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古语读法

1.如果古汉语发音和现在不同,为啥古诗还那么

古汉语发音和现在确实有很多不同,但不是完全不同。

例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其中的“斜”原来读如“霞”,按现在的读音就不押韵了。

再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其中的“回”原读为“怀”,按现代读音也不押韵。我们平常接触到的“古诗词”,一般都是唐宋以后的,年代比较近,读音相差不太多,感觉不很明显。

但先秦的,如诗经、楚辞,差别更大一些。即便现代人写近体诗所遵循的《平水韵》中,“东”和“冬”也不是一个韵部。

“东”,古人读作“dūng”。

2.我们为什么要读古文读古诗

网上有一些关于读书的段子,让人捧腹的同时也不免有些教育意义。

段子一:我们为什么要读书,举个例子:当你看到夕阳余晖,孤鹜翱翔;你的脑海浮现的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卧槽,这么多鸟,真好看,真他妈太好看了。 还有一个段子是:父子二人饮茶,儿问:“为什么要我读书?”父答:“我这么跟你说吧!你读了书,喝这茶时就会说:‘此茶汤色澄红透亮,气味幽香如兰,口感饱满纯正,圆润如诗,回味甘醇,齿颊留芳,韵味十足,顿觉如梦似幻,仿佛天上人间,真乃茶中极品!’而如果你没有读书,你就会说:‘卧操!茶不赖!’” 这些无不证明着读书的重要性,而读诗亦是读书的一种形式,更是一种修身立德的有效途径,古语便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说法。

看一个人的内在修为一定要看其腹中的诗书文章。今天我们读诗不但是一种文化传承,更是一种文学修养的修炼,出口成章和出口成诗,那个更让人惊叹,我想大家应该都是明白的。

我当年读诗读古文的时候,我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喜欢,我记得我读书的那个时候,篮球没有别人打得好,有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才艺,琴棋书画一样不会,我想我总要找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所以我在我读初中的时候购买了一本《四书五经》。对,你没有看错,就是《四书五经》的合集,我就从《大学》开始背诵,而后到《中庸》,而后《论语》,再而后便是《孟子》而后《诗经》而后就没有而后了,后面的《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虽然也读了读,但由于太过枯燥便放下了。

这就是我和古文古诗结缘的时刻,我开始不过是为了自我的吹嘘,不过是在同学们面前装装逼,开口便是“大学之道”。但渐渐地我却爱上了它们。

慢慢地便又爱上了诗词,或许男孩子都会偏爱李白和苏轼这样浪漫和豪放的诗人,我亦不例外,从“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到“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都给了我莫大喜悦。 我们的社会在飞速发展,很多人已经很难静下心来读书了,更不要说古文古诗了,其实我们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之高是无法估量了。

随着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热,我们看到那些登台的选手们个个腹有诗书,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境遇,年龄也是各个阶段都有,我们内心是否有了一种触动或冲动,去翻开唐诗三百首去看上一看。看一看那优美的诗句,体会一下那唯美的意境。

最后用一句老话做结尾“学会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偷”。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