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名胜古迹的古诗光孝寺 ——[明] 许秋史: 白云招我来, 初日满空谷。 露沁花气寒, 岚翠净如沭。 钟动栖鸟惊, 啼上最高木。 草深人迹稀, 松影寺门绿。 ——[清] 郑修楼: 六月生欢喜, 松阴步步看。 寺门溪影入, 佛顶日光寒。 蕉密僧眠久, 莲开客坐安。 十年离净土, 惆怅老儒冠。 开元禅寺 开元暮归 ——[宋]陆游 白发书生不自珍, 天涯又作宦游身。 溪桥烟淡偏宜晚, 野寺花迟未觉春。 日暖登山思谢屐, 病余漉洒负陶巾。 茹芝却粒平生事, 回首岩扉一怆神。 游南塔院 小破文书院, 闲成杖履游。 洞幽泉漱漱, 院静竹修修。 病骨凉如洗, 归心浩莫收。 船轻不载石, 一叶乱沙鸥。 咏开元禅寺 ——[明]熊明遇 溪潮带雨浪花湍, 断岸西风落木寒。 塔影凭陵青汉迥, 钟声远近白云残。 兵戈异代开沧海, 樽酒今朝对碧滩。 遥忆江南春色早, 驿梅先后马头看。 注:开元寺(在城南紫芝山下)原名林泉禅寺,始建于晋武帝泰康年间(约280),唐开元年间重建,改名开元禅寺。 相传原为吕蒙故宅,其后人捐献建寺。 白云寺(在城南) 白云崇梵禅寺 ——[唐] 许 宏 踏破台痕一径斑, 白云飞处见青山。 不知浮世尘中客, 几个能知物外间。 白云禅寺 ——[明] 苏 钲 清暇来参一指禅, 禅房深在白云边。 树迷山色浑成雨, 溪楼波光远带烟。 石畔尚留煨芋火, 林间时汲煮茶泉。 老僧相伴寻诗去, 满抱松风兴洒然。 升山寺(在城南) ——[宋] 杨忆 层峦连近郭, 古胜有招提。 宿雾昏金像, 飞泉溅石梯。 钟声空谷合, 塔影乱云齐。 千骑时乘此, 寻幽独杖藜。 净慈寺(在放生池) 题放生池净慈寺 ——[清] 郑修楼 竹声犹未绝, 荒寺照溪流。 空殿聚黄叶, 一僧孤白头。 厨荒无鸟至, 苔暗有碑留。 看到尘中佛, 吾生亦可休。 补充: 题净慈寺 ——[清] 朱雪崔 谁将妙句镇山门, 几阅风霜自晓昏。 大地阳回梅有信, 遥天寒酿雪无痕。 万家雉堞迎孤塔, 十载峰烟自故村。 兴到何妨飞醉笔, 鸦涂貂续不须论。 独过净慈寺、忆佩韦 ——[清]许秋史 绀园无雁到, 兀坐觉秋深。 乱竹起寒色, 夕阳多远心。 幽期风叶阻, 醉墨雨苔侵。 何日依禅寂, 同兹栖碧岭。 净慈寺寄遂生 晓寻竹径过招提, 晚卧云阴对碧溪。 红叶楼荒衰柳岸, 白头僧语夕阳堤。 幽兰堪佩人偏远, 丛桂无花鸟自啼。 只有多情芳草色, 年年青到越山西。 同柯佩韦游放生池 遇雨 水阴昏石濑, 野色正苍然。 泉响乱幽磬, 客来惊暮蝉。 深林不辨雨, 远村忽成烟。 欲访支公隐, 相从借榻眠。 偶步城西 ——[清]郑修楼 富沙明月在人间, 曾照富春江上闲。 千里风烟原不隔, 一甥一舅两青衫。 梅仙山(在城南。 相传汉南昌尉梅福在此修炼成仙,故名) 丹青阁(在紫芝山下) 又过丹青阁 ——[明] 李默 又过仙阁听秋声, 桔柚青青入槛明。 恰喜溪流当几席, 雅宜泉韵杂簧笙。 冥鸿数点翔空碧, 凉雨千峰送晚晴。 寄语钦州新别驾, 茱萸插遍忆诸兄。 紫芝街谢厝祠堂对联: 淝水勋名第一, 东山逸兴无双。 紫芝街五忠祠门联: 功勋光北宋, 道学启南闽。 小松大庙文昌阁 奎聚书院 门联: 奎壁双辉起云龙, 聚曜五星腾风虎。 补充: 练氏夫人墓 题夫人墓 [清]郑修楼 芝山梨岳溯遗民, 尽是当年劫后身。 千载黄堂留墓地, 万家黔首拜夫人。 明星照空常不死, 古碑坠泪未生尘。 男儿多少图麟阁, 谁似闺门俎豆新。 鼓楼 横匾: (南向)雄镇南天 (北向)恩迎北极 七夕登谯楼(即鼓楼) ——[明]谢超宗: 此日成高阁, 登临异昔年。 楼追银汉表, 檐接鹊桥边。 一郡聪明君。 千秋雅颂传。 自天嘉仍绩, 听漏进朝联。 王十三郎(延政)祠(在城内): 禹铸神奸沦泗水, 宣王有鼓总离离。 薄物今存何所憾, 襄阳早唱白铜靼。 都卫府(在城内) 都卫行 ——[清] 邹山 日斜西山西月出, 东山东遗愁何适。 瞥然铁椅青潆潆, 纵观荒落惊如诩。 客道前朝都卫府, 黔国开山罗甲兵。 长城荡荡夸时禹, 其时介胄袭家风。 猎较黄华洲演武, 壮气朝横狮岭云。 灵旗夜卷蛮溪雨, 刁斗敲寒筚篥声。 楼船击折倭蛮橹, 沙虫将化怨何人。 豚犬相看羞乃祖, 银甲阴沉蝎蜥雕。 宝刀错落蜘丝罟, 狭斜陆博斗风流。 广袖长裙争媚妩, 五步趑趄百步雄。 小敌颤缩大敌苦, 也知浩劫厌昏尘。 故使王祁焦乐土, 彻地吹来青火磷。 漫天饱杀鸟鸢腑, 可憎象鼎不如樟。 空腹能为逃难王, 我闻此语心转悲。 补充: 朱熹 朱熹博士府(在城内磨房前) 门联: 徽国衣冠世胄 考亭理学名家 中堂: 一代大儒宗 紫阳夫子容 七星横右额 秀气见眉峰。 北斗星横显令容 巍巍硕德大儒宗 长垂百世紫阳笔 仰谒遗容凛肃雍。 二进中堂: 东周迁而夫子出, 南宋渡而文公生。 朱熹条幅: 春报南桥川迭翠 香飞翰苑野图新, 月窟中空疑有神, 雪堂养浩凝清气。 朱熹自题诗: 效官刀笔间, 朱墨手中持。 王十朋赞诗: 胸中包古今, 笔下真有神。 朱熹画卦亭(在城南) ——[清] 郑修楼 千年草木有仪型, 旧是当年画卦亭。 半亩烟痕助天碧, 一峰树色为闽青。 即今日月明如许, 想见乾坤梦独醒。 愧到先贤读书处, 白头片刻略惺惺。 艮泉铭 ——[宋] 朱 熹 凤之阳, 鹤之麓, 有兀而伏。 堂之坳, 圃之腹, 斯渍而沃。 束于亭, 润于谷, 取而用足。 清于官, 美于俗, 是为建民之福。 夜过玉溪 独抱瑶琴过。 2.描写名胜的诗句有哪些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说的是西湖)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赏析: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从题可知,诗人在西湖饮酒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 两种不同的景致,让他都很欣赏。他说:天晴之时,西湖碧水荡漾,波光粼粼,风景正好;下雨时,西湖周围的青山,迷蒙苍茫,若有若无,又显出另一番奇妙景致。 “潋滟”,波光闪动。“空蒙”,烟雨迷茫。 这两个词都是叠韵词,增强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性。 这里,诗人既写了湖光,又写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韵,可以说内容是很多的。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很笼统,因为这两句并非只适用于西湖。其实,这正是诗人笔法高妙之处。 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里,怎样美法,恐怕没人说得清。如果具体地描绘景物,可能会有个别精彩之句,但总失之太实、太具体,不能传达出西湖给人的整体印象。 苏轼这两句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同时又很形象、很传神,想象空间很大,将“西湖即是美”这一人们共有的感受用诗的语言表述出来。同时,这两句也反映出诗人开阔的胸襟与达观自适的性情。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有名的美女。无论是淡雅妆饰,还是盛装打扮,西施都一样美丽动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话,那么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同样美不胜收。 以绝色美人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永。人人皆知西施是个美女,但究竟是怎样的美丽,却只存在于个人心中。 而西湖的美景不也是如此吗?采用这样的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写,不知要节约多少笔墨,而它的寓意却丰富深刻得多。它对读者不只诉之于感受,同时也诉之于思考,让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去发挥诗的内涵。 这一出色的比喻,被宋人称为“道尽西湖好处”的佳句,以致“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名。也难怪后来的诗人为之搁笔:“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宋人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上》)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说的是钱塘江)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赏析:全以“行”字为线索,从孤山寺起,至白沙堤终。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尤其是中间零句,景中有人,人在景中,描写了孤山寺一带到白沙堤一带的景色,中间的转换不露痕迹,衔接很自然。不但描绘了西湖旖旎骀给予人的感受。 如不说绿草如茵,雨的沐浴下的勃勃生机,而且将诗人本身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中的心态和盘托出,使人在欣赏了说“浅草才能没马蹄”,就不落俗套,富有新意。从结构上看,从描写孤山寺的春光,以及世间万物在春色西湖的醉人风光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深深地被作者那对待春天、对生命的满腔热情所感染和打动了。 杜甫《望岳》(说的是泰山)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赏析:这首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 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说的是洞庭湖)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赏析:这是一首“干禄”诗。 所谓“干禄”,即是向达官贵人呈献诗文,以求引荐录用。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张九龄为丞相,作者西游长安,以此诗献之,以求录用。 诗前半泛写洞庭波澜壮阔,景色宏大,象征开元的清明政治。后半即景生情,抒发个人进身无路,闲居无聊的苦衷,表达了急于用世的决心。 全诗颂对方,而不过分;乞录用,而不自贬,不亢不卑,十分得体。 崔灏《黄鹤楼》(说的是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赏析: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 前四句写登临怀古,后四句写站在黄鹤楼上的所见所思。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 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这首诗在当时就很有名,传说李白登黄鹤楼,有人请他题诗,他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说的是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赏析:开头两句李白以凤凰台的传说起笔落墨,用以表达对时空变幻的感慨。“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自然而然,明快畅顺;虽然十四个字中连用了三个“凤”字,但丝毫不使人嫌其重复,更没有常见咏史诗的那种刻板、生硬的毛病。 凤凰台为地点,在旧金陵城之西南。据《江南通志》载:“凤凰台在江宁府城内之西南隅,犹。 3.关于中国名胜古迹的古诗词最好更加详细一些情诗三百首辞典/宫云维编著, 2006诗词曲赋鉴赏/叶树发, 杜华平主编, 2006古诗词今唱:中小学语文古诗词歌曲集/王志新编著, 2006中国历代诗歌选:唐五代/林庚主编, 2006书家锦囊:传统节令诗稿/西子, 王志敏编著, 2006从诗到诗:中国古诗词英译/任治稷,余正译, 2006顾随诗词讲记/顾随讲;叶嘉莹笔记, 2006风雅百代存/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组编, 2006美人如玉剑如虹/孙涛编著, 2006楚辞/刘玉萍,王坚朗诵, 2006古诗源/刘玉萍,王坚朗诵, 2006中国历代诗歌选:先秦至隋代/林庚主编, 2006梅兰竹菊题画诗/马成志编, 2006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诗歌卷/黄霖主编;羊列荣著, 2006诵读中国.小学卷.古典部分/中华书局编辑部编, 2006《诗品》译注/[南朝梁] 钟嵘著;周振甫译注, 2006古诗源/诸泉,傅英毅,熊蓉注释, 2006咏茶诗词曲赋鉴赏/李莫森编注, 2006诵读中国·古典部分·初中卷/中华书局编辑部编, 2006千家诗/刘玉萍,王坚朗诵, 2006中国古代文人人生方式与诗学特色/戴武军著, 2006莫砺锋诗话/莫砺锋著, 2006王国维评点的百首中国古代诗词/张弘, 俞伽编著, 2006升沉不过一秋风/孙涛编著, 2006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刘玉萍,王坚朗诵, 2006诗意的建筑:中国古代名建筑诗文赏析= Ancient Chinese poetry appreci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马禄荷, 翟瑞祥, 刘自献主编, 2006孔子诗论的文化推绎/萧兵著, 2006学生版古诗学习辞典/刘琦主编, 2006神韵诗学/王小舒著, 2006洪恩古诗神童/北京洪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编], 2006中国古典诗词名篇选注集评/黄念然,胡立新,官春蕾著, 2006诵读中国·高中卷·古典部分/中华书局编辑部编, 2006抒情与描写:六朝诗歌概论/孙康宜著;钟振振译, 2006诵读中国·古典部分·大学卷/中华书局编辑部编, 2006诵读中国·初中卷·现当代部分/中华书局编辑部编, 2006中华传统节日诗词赏析/柏宏军编著, 2006神话与诗/闻一多著, 2006杜甫/陈才智编著, 2006辛弃疾/刘中昧编著, 2006诗词审美/张文勋著, 2005.1诗人爱旅游:中国名胜古迹六百首/陈振藩选注, 2005.07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精神/李达五编著, 2005.04历代诗词名句鉴赏/游光中主编, 2005.01中华诗词名句鉴赏辞典/傅德岷,卢晋主编, 2005为谁风露立中宵/孙涛编著, 2005古诗词中的逻辑/彭漪涟著, 2005中小学生必背古诗文:最新版/张秀玲,张晋萍主编, 2005诗词例话 [专著]/周振甫著, 2005朗诵诗歌/赵春香主编, 2005袖珍版漫画古诗词名句/董杰等编绘, 2005中国古代军事诗歌精选/郭春鹰,孙丕任,王维阁选评, 2005小小书童·认知系列·快乐读古诗/登亚工作室编绘, 2005在文本与历史之间:中国古代诗学意义生成模式探微/李春青著, 2005清诗三百首译析/刘琦,郭长海,吕树坤译注, 2005两宋文化与诗词发展论略/刘乃昌著, 2005王铎诗稿墨迹/江山编, 2005金元诗选/邓绍基选注, 2005金元诗选/邓绍基选注, 2005诗词欣赏入门/郭惠宇主编, 2005古典诗学的文化观照/莫砺锋著, 2005名家读古诗/西渡编, 2005魏晋诗歌艺术原论/钱志熙著, 2005你应该知道的中国古典诗词:插图珍藏本/王成纲主编;文怀沙等书画配图, 2005古诗绝唱100首:注音·散文·鉴赏·故事/康桥编著, 2005白居易/陈才智编著, 2005王维/陈殊原编著, 2005周振甫讲古代诗词/周振甫著, 2005苏轼/董森, 杨哲编著, 2005诗文地理/方东来主编, 2004.9学生古诗文鉴赏辞典 [专著]/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 编, 2004.5古代诗文阅读鉴赏指南/王先海,王树华编著, 2004.12岭南状元传及诗文选注/仇江,曾燕闻,李福标编, 2004.10唐伯虎文集/刘洪仁选注, 2004.07高中生必读必背古诗文/云山主编;徐姗姗,李子云编著, 2004.07中国茶诗/刘景文编著, 2004.05古意新声:汉英对照中国古典诗歌配画选·品赏本/朱纯深译, 2004.01古意新声:汉英对照中国古典诗歌配画选读·高级本/麻晓晴编, 2004古意新声:中国古典诗歌配画选读:汉英对照·中级本/陈月红编, 2004古意新声:中国古典诗歌配画选读:汉英对照·初级本/杨洋编, 2004巧学古诗/新雨编著, 2004文学作品赏析·中国古典诗歌/颜邦逸,赵雪沛编著, 2004楚辞/[(战国)屈原…[等]著];黄学森选注, 2004诗情词境堪吟哦:古典诗词学习例说/何庆善著, 2004楚辞/[(战国)屈原等著];刘庆华译注, 2004诗界革命与文学转型/张永芳著, 2004王维诗选注/[王维著];吴迪选注, 2004王维诗选注/[王维著];吴迪选注, 2004诗赋文体源流新探/韩高年著, 2004古诗鉴赏辞典/主编贺新辉, 2004横看成岭侧成峰:高考古诗经典分类鉴赏/杨翼等著, 2004千年经典绝妙诗文·美文卷/金元浦主编, 2004千家诗精选/王青子编, 2004国学经典·诗/谢佩嫒,李永田主编;杨小亮编著, 2004名家品诗坊·楚辞/姜亮夫等[编著];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 2004名家品诗坊·汉魏六朝诗/王运熙等[编著];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 2004名家品诗坊·汉魏六朝诗/王运熙等[编著];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 。 4.表示风景名胜的诗句中国历代诗词中,描写风景名胜的诗句不胜枚举。 下面是脍炙人口的几篇经典: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杜甫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登鹳鹊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有关名胜古迹的诗句快描写西湖的古诗名句春江花月夜(好美的意境)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指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西湖十景》诗:一峰一高人,两人相与语.此地有西湖,勾留不肯去.(两峰插云)湖气冷如冰,月光淡于雪.肯弃与三潭,杭人不看月.(三潭印月)高柳荫长堤,疏疏漏残月.蹩躠步松沙,恍疑是踏雪.(断桥残雪)夜气滃南屏,轻岚薄如纸.钟声出上方,夜渡空江水.(南屏晚钟)烟柳幕桃花,红玉沉秋水.文弱不胜夜,西施刚睡起.(苏堤春晓)颊上带微酡,解颐开笑口.何物醉荷花,暖风原似酒.(曲院风荷)深柳叫黄鹂,清音入空翠.若果有诗肠,不应比鼓吹.(柳浪闻莺)残塔临湖岸,颓然一醉翁.奇情在瓦砾,何必藉人工.(雷峰夕照)秋空见皓月,冷气入林皋.静听孤飞雁,声轻天正高.(平湖秋月)深恨放生池,无端造鱼狱.今来花港中,肯受人拘束?(花港观鱼)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宋)苏轼天欲雪,去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水清出石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腊日不归对妻孥,名寻道人实自娱.道人之居在何许?宝云山前路盘纡.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纸窗竹屋深自暖,拥褐坐睡依园蒲.天寒路远愁仆夫,整驾催归及未晡.出山回望云木合,但见野鹘盘浮图.兹游淡泊欢有余,到家怳如梦蘧蘧.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梅花(宋)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梅花(三首录一)(宋)林逋小园烟景正凄迷,阵阵寒香压麝脐.湖水倒窥疏影动,屋檐斜入一枝低.画名空向闲时看,诗俗休征故事题.惭愧黄鹂似蝴蝶,只知春色在桃溪.(林逋即当年隐居杭州孤山)长至日与同舍游北山(宋)范成大岁晚山同色,湖平雾不收.寒云低阁雪,佳节静供愁.竹柏森严立,蒲荷索莫休.瘦筇知脚力,政尔耐清游.柳梢青(宋)周密夜鹤惊飞.香浮翠藓,玉点冰枝.古意高风,幽人空谷,静山深帏.芳心自有天知.任醉舞、花边帽敧.最爱孤山,雪初晴后,月未残时.点绛唇 暗香(宋)王十朋雪径深深,北枝贪睡南枝醒.暗香疏影,孤压群芳顶.玉艳冰姿,妆点园林景.凭栏咏,月明溪静,忆昔林和靖.孤山雪梅(明)凌去翰冻木晨闻尾毕逋,孤山景好胜披图.翠禽巢失应难认,皓鹤笼空不受呼.已见万花开北陇,莫教一片落西湖.快晴更待黄昏月,疏影随身不用扶.柳梢青 别忆孤山(清)夏基孤屿梅花.林公旧宅,烟水横斜.月白无云,风清不雨,香落谁家.先生一望城涯,忆别时春吐奇葩?夏日鱼沉,秋来雁杳,悉付征霞.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东坡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白居易和风熏,杨柳轻,郁郁青山江水平,笑语满香径;思往事,望繁星,人倚断桥云西行,月影醉柔情.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南宋)林升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西湖的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苏轼《夜泛西湖》诗: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苏轼《开西湖》诗:伟人谋议不求多,事定纷纭自唯阿.尽放龟鱼还绿净,肯容萧苇障前坡.一朝美事谁能继,百尺苍崖尚可磨.天上列星当亦喜,月明时下浴金波.欧阳修《西湖》诗:菡萏香消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西湖的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苏轼《夜泛西湖》诗: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苏轼《开西湖》诗:伟人谋议不求多,事定纷纭自唯阿.尽放龟鱼还绿净,肯容萧苇障前坡.一朝美事谁能继,百尺苍崖尚可磨。 6.【描写浙江名胜古迹、北京名胜古迹、中国名胜古迹的古诗要写风景饮 湖 上 初 晴 后 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李师中 (天目山)坏壁摩娑少旧题,高情应怪赏音稀.烟霞正自无今古,云水从教远是非.丹井金龙藏洞府,杞丛苍犬荡霞扉.登临未学神仙事,老树闲看独鹤归.李 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王之涣《登鹳鹊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有没有什么描写河北名胜的诗词,易水送别 作者:骆宾王 年代:唐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注释](1)易水:在今河北省北部易县境内.战国时期,侠士荆轲受燕国太子丹(即诗中的燕丹)的重托,到秦国刺秦王赢政(统一中国后的秦始皇).临行时,燕丹等人在易水为其送行.荆轲唱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歌,与众人诀别.后来刺杀秦王未遂而被杀.(2)壮士发冲冠:壮士,指荆轲;发冲冠,即怒发冲冠,愤怒到头发把帽子都顶起来了,形容非常愤怒. 山海关: 明太祖朱元璋 幽蓟东来第一关,襟连沧海枕青山. 长城远岫分高下,明月寒潮共往还. 贡人梯航通异域,天开图画落尘寰. 老臣巡历瞻形胜,追想高皇创业艰.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 安济桥 [清]王基宏 安济石桥日月留,蟠龙踞虎汶河洲. 无楹自夺天工巧,有窍能分地景幽. 岂是长虹吞皓月,故教半魄隐清流. 不言果老多神异,况剩白驴嵌石头. 安济桥二首 [清]张士俊 (一) 谁掷瑶环不记年,半沉河底半高悬. 从来兴废如河水,只有长虹上碧天. (二) 青龙谪下化长桥,日驾川流谁可摇. 果老坠驴应有意,仙家游戏上云霄. 安济桥 [清]傅振商 石桥碧影驾长虹,流水无心夕照中. 千载乘驴人不见,徘徊学步愧青聪. 安济桥 [清]安汝功 天桥苍虬卷,横披百步长. 匪心坚不转,万古作津梁. 安济桥有感 [清]杜英 龙卧苍江势欲飞,马冲寒雨净无泥. 影沉云掩半边月,路险天横千丈霓. 人世变更仙迹在,水神畏避浪头低. 凭栏洒尽伤时泪,落日太行山色西. 安济桥 [清]饶梦铝 谁到桥头问李春,仙驴仙迹幻成真. 长虹应卷涛声急,似向残碑说故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