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尊老

1.尊老孝亲的古诗

慈母爱子,非为报也。一汉 刘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一《劝孝歌》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一《劝孝歌》 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一《劝孝歌》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一《劝孝歌》 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一《劝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一《劝孝歌》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一《小儿语》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一唐 韩愈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唐 孟郊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一《诗经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一《诗经》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一唐 韩愈

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一唐 王建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一《诗经》

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一宋 吕公著

供参考。

2.关于敬老的诗词

1、《游子吟》——唐代孟郊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2、《孟子·梁惠王上》——战国孟轲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文: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3、《孝经·三才》——春秋孔子弟子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译文:孝道犹如天上日月星辰的运行,地上万物的自然生长,天经地义,是人类最为根本首要的品行。

4、《论语·里仁》——春秋孔子弟子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译文:父母的年纪,不能不时时记在心里。

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5、《孟子·梁惠王上》——战国孟轲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文: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教给他们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

3.关于敬老的诗词

1、《游子吟》——唐代孟郊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2、《孟子·梁惠王上》——战国孟轲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文: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3、《孝经·三才》——春秋孔子弟子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译文:孝道犹如天上日月星辰的运行,地上万物的自然生长,天经地义,是人类最为根本首要的品行。

4、《论语·里仁》——春秋孔子弟子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译文:父母的年纪,不能不时时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5、《孟子·梁惠王上》——战国孟轲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文: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教给他们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

4.有没有关于敬老的诗歌,速度,急用啊,有的发点

《纸船》 作者: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 和悲哀归去。

永恒的妈妈 当第一次睁开初生的双眸 最先看到的是人母的无比圣洁 慈爱的睇视和欣喜的泪流—— 眼睛一眨不眨,仔细的盯着你 你朦胧无知的心本能地律动 却无法表述亲情只一阵四肢乱舞 急得你——忍不住大声啼哭 经过多少个日日夜夜的抚育 终于坐直子你小小的身躯 在调整了情商和智商之后 决不等待,径直喊出了生命中 最珍宝的第一声——妈妈 这是最感人的原始蕴蓄 无论世界上流韵着多少种语言 只有这一声呼喊绝对的相同 没有什么乐音,没有什么诗歌 能比这一声更动人 母爱 文 / 诗涯 发黄的灯光,流露着几分单薄,如同一缕残风 ??屋檐上的蜘蛛,牵着一丝白线,在编织着生活的幸福 ??黑夜在外面,慢慢地向万家灯火,伸手 ??万籁俱寂,几次低沉的狗吠声,悠悠然 ??一堆番薯藤,两个箩筐,母亲的一双膝盖 ?? ??“你的窗棂关好了吗?今夜可能会下大雨。 ” ??“这么大的人啦,还趴着睡,拿着,这里还有张被子,电视说今晚变冷。”

??梦中多次被这几番话惊醒,挂在窗前的风铃 ??在静静地,凝望着正空中的弯月,如一阵微风轻吻麦浪 ??母亲的双手,还在捋着番薯叶 ??轻轻地,生怕吓走我们的梦 ?? ??“妈,我想回学校了。 ” ??“广州真的这么好吗?难道就不能多吃几天家里的饭菜吗?” ??她深邃的双眸,隐隐地闪烁着某些东西 ??我读得懂 ??再多离家的缘由,都被深深地咽了下去 ?? ??“妈,不用送了啦,雨天路滑。

” ??“好,好,不送啦,乘车时多加小心,到校后记得打电回。” ??泥泞的小路,在脚下静静地延伸 ??泪水模糊了双眼,回首时,也模糊了母亲伫立的身影 ??一滴温暖的血,滴在心湖上,染红了我的理想 ?? ??“在外面住得惯,吃得好吗?” ??曾被母亲问了千万次的话,没有任何的褪色 ??如皑皑万里白雪 ??一棵树,守侯在菁菁河边上 ?? ??母亲的生命里 ??孩子永远都那么的幼小 外一首: 人生最美桑榆晚, 最是夕阳红满天。

幼时苦读寒窗下, 青年勤奋盼梦圆。 中年努力干事业, 老迈乐享天之年。

唯愿身心皆康健, 暮年人生比蜜甜。 另一首: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5.关于尊老爱幼的诗句有哪些

1.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译文:慈爱的母亲用手中的丝线,为游子缝制身上的衣服。游子通常是指远走他乡的孩子,不管年龄大小,儿女在母亲的眼中永远都是孩子。

2.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3. 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上》

赏析:要一个人把 泰山夹在胳膊下跳过 渤海,这人告诉人说:‘我做不到。’这是真的做不到。要一个人为老年人揉揉胳膊这人告诉人说:‘我做不到。’这是不愿意做,而不是做不到。大王您没有做到用道德来统一天下,不是属于把 泰山夹在胳膊下跳过渤海的一类,而是属于为老年人揉揉 胳膊的一类。 尊敬自己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

4.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译文:谁能说像萱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5.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近代)鲁迅《答客诮》

赏析:这首诗,不仅是鲁迅回答别人对他爱孩子的讥讽,表现他对孩子深厚的感情,而且应该看做鲁迅对革命后代的殷切期望。“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正是希望革命后代也能如自己那样勇猛,那样“兴风狂啸”,像一只小老虎。

6.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 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意思是,年轻人知道敬老,都来代劳了。

7.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战国)孔子《孝经•三才》

译文:孝道犹如天上日月星辰的运行,地上万物的自然生长,天经地义,是人类最为根本首要的品行。尽孝是为人子女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判断一个人本性善恶的最基本一个品行。

8. 子孝父心宽。——(明朝)冯梦龙《名贤集》

译文:儿子孝顺,老爸才能心宽。

9. 陈遗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收焦饭,归以遗母。——(南北朝)刘义庆《陈遗至孝》

译文:陈遗极孝顺。他母亲喜欢吃锅底的焦饭。陈遗担任主簿时,总是收拾好一个口袋,每次煮饭,就把锅底的焦饭(锅巴)储存起来,等到回到家里,就带给母亲。

10.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先秦)左丘明《郑伯克段于鄢》

译文:君子说:“颍考叔是位真正的孝子,他不仅孝顺自己的母亲,而且把这种孝心推广到郑伯身上。《诗经·大雅·既醉》篇说:“孝子不断地推行孝道,永远能感化你的同类。”大概就是对颍考叔这类纯孝而说的吧?”

6.孝亲敬老的古诗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长幼有序。

——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

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孟子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

——《吕氏春秋》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庄子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

——《孝经·圣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

——挚虞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 内睦者,家道昌。——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苏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

——陈宏谋 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

——周秉清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老舍 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

——费孝通 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 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古罗马)维吉尔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法)雨果 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 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

——(法)拉法格 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

——(英)培根 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苏联)高尔基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高尔基 一个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倾倒了一座博物馆。——高尔基 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

——(法)司汤达 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他们当作最好的朋友。

——(英)狄更斯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萨克雷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

——(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美)马克·吐温 共产主义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它也表现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

——(前苏联)马雅可夫斯基 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英国)莎士比亚 仁爱和打人都先自家中开始。

——鲍蒙特和弗莱彻 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 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

——(美国)罗素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慈善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罗素 家庭的基础无疑是父母对其新生儿女具有特殊的情感。

——罗素 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着的情感更为神圣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光焰照耀、温暖着凝聚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马克思 智慧之子使父亲欢乐,愚昧之子使母亲蒙羞。——所罗门 尊重他人的、有责任感的孩子,产生于爱和管教适当结合的家庭中。

——詹姆斯·多伯森 母羊要是听不见她自己小羊的啼声,她决不会回答一头小牛的叫喊。——莎士比亚 黄昏,你把清晨驱散的一切收集回来;。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