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念终始典于学,于缉熙单厥心”后一句什么意思,要详细解释大概意思就是: 前一句:自始自终好好学习 后一句:每时每刻锻炼心性(品德) “於缉熙,单厥心,肆其靖之。”出自诗经·颂·清庙之什《昊天有成命》。毛 传:“缉熙,光明也。”单:同亶。信。指专诚。 “念终始典于学”语出《尚书·说命》,是傅说勉励高宗的话。小戴辑《礼记·学记》引用此语,说明学习的重要。后来人们强调学习、教育的重要时也常常引用这句话。乾隆皇帝曾为上书房题写楹联“念终始典于学於缉熙单厥心”,以勉励皇家子弟努力学习。 2.《大学》中的“于缉熙敬止”是什么意思“于缉熙敬止”的意思是行事光明正大又谨慎。 这句话出自先秦书籍《大学》中的《大雅·文王》。 原文: 世之不显,厥犹翼翼。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假哉天命,有商孙子。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帝既命,侯于周服。 翻译: 累世都光荣尊显,深谋远虑恭谨辛勤。贤良优秀的众多人才,在这个王国降生。王国得以成长发展,他们是周朝栋梁之臣。众多人才济济一堂,文王可以放心安宁。 文王的风度庄重而恭敬,行事光明正大又谨慎。伟大的天命所决定,商的子孙成了周的属臣。商的那些子孙后代,人数众多算不清。上帝既已降下意旨,就臣服周朝顺应天命。 注释: 厥:其。犹:同“猷”,谋划。翼翼:恭谨勤勉貌。 思:语首助词。皇:美、盛。 克:能。 桢(zhēn):支柱、骨干。王宗石《诗经分类诠释》据《校勘记》谓“桢”字唐石经初刻“桢”,后改为“祯”,“祯”,吉祥福庆之意。此说亦通。 济济:有盛多、整齐美好、庄敬诸义。 穆穆:庄重恭敬貌。 缉熙:光明。敬止:敬之,严肃谨慎。止犹“之”。 假:大。 其丽不亿:其数极多。丽,数;不,语助词;亿,周制十万为亿,这里只是概数,极言其多。 周服:服周。 扩展资料: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学》可以作为科学启蒙第一书,它提出的“诚意正心”是必备的科研心态、“格物致知”是认知的唯一途径、“止于至善”是追求臻美境界,“日日新”是强烈的创新意识。 《大学》虽然充满着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但是却有重要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论述,如提出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认知到事物发展的先和后;提出的“治本”,认知到治国的规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缉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学》 3.长春伪满皇宫缉熙楼给你一个简单的介绍文字吧。 缉熙楼位于伪满皇宫内廷西院,是一座二层灰色旧式楼房,原为吉黑榷运局办公楼。1932年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就任伪满洲国执政后不久,便迁居这里,从此,这座极为普通的楼房就成为溥仪及其后、妃的寝宫。溥仪依据《诗经·大雅·文王》“于缉熙敬止”句,命名为“缉熙楼”。溥仪本想以“缉熙”象征前途光明,并继承和效法他的祖先康熙皇帝,幻想复辟大清王朝。然而却受到日本关东军的操纵和控制,在这里度过了近14年的傀儡生涯。 溥仪的生活区位于二楼西侧,二楼东侧则为末代皇后婉容的生活区,由于溥仪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傀儡皇帝,无工可办,也就懒得去办公楼,这里的书斋也就兼作了他的办公室。而婉容虽为皇后,但在溥仪心中却只是一件必不可少的摆设而已,长期受到冷落的她产生了很大的精神空虚与压抑,最终导致她与侍卫管私通,盛怒下的溥仪将其打入冷宫,所谓冷宫,其实不过还是婉容原来居住的缉熙楼上西半部。从此,溥仪再也不肯见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婉容开始终日以烟度日,在她的吸烟室中现有仿真蜡像为我们重现当时的情景。1946年,婉容病死于吉林。 1937年,溥仪从北京挑选了17岁的谭玉龄入宫,并把位于一楼西侧的自己的召见室改成了谭的生活区,但是薄命的谭玉龄只在此生活了5年,1942年便病死与宫中,关于她的死说法众多,溥仪自己认为是日本人害死了谭玉龄。溥仪将谭玉龄的骨灰安置在长春的波若寺,并在周围摆上了她生前最喜爱的君子兰,后来经寺里和尚的精心照料,培育出了君子兰中的名品——和尚头,也是现在长春市的市花。 一楼东侧原是太监宫女的生活区,现在是溥仪及其嫔妃的生活图片展。 4.最短的五首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译:桃树繁茂,桃花灿烂。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译:浅笑盈盈酒窝俏,黑白分明眼波妙。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译: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青青子衿,攸攸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译: 我怀恋着倩影,我心伤悲!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译:在别的山上的宝石,同样可以雕刻成玉器。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译: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谁害我如此(指离家出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