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体的诗歌

1.诗歌体材

古典诗歌的种类:按体裁分,有古体诗(包括乐府歌行)和近体诗(或称今体诗)。

唐人把前代所产生的诗体称为古体诗,把唐代所产生的新诗体系称为近(今)体诗。 如按每句言数(一字为一言)分,则有五言、七言和杂言诗。

把言数同体裁结合起来划分,则又有五言古体,七言古体;五言近体,七言近体。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两种,即五言律诗,七言律师;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七律 长征》从它的题目 已经容易判断了 就是近体诗中的七言律诗 第二个 是词 而不是诗 词的词牌决定了体裁。例如你问的“清平乐”就是这首词的词牌,或者叫词调名。

词调根据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清人毛先舒《填词名解》规定“58字以内为小令,59到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王力先生在《汉语诗律学》“62字以内为小令,63字以外为慢词” 词调又因为分段的关系,还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的区别。

词的一段叫做片或阕。不分段的词叫单调,分上下片的为双调,分三段、分四段,以此类推。

那么辛弃疾的《清平乐 村居》就应该是 双调四十六字的小令。

2.含有体字的古诗

六言诗十首 其十

【朝代】魏晋【作者】嵇康

嗟古贤原宪。弃背膏粱朱颜。乐此屡空饥寒。形陋体逸心宽。得志一世无患。

赠刘琨诗二十首 十

【朝代】魏晋【作者】卢谌

昔在暇日,妙寻通理。

尤彼意气,狭是节士。

情以体生,感以情起。

趣舍同要,穷达斯已。

赠安成诗

【朝代】南北朝【作者】谢灵运

时文前代,徽猷系从。

于迈吾子,诞俊华宗。

明发迪吉,因心体聪。

微言是赏,斯文以崇。

赠逸民诗 二

【朝代】南北朝【作者】萧衍

我闻在昔,有古天子。

蚵华骈圣,周昌多士。

缉熙朝野,体邦经始。

3.新体诗歌的格式

1、新古诗:它具有中国古诗的风格,句末押韵而不讲平仄。

而在言式与句式等方面,都是多样化的。 在言式方面,有:三言诗;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等。

五言与七言的新古诗的诗例较多,这里不再介绍。以下着重介绍四言诗与杂言诗。

四言诗是中国诗歌最早的形式。诗经的三百篇,主要就是四言诗。

四言诗虽然在后来的诗词发展中,所占比例极小。但是四言诗具有一种庄重古朴的特殊韵味,即使到当代,仍然没有失去它的生命力。

《绿野》第六期中,冷继民的《忆东山》就是一首写得较好的当代四言诗。现摘录它的最后几句。

东山东山,魂萦梦牵。念我故友,情意万千。

岁月蹉跎,皓首相见。求乎至善,致以永远。

杂言诗,古代就有。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一首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九言互相参杂的著名的杂言诗。

但是在中国诗后来的发展中,杂言诗很少见。新体古诗中,杂言诗可能是一种很重要的形式。

因为它的形式可以有无穷之多,最善于表达当代丰富多彩的生活。 下面是《绿野》第六期中,蔡尧国写的一首反应当代生活的杂言诗,《有感择校费又涨》(首段): 望子登龙,拼老命,择所名校去读。

想进我门?拿钱来!惟有倾囊而出。去年一万,今年两万,心中要有数。

仰天长叹,何必愤世嫉俗? 这首短短的诗中,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 有一些是对五言诗或七言诗稍加变化的杂言诗。

如马誉方的《歌唱长江》: (一)长江水、水流长,/江水长流情意长。/源头直上凌宵汉,/奔腾东流太平洋。

又如高亮之的《狼山》:巍巍狼山长江东,/穿云金塔黄海角。/绿雨洒,红更艳。

/极目四望山川娇。 我们希望在今后的新体古诗的发展中,创作出多种形式的杂言诗。

有一些杂言诗的形式,如果为更多的人所喜爱,有可能形成一些固定形式的诗歌体裁。(如下面将要介绍的汉俳)。

新体古诗在句式方面,也是多样化的。当然,四句式的新绝句可能仍是最常见的一种。

范光陵的新古诗,一般都是这种体裁。但是新古诗的体裁并不限于这一种。

新古诗可以是五句式、六句式、八句式、十句式,或几十句的“多句式”。 《绿野》第六期中,姚宏禄的《苍洱吟》就是一首共六十二句的多句式的新体古诗。

这首诗由于是多句式,有可能写得风光气象万千,景色琳琅满目。 当然古代的古体诗中多句式的数量也较多。

但是作为新体古诗,押韵不需要像古体诗那么严格,使用的语言,所表达的思想,都与古体诗迥然不同。 2、新词:它具有中国词的风格,但是它不严格遵循古词的格律。

它可以是自创的新词,也可以借用古代已有的词的形式。在后一种情况时,由于平仄格律不同,在题目中不必表明词牌,或者表明是对某词牌的“借用”或“仿作”。

自创新词,如绿野诗刊第五期郑颖的《忆山乡—水港》。其前半段是: 红叶飞舞菊花黄,二九登水港。

青山竹海迎我来,疑是入梦乡。石屋错落数十间,横跨小溪上。

满桌菜肴迎远客,山童挤满堂,姑妈满脸流喜泪,不会忘!实难忘! 借用古词,如绿野诗刊第四期张先进的《灵谷寺》。其首段为: 灵谷美,山林风景优,百鸟齐鸣迎游客,万株桂花吐芬芳,人游仙境中。

此词是借用白居易的《忆江南》的句式。原词的首段是: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3、新曲(即自由曲):新曲具有中国元曲的风格,但是句式完全是自创的,内容更是针对当代生活。

如丁芒在《新国风春,2000》中有五首自由曲。其中《重要》一首的第三段是: 不管他照本宣读,信口开河;不管他官话套话,浮皮潦草;记不住那一二三四,是逻辑还是纲要;分不清他挥手握拳,是真理还是口号?不在乎几句话,重要的是他;是他开金口,那句不重要?偏有人,打哈欠,伸懒腰,免不得呼风唤雨,再掀一次掌上高潮。

“重要”的指示作完了,还要感激涕零,连称重要,呼天抢地,一再强调。 这首新曲写得语言风趣,韵律流畅,喜笑怒骂,讽刺入骨。

4、汉俳:汉俳是根据日本的俳句形式填入汉诗的短歌。日本的俳句的产生,距今大约有三百多年。

1922年周作人最早将日本的俳句介绍到中国,但未引起大家的重视。1980年,日本俳人协会代表团访问中国,赵朴初在北京接见日本俳人代表团时,即席用汉语写了几首汉俳赠与日本友人。

这是汉俳的开始。其中有一首是: 看尽杜鹃花,不因隔海望天涯,东西都是家。

汉俳的句式是:5,7,5。一般都是每句押韵,不讲平仄。

因此,与新体古诗的基本形式很相似,这里将它作为新体古诗的一种体裁。但要求运用现代语言。

5、新歌词:古代的词的各种词牌都有特定的曲调,根据曲调的一定格式(字数、平仄与韵声)而填入文字。因此,当时的词都是可以歌唱的,与现在的流行歌曲十分相似。

这是词曲在当时受到大众广泛欢迎的重要原因。北宋时,柳永的词传播极广,以至于:“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那么,当代的流行歌曲,是否可以根据它的格式,填入新词呢? 《绿野》第六期上,何碧梧作了一个有意义的尝试。他采用了《智取威虎山》中《我们是工农子弟兵》的唱词,写了一首新歌词。

现将他的新词与原来的词,并列出来。 新歌。

4.诗歌的体裁

从诗歌体裁上分为:古代诗歌和新诗两类,古代诗歌又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古风),近体诗又分为格律诗(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词、曲;新诗包括自由诗(五四以来产生的白话诗)、散文诗(以散文形式表现抒情诗内容)、民歌(民间流传,集体创作的诗)。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1. 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①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②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③ 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④ 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2. 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

① 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其风格清新自然。

② 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③ 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④ 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格律:古典诗歌形式要求的总称。“格”,就是格式,包括某一诗体的句数、每句的字数、节奏、某些句子的格式(句式)、对仗(类似修辞的“对偶”)等;“律”,就是音律,包括每句各字的平仄(声调高低)、某句的押韵、用韵的要求等。

从格律上看,诗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律诗,包括绝句。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六言诗,七言诗。四言诗和六言诗很少见。

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简单的说,凡是不依照近体诗的格律来写,不受近体诗格律束缚的诗,都是古体诗(本书不论)。

近体诗大致分为三种:律诗,排律,绝句。

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律诗的意思就是依照一定的格律来写成的诗。律诗的韵、平仄、对仗等,虽有许多讲究,但主要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⑴ 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⑵ 都押平声韵;

⑶ 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

⑷ 每首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为长律。长律一般是五言的,往往在题目上标 明韵数,如王维《河南严尹弟见宿弊庐访别人赋十韵》,就是一百字;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就是一千字。这种长律除了尾联(或首尾两联)以外,一律用对仗,所以又叫排律。

绝句的字数比律诗少一半,在形式上就等于半首律诗,所以格律要求和律诗一样。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