三年音信凝颦外,一曲哀歌白发生。”诗人三年来一直未能得到亲人的消息,只能哀歌度日,白发渐生。 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通过描绘孤寂的场景和无尽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坚韧和顽强,即使面临困境,也要坚持下去。整首诗的意境深远,读来令人感同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骨肉萍蓬各天末,十度附书九不达。
孤台冷眼无来人,楚水秦天莽空阔。
翔雁横秋过洞庭,西风落日浪峥嵘。
三年音信凝颦外,一曲哀歌白发生。
作者介绍
李群玉,唐代澧州人,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上而止”,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关键词解释

  • 萍蓬

    读音:píng péng

    繁体字:萍蓬

    英语:wander without a fixed dwelling

    意思:萍浮蓬飘。喻行踪转徙无定。
      ▶唐·杜甫《将别巫峡赠南卿兄瀼西果园四十亩》诗:

  • 骨肉

    读音:gǔ ròu

    繁体字:骨肉

    英语:(n) flesh and blood; blood relation; kin

    意思:
     1.指身体。
      ▶《礼记•檀弓下》:“骨肉归复于土,命

  • 不达

    读音:bù dá

    繁体字:不達

    意思:(不达,不达)

     1.不明白;不通达。
      ▶《尹文子•大道下》:“贫则怨人,贼则怨时……是不达之过,虽君子之邮,亦君子之恕也。”
      ▶《汉书•元帝纪》:“且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