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孟浩然的古诗《秋登兰山寄张五》 作者: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夏日南亭怀辛大》 作者: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岁暮归南山》 作者: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2.孟浩然最著名的诗词有哪些1:送朱大入秦 孟浩然 游人武陵去,宝剑直千金。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2: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3: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4:秋登万山寄张五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5: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6: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7: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8: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9:访袁拾遗不遇 孟浩然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此地春。 10:留别王维 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3.孟浩然的诗句春晓 [唐] 孟浩然译文对照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鹦鹉洲送王九之江左 [唐] 孟浩然 昔登江上黄鹤楼,遥爱江中鹦鹉洲。洲势逶迤绕碧流, 鸳鸯鸂鶒满滩头。滩头日落沙碛长,金沙熠熠动飙光。 舟人牵锦缆,浣女结罗裳。月明全见芦花白, 风起遥闻杜若香。君行采采莫相忘。 途次望乡 [唐] 孟浩然 客行愁落日,乡思重相催。 况在他山外,天寒夕鸟来。 雪深迷郢路,云暗失阳台。 可叹凄惶子,高歌谁为媒。 途中遇晴 [唐] 孟浩然 已失巴陵雨,犹逢蜀坂泥。 天开斜景遍,山出晚云低。 馀湿犹沾草,残流尚入溪。 今宵有明月,乡思远凄凄。 4.孟浩然诗词大全《春晓》年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分类标签:唐诗三百首 小学 作品赏析 注释: 1.春晓:春天的早晨。 2.闻:听。 赏析: 诗歌从春鸟的啼鸣、春风春雨的吹打、春花的谢落等声音,让读者通过听觉,然后运用想象的思维方法,转换到视觉,在眼前展开一夜风雨后的春天景色,构 思非常独到。 诗歌语言自然朴素,通俗易懂,却又耐人寻味:不知不觉的又来到 了一个春天的早晨,不知不觉的又开始了一次花开花落。思想着这一年一度的春 色,人生的感慨便会油然而起,或淡或浓地萦回心头。 《宿建德江》年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分类标签:描写月亮 思乡诗 唐诗三百首 作品赏析 【注解】:1、建德江:在浙江省,新安江流径建德的一段。2、移舟:靠岸。 3、烟渚:弥漫雾气的沙洲。【韵译】:我把船停泊在暮烟笼罩的小洲,茫茫暮色给游子新添几分乡愁。 旷野无垠远处天空比树木还低,江水清澈更觉月与人意合情投…… 【评析】:??这是一首刻划秋江暮色的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 宁静,明月伴人更亲。 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 意境。诗中虽不见“愁”字,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 全诗淡而有味,含而 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送朱大入秦》年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分类标签:友情诗 作品赏析 【注释】:这是一首送别诗,朱大名去非。 首句“游人五陵去”“游人”,强调其浪游者的身份。“五陵”本为汉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都在长安,诗中用作长安的代称。 京华之地,是游侠云集之处。“宝剑值千金”,惜别赠别乃知之所为这句诗本为曹植《名都篇》诗句,这里信手拈来,不仅强调宝剑本身的价值,而且有身无长物的意味。 这样的赠品,将是何等珍贵,岂可等闲视之!诗中写赠剑,有一个谁赠谁受的问题。从诗题看,本可顺理成章地理解为作者送朱大以剑。 而从“宝剑”句紧接“游人”言之,似乎还可理解为朱大临行对作者留赠以剑。在送别时,虽然只能发生其中一种情况 ;但入诗时,诗人的著意唯在赠剑事本身,似乎已不太注重表明孰失孰得。 这反而耐人寻想。千金之剑,分手脱赠,大有疏财重义的慷慨之风。 不禁令人联想到一个著名的故事,那便是“延陵许剑”。《史记·吴太伯世家》载,受封延陵的吴国公子“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 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 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 。”季札挂剑,其节义之心固然可敬,但毕竟已成一种遗憾 。 “分手脱相赠”,痛快淋漓。最后的“平生一片心”,语浅情深,似是赠剑时的赠言,又似赠剑本身的含义——即不赠言的赠言。 只说“一片心”而不说一片什么心,妙在含浑。却更能激发人海阔天空的联想。 那或是一片仗义之心,或是一片报国热情,⋯⋯。总而言之,它表现了双方平素的仗义相期,令人咀嚼,转觉其味深长。 浩然性格中也有豪放的一面。唐人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中称他“救患释纷,以立义表”,“交游之中,通脱倾盖,机警无匿”,《新唐书·文艺传》谓其“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 。” 那么,这首小诗所表现的慷慨激昂,也就不是偶然的了。《临洞庭上张丞相》年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分类标签:山水诗 唐诗三百首 初中 作品赏析 【注解】:1、张丞相:指张九龄。 2、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3、混太清:与天混成一体。 4、云梦泽:古时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代低洼地区。5、济:渡。 6、端居:安居。【韵译】:八月洞庭湖水盛涨浩渺无边,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太空。 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与诸子登岘山》年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分类标签:唐诗三百首 作品赏析 又题"与诸子登岘首" 【注解】:1、代谢:交替,轮换。 2、胜迹:指上述堕泪碑。3、鱼梁:鱼梁洲,其地也在襄阳。 【韵译】:人间世事不停地交替变换,一代接一代永远今来古往。江山保留着历代有名胜迹,而今我们又重新登临观赏。 冬末水位降低了渔塘很浅,天寒云梦泽更加深湛浩荡。羊祜堕泪碑依然巍峨矗立,读罢碑文泪沾襟无限感伤。 《夜归鹿门歌》年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作品赏析 孟浩然家在襄阳城南郊外,岘山附近,汉江西岸,名曰“南园”或“涧南园”。题中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沔水南畔与岘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 5.孟浩然所有的诗句1、「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 2、「夜归鹿门山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 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夜来去。 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作临洞庭)」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4、「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5、「送陈七赴西军」 吾观非常者,碌碌在目前。 君负鸿鹄志,蹉跎书剑年。 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 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 6、「耶溪泛舟」 落景馀清辉,轻桡弄溪渚。 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 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 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 7、「早梅」 园中有早梅,年例犯寒开。 少妇曾攀折,将归插镜台。 犹言看不足,更欲剪刀裁。 8、「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一作浮舟过滕逸人别业)」 水亭凉气多,闲棹晚来过。 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 野童扶醉舞,山鸟助酣歌。 幽赏未云遍,烟光奈夕何。 9、「夏日辨玉法师茅斋」 夏日茅斋里,无风坐亦凉。 竹林深笋穊,藤架引梢长。 燕觅巢窠处,蜂来造蜜房。 物华皆可玩,花蕊四时芳。 10、「题张野人园庐」 与君园庐并,微尚颇亦同。 耕钓方自逸,壶觞趣不空。 门无俗士驾,人有上皇风。 何处先贤传,惟称庞德公。 我挑出来的比较有名或有感觉的10首,看你的口味了! 6.孟浩然所有的诗句1、「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 2、「夜归鹿门山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 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夜来去。 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作临洞庭)」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4、「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5、「送陈七赴西军」 吾观非常者,碌碌在目前。 君负鸿鹄志,蹉跎书剑年。 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 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 6、「耶溪泛舟」 落景馀清辉,轻桡弄溪渚。 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 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 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 7、「早梅」 园中有早梅,年例犯寒开。 少妇曾攀折,将归插镜台。 犹言看不足,更欲剪刀裁。 8、「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一作浮舟过滕逸人别业)」 水亭凉气多,闲棹晚来过。 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 野童扶醉舞,山鸟助酣歌。 幽赏未云遍,烟光奈夕何。 9、「夏日辨玉法师茅斋」 夏日茅斋里,无风坐亦凉。 竹林深笋穊,藤架引梢长。 燕觅巢窠处,蜂来造蜜房。 物华皆可玩,花蕊四时芳。 10、「题张野人园庐」 与君园庐并,微尚颇亦同。 耕钓方自逸,壶觞趣不空。 门无俗士驾,人有上皇风。 何处先贤传,惟称庞德公。 我挑出来的比较有名或有感觉的10首,看你的口味了。 7.关于李白送孟浩然的诗句《送孟浩然之广陵》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释义: 老朋友孟浩然,辞别西楚的黄鹤楼; 阳春三月烟花如海,他去游历扬州。 一叶孤舟,远远地消失在碧空尽头; 只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际奔流! 赏析: 1. 第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意思是老朋友要告别黄鹤楼向东远行了。因为黄鹤楼在广陵之西,西辞去的地方也就必然是在东面了, 2. 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既广陵,李白用烟花来形容孟浩然即将去到的地方,也多少透露了孟浩然对此行的羡慕之意。以上两句写送别情况,还没有写离别之情。 3. 第三四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留。写作者送走了好友,独自在黄鹤楼遥望风帆远去的情景,江面上一只载着过人东去的船,渐行渐远,他仍伫立着凝望天边的长江流水,可见他对好友的惜别之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