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溪

1.求诗经中带有"溪""微"的句子

诗经中没有带溪字的句子,只有带微字的句子。如下:

《柏舟》微我无酒,以敖以游。。日居月诸,胡迭而微。

《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七月》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伐木》宁适不来,微我弗顾。。宁适不来,微我有咎。

《十月之交》彼月而微,此日而微。

你可以在其它古诗中寻找带“溪”字的句子。

2.有没有那么一首诗诗里面有溪、柳等意象

【年代】:清【作者】:朱彝尊【作品】:鸳鸯湖棹歌【内容】:穆湖莲叶小于钱,卧柳虽多不碍船。

两岸新苗才过雨,夕阳沟水响溪田。 【年代】:南宋【作者】:周紫芝【作品】:踏莎行【内容】:情似游丝,人如飞絮,泪珠阁定空相觑。

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 雁过斜阳,草迷烟渚,如今已是愁无数。

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年代】:南宋【作者】:张炎【作品】:南浦【内容】:春水波暖绿粼粼,燕飞来,好是苏堤才晓。 鱼没浪痕圆,流红去,翻笑东风难扫。

荒桥断浦,柳阴撑出扁舟校回首池塘青欲遍,绝似梦中芳草。和云流出空山,甚年年净洗,花香不了?新绿乍生时,孤村路,犹忆那回曾到。

馀情渺渺,茂林觞咏如今悄。前度刘郎归去后,溪上碧桃多少。

【年代】:南宋【作者】:辛弃疾【作品】:鹧鸪天【内容】:戏题村舍鸡鸭成群晚不收,桑麻长过屋山头。 有何不可吾方羡,要底都无饱便休。

新柳树,旧沙洲,去年溪打那边流。自言此地生儿女,不嫁金家即聘周。

【年代】:南宋【作者】:吴文英【作品】:夜合花【内容】:白鹤江入京,泊葑门,有感柳暝河桥,莺清台苑,短策频惹春香。 当时夜泊,温柔便入深乡。

词韵窄,酒杯长,剪蜡花、壶箭催忙。共追游处,凌波翠陌,连棹横塘。

十年一梦凄凉,似西湖燕去,吴馆巢荒。重来万感,依前唤酒银罂。

溪雨急,岸花狂,趁残鸦飞过苍茫。故人楼上,凭谁指与芳草斜阳?【年代】:北宋【作者】:晏几道【作品】:生查子【内容】:春从何处归,试向溪边问。

岸柳弄娇黄,陇麦回青润。多情美少年,屈指芳菲近。

谁寄岭头梅,来报江南信。【年代】:北宋【作者】:晏几道【作品】:少年游【内容】:西溪丹杏,波前媚脸,珠露与深匀。

南楼翠柳,烟中愁黛,丝雨恼娇颦。当年此处,闻歌□酒,曾对可怜人。

今夜相思,水长山远,闲卧送残春。【年代】:北宋【作者】:晏几道【作品】:临江仙【内容】:身外闲愁空满,眼中欢事场酢。

明年应赋送君诗。细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

浅酒欲邀谁劝,深情惟有君知。东溪春近好同归。

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年代】:北宋【作者】:苏轼【作品】:新城道中【内容】: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年代】:北宋【作者】:欧阳修【作品】:踏莎行【内容】: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年代】:北宋【作者】:晁补之【作品】:忆少年【内容】:别历下无穷官柳,无柳画舸,无根行客。

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罨画园林溪绀碧,算重来、尽成陈迹。

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年代】:唐五代【作者】:薛涛【作品】:菱荇沼【内容】:水荇斜牵绿藻浮,柳丝和叶卧清流。

何时得向溪头赏,旋摘菱花旋泛舟。【年代】:唐五代【作者】:徐浑【作品】:咸阳城西楼晚眺【内容】: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年代】:唐五代【作者】:温庭筠【作品】:菩萨蛮【内容】:满宫明月梨花白,故人万里关山隔。

金雁一双飞,泪痕沾绣衣。小园芳草绿,家住越溪曲。

杨柳色依依,燕归君不归。?【年代】:唐五代【作者】:温庭筠【作品】:河传【内容】:湖上,闲望。

雨萧萧,烟浦花桥路遥。谢娘翠娥愁不销,终朝,梦魂迷晚潮。

荡子天涯归棹远,春已晚,莺语工肠断。若耶溪,溪水西,柳堤,不闻郎马嘶。

【年代】:北宋【作者】:韦庄【作品】:谒金门【内容】: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柳外飞来双羽玉,弄晴相对裕楼外翠帘高轴,倚偏阑干几曲。

云淡水平烟树簇,寸心千里目。【年代】:唐五代【作者】:刘慎虚【作品】:阙题【内容】: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非原创。

3.《诗经》带“槿”字的诗句有哪些

《诗经》中没有带“槿”字的诗句。

别处中带“槿”的诗句有:

1、茅舍槿篱溪曲,鸡犬自南自北。——孙光宪《风流子·茅舍槿篱溪曲》

译文:在一条小溪拐弯的地方,有一所周围围着槿树篱笆的茅舍。鸡鸣狗吠之声,时断时续,从草房的南边和北边传来。

2、犹不如槿花,婵娟玉阶侧。——李白《咏槿》

译文:还不如篱边的木槿花,在玉阶旁姿态如婵娟。

3、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译文:我在山中修身养性,观赏朝槿晨开晚谢;在松下吃着素食,和露折葵不沾荤腥。

4、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张舜民《村居》

译文:村居的远处是流水潺潺,环绕着山坡的田地。住宅外的小园,青竹绕篱,绿水映陂,一派田园风光。槿花稀疏,一树榆钱早就随风而去了。

5、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

译文:松树活了一千年终究要死,槿木仅开花一天也自觉荣耀。

6、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于鹄《巴女谣》

译文:不怕天晚了找不到家门,我知道我家门前有一棵芭蕉高高地挺出了木槿篱笆。

7、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白居易《别元九后咏所怀》

译文:在秋风秋雨中,桐叶、槿花纷纷凋零飘落,一片寂寥冷清景象。

8、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范成大《浣溪沙·江村道中》

译文:金灿灿的十里平畴,飘来扑鼻的稻香,红艳艳的木槿花开在农舍的竹篱旁,迎风摇曳的毛竹又青又长,青黄相间的累累山果,笑盈盈地挂在枝头上。

9、画舸停桡,槿花篱外竹横桥。——欧阳炯《南乡子·画舸停桡》

译文:彩饰的小船停下船桨,槿花篱笆外,横着一座小竹桥。

10、今来借问独何处,日暮槿花零落风。——许浑《览故人题僧院诗》

译文:今天要是问我自己去啦哪里,我在傍晚的时间去看了木槿花迎风飘落。

4.诗经《绵》全文

诗经·大雅——《绵》

绵绵瓜瓞。

民之初生,自土沮漆。

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

古公亶父,来朝走马。

率溪水浒,至于岐下。

爰及姜女,聿来胥宇。

周原膴膴,堇荼如饴。

爰始爰谋,爰契我龟。

曰止曰时,筑室于兹。

乃慰乃止,乃左乃右。

乃疆乃理,乃宣乃亩。

自西徂东,周爰执事。

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室家。

其绳则直,缩版以载,作庙翼翼。

捄之陾陾,度之薨薨。

筑之登登,削屡冯冯。

百堵皆兴,鼛鼓弗胜。

乃立皋门,皋门有伉。

乃立应门,应门将将。

乃立冢土,戎丑攸行。

肆不殄厥愠,亦不陨厥问。

柞棫拔矣,行道兑矣。

混夷帨矣,维其喙矣。

虞芮质厥成,文王蹶厥生。

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后。

予曰有奔奏,予曰有御侮

5.描写 溪水的诗词

1、率溪水浒 先秦 诗经 《绵》2、每逐青溪水 唐 王维 《青溪》3、溪水西流 宋 苏轼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4、〔一作过青溪水作〕言入黄花川 唐 王维 《青溪》5、每逐青溪水 唐 王维 《青溪》6、蓝溪水气无清白 唐 李贺 《老夫采玉歌》7、身死千年恨溪水 唐 李贺 《老夫采玉歌》8、蓝溪水气无清白 唐 李贺 《老夫采玉歌》9、身死千年恨溪水 唐 李贺 《老夫采玉歌》10、苹满溪柳绕堤相送行人溪水西回时陇月低烟霏霏风凄凄重倚朱门听马嘶寒鸥相对飞 宋 欧阳修 《长相思·苹满溪》11、寻阳五溪水 唐 李白 《送别》12、四山多风溪水急 唐 杜甫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13、蓝溪水、深染轻裙 宋 张先 《行香子·舞雪歌云》14、近日门前溪水涨 宋 欧阳修 《渔家傲·近日门前溪水涨》15、楼前溪水凝寒玉 宋 魏夫人 《菩萨蛮·红楼斜倚连溪曲》16、如闻溪水泠泠 宋 王质 《清平乐·从来清瘦》17、影摇溪水一湾清 宋 谢逸 《西江月·木末谁攀新萼》18、溪水沈沈天一色 宋 陈克 《谒金门·春寂寂》19、桃花溪水接银河 宋 向子諲 《鹊桥仙·飞云多态》20、溪水还依旧 宋 吕渭老 《水调歌头·诗人翻水尽》21、溪水碧涵空 宋 王之道 《菩萨蛮·晴窗睡起炉烟直》22、为问苕溪水 宋 毛并 《水调歌头·汉代李元礼》23、胜处双溪水 宋 洪适 《生查子》24、溪水涨、绿波溶溢 宋 洪适 《满江红·雨过春深》25、溪水涨、簪盍鹅池 宋 洪适 《满庭芳·当国无功》26、多情雨后双溪水 宋 韩元吉 《鹧鸪天·不惜黄花插满头》27、溪水南来堪问否 宋 赵彦端 《谒金门·春似绣》28、画楼影蘸清溪水 宋 辛弃疾 《菩萨蛮·画楼影蘸清溪水》29、东溪水 宋 吴潜 《满江红·举世悠悠》30、溪水畔、一簇芦花晚照 宋 无名氏 《洞仙歌·断云疏雨》31、溪水连天秋雁飞 宋 无名氏 《鹧鸪天·溪水连天秋雁飞》32、姑溪水 宋 石孝友 《满江红·分景亭前》33、溪水西 唐 温庭筠 《河传·湖上》34、溪水清可啜 宋 陆游 《山行》35、门前溪水绿粼粼 明 唐寅 《题画廿四首》36、影落寒溪水也得 宋 张道洽 《梅花》37、苍龙下饮东溪水 近代 王国维 《蝶恋花·落落盘根真得地》38、建溪水 宋 释惟一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39、蓝溪水透洋边 宋 释惟一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40、试看门外清溪水 宋 释心月 《偈颂一百五十首》41、关门不锁寒溪水 唐 李涉 《再宿武关》42、青溪水木最清华 清 王士祯 《秦淮杂诗》43、溪水有请源 唐 王昌龄 《小敷谷龙潭祠作》44、溪水随君向北流 唐 王昌龄 《卢溪别人》45、溪水潺[氵爰] 宋 柳永 《合欢带》46、溪水桃花流 唐 李白 《赠别从甥高五》47、溪水正南奔 唐 李白 《与周刚清溪玉镜潭宴别 潭在秋浦桃胡陂下》48、溪水才尺馀 唐 杜甫 《溪涨》49、下有碧溪水 唐 杜牧 《送沈处士赴苏州李中丞招以诗赠行》50、轻盈照溪水 唐 杜牧 《梅》51、落花溪水香 唐 戴叔伦 《雨》52、溪水潺湲 宋 柳永 《合欢带》53、抱墙溪水弯环碧 宋 谢逸 《采桑子·冰霜林里争先发》54、只有楼前溪水 宋 张孝祥 《木兰花慢·送归云去雁》55、片帆似下蛮溪水 宋 陈亮 《踏莎行·书册如仇》56、溪水想平腰 宋 黄机 《菩萨蛮·惜山不厌山行远》57、濯溪雨涨荆溪水 宋 蒋捷 《贺新郎 乡土以狂得罪,赋此饯行》58、桃花满溪水似镜 唐 刘禹锡 《桃源行》59、溪水无情似有情 唐 温庭筠 《过分水岭》60、洹溪水 元 许有壬 《摸鱼子 赋玉簪,用明初韵》61、耐久谁如溪水 金 蔡松年 《朝中措·玉屏松雪冷龙鳞》62、只有双溪水 元 吴存 《水调歌头 代送路同知罢归 以上鄱阳五家集本》63、洹溪水 元 许有壬 《摸鱼子 赋玉簪,用明初韵》64、对野云、溪水唱山歌 元 姬翼 《木兰花慢·眩鸟飞兔走》65、野云溪水自由身 元 姬翼 《鹊桥仙·疑根未断》66、夜雨落山溪水多 元 王冕 《山水图》67、溪水色可染 宋 陆游 《秋日遣怀》68、溪水微风起谷纹 宋 陆游 《秋夕》69、濯垢临溪水 宋 陆游 《纵笔》70、溪水徒自清 南北朝 沈约 《八咏诗 晨征听晓鸿》71、溪水东流日转西 明 唐寅 《落花图咏》72、秋高溪水瘦 现代 顾随 《临江仙 游圆明园》73、门前溪水似渔家 宋 苏辙 《试院唱酬十一首 次前韵三首》74、褰裳临溪水 宋 庞谦孺 《古诗》75、一条浅溪水 宋 释如珙 《偈颂二十首》76、梦中要渡深溪水 宋 释玿 《颂古三十一首》77、千溪水冷 宋 释昙华 《偈颂六十首》78、称植溪水涯 宋 释文珦 《古意》79、堂堂溪水出前村 宋 杨万里 《桂源铺》80、堂下清溪水 宋 张耒 《晚晴》81、绿纹溪水趁桥湾 宋 范成大 《早发竹下》82、溪水寒日暮 唐 王昌龄 《听弹风入松赠杨补阙》83、溪水幽朦胧 唐 王昌龄 《斋心》84、时往溪水间 唐 常建 《梦太白西峰》85、下映双溪水 唐 李白 《赠宣州灵源寺仲浚公》86、且度耶溪水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87、落日花边剡溪水 唐 韩翃 《送山阴姚丞携妓之任兼寄山阴苏少府》88、禅床久卧虎溪水 唐 韩翃 《题玉山观禅师兰若》89、溪水入庭流 唐 奚贾 《寻许山人亭子》90、流出溅溅五溪水 宋 赵企 《失调名》91、沐浴溪水暧 唐 于鹄 《宿西山修下元斋咏》92、溪水悠悠春自来 唐 刘禹锡 《伤愚溪三首》93、溪水变为雨 唐 孟郊 《过分水岭》94、。

6.“捣衣声声,溪水清清”出自《诗经》的哪一部

这两句诗不是出自诗经(你是看《夜幕下的哈尔滨》的吧?)

这两句诗是出自:筑路工之歌(三首)-青鸟飞浪 的“深山捣衣曲”

深山捣衣曲

(最后一段)

小溪的水呀流着什么味

——郁郁淡淡的机油香

夜风轻轻吹过什么曲

——深山里飞起捣衣声忙

为啥半夜捣衣忙

——是不是白天劳动太紧张

为啥捣衣到深山

——是不是村旁水浅不清爽

捣衣声声浪飞溅

溪水哗哗喜相答

自从筑路大哥进山村

炮声隆隆无闲暇

双双手——沾满钻机黑油渍

件件衣——结下层层汗盐霜

姑娘们看在眼里急在心

私底下悄悄把心思想

要是明里叫亲人把衣换

亲人们定会四处躲藏不肯放

还是待亲人睡熟时

半夜里“偷”衣捣洗到深山

这里山高路又远

惊不醒亲人们的甜梦乡

这里人甜水也甜

留待亲人尝味香

紧一阵捶,慢一阵扬

阵阵棰声情意长

月亮也好象笑得欢

随着棒棰闪银光

一阵阵轻歌,一阵阵笑

你追我赶闹得欢

青山梦醒直想跳

弯身曲腰舞波浪

月偏星稀树欲静

串串汗珠挂在眉梢上

“溪水清清蛙声歇”

件件工作衣风吹干

深山月夜飞歌声

“声声曲曲捣衣忙”

若问山高水深有几处

山山流水山山响

7.《诗经.式微》的内容,原文啊

我的家境贫困,耕种田地不能维持自己的生活。家中孩子很多,米缸里经常没有存粮,找不到维持生计的办法。亲戚朋友多劝我出去做个小官,自己心里也产生了这种念头,但苦於没有门路。刚巧碰上有出使到外地去的事情,各地州郡长官都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因为看到我贫苦就加以推荐,於是被任命为小城的官吏。这时战乱没有平息,心里害怕远地的差使。彭泽县离开家乡只有一百里路程,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酿酒之用,因此就要了下来。但过了没几天,思念田园,归乡的念头就产生了。为什麽呢?因为我的本性坦率自然,不会勉强做作;饥冻虽是急迫之事,但违背自己本心就会使人感到十分痛苦。虽然自己曾经做过官,但都是为生活所驱使;於是感到烦恼,激动不已,有愧於平生的志愿。但还是想等到秋收以后,就收拾行装连夜离去。不久,嫁给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要急著前去奔丧,就自己弃官离职了。从秋八月到冬季,做了八十多天的官。就针对这件事情来抒发自己心里的情意,给这篇文章命名为《归去来兮》。时在乙巳年十一月。归去吧,田园将要荒芜了为什麽还不回去呢!既然让自己的心志受形体来驱使,那又为什麽还要伤感而独自悲哀呢?我觉悟到过去做错的已经无法挽回,而知道未来的却还来得及弥补。虽然走入迷途但还不是太远,现在已经明白了如今归田是对的,以前出仕是错的。船在水中轻快地飘荡前进,微风吹动著我的衣裳。向行人询问前面的路程,只恨早晨天色朦胧,还不十分明亮。

我一看到自己的简陋家门,就高兴地奔去。家中的僮仆前来迎接,孩子们都在门口等候。庭院中的小路已经荒芜,只有松树和菊花却还依旧存在。搀起孩子们的手进入屋里,酒已摆好。端起酒壶来自斟自酌,看著院子里的树木感到非常愉快。身体依靠著南面的窗户寄托自己傲岸的情怀,深深感到简陋的居室也可以使人安乐满足。每天到园子里散散步,自有乐趣,屋子虽然有门却经常关著。拄著手杖到处游息,有时抬起头来向远处眺望。天空的云彩自然地从山峰边飘出,鸟儿飞倦了也知道自己回来。日光慢慢暗下去太阳快要落山了,我还抚摩著独立的松树徘徊著不愿离开。

归去吧,让我断绝与世俗的交游。既然世俗与我的情志相违背,我还要驾车出游追求些什麽呢!跟亲戚们谈谈知心话使我感到愉快,弹琴读书能够使我消愁解忧。农人们告诉我春天到了,将要到西边的田地里去耕种。有时乘了有篷帘的小车,有时划了一条小船。有时经过曲折幽深的山沟,有时经过高低不平的山丘。看到树木欣欣向荣,泉水涓涓地流淌。我真羡慕自然界万物正生机勃勃,感叹自己的生命即将终止。

算了吧!人生寄身於天地之间又能有多少时候,为什麽不随著自己的心意而任其自然?为什麽整天心神不定又想到哪里去呢?富贵荣华不是我的心愿,神仙境界也不可以期待。遇到好天气就一个人独自出去游览,或者把手杖放在一边做些除草培苗的工作。有时登上东边的高岗放声长啸,有时在清澈的水边吟咏赋诗。姑且随顺著大自然的变化以了结此生,抱定乐天安命的主意,又有什麽可疑虑的呢!

8.古诗《诗经

诗经·采薇赏析(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译文)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

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注释)

昔:从前。

矣:语气助词

依依:茂盛貌。一说,依恋貌。

思:语气助词。

霏霏:雪大貌。

赏析一:

这是诗经里一个著名的句子,它像一幅画,把一个出门在外的旅人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出门时是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飘扬,而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在一年的当儿,他经历了什么已经尽在不言中了。

赏析二:

《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但据它的内容和其它历史记载的考订大约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周代北方的猃狁(即后来的匈奴)已十分强悍,经常入侵中原,给当时北方人民生活带来不少灾难。历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外和命将士出兵打败猃狁的记载。从《采薇》的内容看,当是将士戍役劳还时之作。诗中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全诗分三章,前三章叠出,以采薇起兴写薇由作而柔而刚,而戍役军士远别家乡,历久不归,思乡之情,忧心不已!作者写道:山薇啊,你发芽了,出生了,我们总该回家了吧!但转眼又是一年,我们都顾不上家室,这却是为何呢?为了猃狁入侵之故,我们连好好坐上一会儿也来不及,也是为了猃狁之故。我们需要攻战!又到了采薇的时候,薇叶长大了,枝叶柔嫩,这下总该回家了吧!心里的忧伤如此炽烈,为战事奔波,我们戍期未定,谁难替我们带回家信!山薇长得粗壮刚健了,这下该回家了吧!已是阳春十月了!可是王事没完,还没法闲暇,忧伤的心情好不痛苦,却无人相慰劳!四、五两章是写边关战事繁忙、紧张:那盛开的花是什么?是棠棣之花。用花之盛起兴,喻出征军伍车马服饰之盛:那好大好大的是什么?那是将士的军车,兵车既已驾起,战马高大雄健,战事频繁,军队又要迁徙,岂敢定居?驾着四匹昂首高大的公马,军将们坐在战车上,步兵们蔽依车后,战马威武雄健,兵士手中的象骨的弓和鱼皮箭袋时时佩在身边,猃狁的侵战如此强大猖狂,马能不日日加强戒备?这两章写的是猃狁的匈悍而周家军队盛大的军威,纪律严正,卒伍精强。但是戍役的生活也是艰辛而紧张的,这些都是作者用写实的笔法来写的。第六章则笔锋一转,写出征人在还乡路上饱受饥寒,痛定思痛的哀伤心情:想起出征之时,那依依杨柳,枝茂叶盛,而此时风雪归程,路远,天寒,又饥,又渴,可谓十分狼狈而又凄苦。晋人谢玄把“昔我往矣”四句论为三百篇中最好的诗句。在文学史上影响极大。常为后世文人反复吟唱、仿效。由于《诗经》素以浑厚、质朴著称,这类如此凄婉动人的作品确属不多。因而它便成了《诗经》抒情作品的一个典范而为历代文学家所称颂。

这首诗的主题是严肃的。猃狁的凶悍,周家军士严阵以待,作者以戍役军士的身份描述了以天子之命命将帅、遣戊役,守卫中国,军旅的严肃威武,生活的紧张艰辛。作者的爱国情怀是通过对猃狁的仇恨来表现的。更是通过对他们忠于职守的叙述——“不遑启居”、“不遑启处”、“岂敢定居”、“岂不日戒”和他们内心极度思乡的强烈对比来表现的。全诗再衬以动人的自然景物的描写:薇之生,薇之柔,薇之刚,棠棣花开,依依杨柳,霏霏雨雪,都烘托了军士们“日戒”的生活,心里却是思归的情愫,这里写的都是将士们真真实实的思想,忧伤的情调并不降低本篇作为爱国诗篇的价值,恰恰相反是表现了人们的纯真朴实,合情合理的思想内容和情感,也正是这种纯正的真实性,赋予了这首诗强盛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从写作上看,它和诗经的许多作品一样用以薇起兴的手法,加上章法、词法上重沓叠奏,使内容和情趣都得以层层铺出,渐渐深化,也增强了作品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全诗有记叙,有议论,有景物,有抒情,有心理描写,搭配错落有致,又十分妥贴,因此《采薇》一篇确是《诗经》中最好的篇章之一。

相关内容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