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木心与他的《文学回忆录新周刊》(1)《文学回忆录》中所表现的木心的哲学观(或:主要内容、主要思想)。(2分)(2)为什么要读木心的作品(或:读木心作品的原因)。 (2分)(3)陈丹青如何看待“流亡的美学” 。(1分) (前两点每点2分,第三点1分,共5分。 意思答对即可。)2。 (1)回答了“为什么要读木心”这个问题,(1分)形象、含蓄而深刻。(1分)(2)同时告诉我们,应该用无为的审美的眼光(1分)阅读木心,关注生活(1分)3。 (1)流亡的美学,核心是流亡。(1分)屈原被放逐,失去了地理上的故乡,在流亡的过程中,他创作了凝聚着审美意蕴的《离骚》。 (2分)(2)美学的流亡,核心是美学。(1分)屈原那凝聚着审美意蕴的《离骚》,揭露的是美被践踏的状况;同时,这种状况是没有地域和时代局限的。 (2分)【解析】1。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试题,从全文内容来看,本文主要就三个方面的内容来采访的,所以必须概括出三个方面,才可以得满分。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句作用的题目,这句话主要考查它的内容作用以及对其含义的准确理解。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对文意深刻理解后知识迁移能力的综合考查,其基础建立在对文意深刻而正确的解读之上。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求木心文学回忆录全本书txt文学是可爱的。 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 八十年代末,木心客居纽约时期,亦自他恢复写作、持续出书以来,纽约地面的大陆和台湾同行在异国谋饭之中,居然促成木心开讲“世界文学史”,忽忽长达五年的一场“文学的远征”——从1989年1月15日开课,到1994年1月9日最后一课,每位听课人轮流提供自家客厅,在座者有画家、舞蹈家、史家、雕刻家等等。 听课学生陈丹青说,“我们当年这样地胡闹一场,回想起来,近于荒谬的境界:没有注册,没有教室,没有课本,没有考试与证书,更没有赞助与课题费,不过是在纽约市皇后区、曼哈顿区、布鲁克林区的不同寓所中,团团坐拢来,听木心聊。” 菜单开出来,大家选。 从古希腊神话、新旧约,到诗经、楚辞,从中世纪欧洲文学,到二十世纪文学世界,东方西方通讲,知识灵感并作。 其中听的听,讲的讲,“金句”纷披,兀自燃烧。“讲后,一部文学史,重要的是我的观点。” 木心说。古代,中世纪,近代,每个时代都能找到精神血统,艺术亲人。 他爱先秦典籍,只为诸子的文学才华;他以为今日所有伪君子身上,仍然活着孔丘;他想对他爱敬的尼采说:从哲学跑出来吧;他激赏拜伦、雪莱、海涅,却说他们其实不太会作诗;他说托尔斯泰可惜“头脑不行”,但讲到托翁坟头不设十字架,不设墓碑,忽而语音低弱了,颤声说:“伟大!”而谈及萨特的葬礼,木心脸色一正,引尼采的话:唯有戏子才能唤起群众巨大的兴奋。 木心开讲时六十二岁。 多少民国书籍与读者,湮灭了。他的一生,密集伴随愈演愈烈的文化断层。 他不肯断,而居然不曾断,这就是纽约世界文学史讲座潜藏的背景:在累累断层之间、之外、之后,木心始终将自己尽可能置于世界性的文学景观,倘若不是出走,这顽强而持久的挣扎,几乎濒于徒劳。 如今,听课学生陈丹青整理那五年那五册听课笔记,共八十五讲,逾四十万字,结集这本大书时,已不再将之仅仅看做“世界文学史讲座”。 诚如木心所最早时设想的那样,这是他自己的 “文学回忆录”,是一部“荒诞小说”,“在自己的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这也是木心留给世界的礼物,文学的福音书。 本书首次披露的木心先生及其亲属的珍贵照片,由陈丹青先生和木心的外甥王韦先生提供。附印民国版本的世界文学书影,是一部民国出版史的私人旁证。 本资料版权归原作者及版权商所有,如果你喜欢,请购买正版 仅限个人测试学习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azw3版本下载 /fs/16414558-234645998 epub版本下载 /fs/16414558-234646005 mobi版本下载 /fs/16414558-234646009 txt版本下载 /fs/16414558-234646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