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赞美礼仪小姐的诗 急蔺相如是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他很有见识和才能。在“完璧归赵”、“渑池相会”两次外交斗争中,捍卫了赵国的尊严,地位在名将廉颇之上。这使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为赵国立下了赫赫战功。蔺相如不过是凭一张嘴巴,说说而已,有什么了不起,反而爬到我的头上。一定要侮辱他一番。”蔺相如听说后,尽量不跟廉颇会面,每次出门,避开廉颇,有时甚至装病不去上朝。有一次蔺相如外出,远远看见廉颇的车马迎面而来,连忙叫车夫绕小路而行。 蔺相如手下的人对他这样卑躬让步的作法感到委屈,纷纷要求告辞还乡。蔺相如执意挽留,并耐心地向他们解释说:“诸位认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哪个厉害?”众人都说:“当然廉将军不及秦王了。”蔺相如说:“对啦,天下的诸候个个都怕秦王,可是为了赵国,我敢在秦国的朝廷上斥责他,怎么会见到廉将军倒反而害怕了呢?你们的心情我是理解的,可是,你们想过没有,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攻打赵国,就是因为赵国有我和廉将军两人的缘故。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两败俱伤。我不计个人恩怨,处处让着廉将军,是从国家的利益着想啊。”听了这番话,大家都消了气,打消了告辞还乡的念头,反而更加尊敬蔺相如了。 后来,有人把蔺相如的话告诉了廉颇,廉颇大受感动,惭愧万分,觉得自己心胸竟然如此狭窄,实在对不起蔺相如,决心当面请罪。一天,他脱下战袍,赤身背着荆条,来到蔺相如的府第,“扑”地跪在地上,老泪纵横,泣不成声地对蔺相如说:“我是一鄙陋的粗人,见识浅薄,气量短小,没想到您对我竟这么宽容大量,我实在无脸见您,请您用力责打我吧!就是把我打死了,也心甘情愿。”蔺相如见到这情景,急忙扶起廉颇,两人紧抱在一起。从此两人消除了隔阂,加强了团结,同心协力,保卫赵国,强大的秦国更加不敢轻易地侵犯赵国了。 礼仪的故事:程门立雪 杨时(1053—1135)是北宋时一位很有才华的才子,南剑州将乐人(今属福建)。中了进士后,他放弃做官,继续求学。 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俩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大学问家、哲学家、教育学,洛阳人,同是北宋理学的奠基人。他们的学说为后来的南宋朱熹所继承,世称程朱学派。 杨时仰慕二程的学识,投奔洛阳程颢门下,拜师求学,4年后程颢去世,又继续拜程颐为师。这时他年已40,仍尊师如故,刻苦学习。一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杨时碰到疑难问题,便冒着凛冽的寒风,约同学游酢(1053—1123年)一同前往老师家求教。当他来到老师家,见老师正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他不忍打搅,怕影响老师休息,就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候。当老师一觉醒来时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了,身上飘满了雪。老师忙把杨时等两人请进屋去,为他们讲学。 后来,“程门立雪”成为了广为流传的尊师典范。 2. 形容礼仪的诗句有哪些1、礼仪卒度 先秦 诗经 《楚茨》 2、礼仪既备 先秦 诗经 《楚茨》 3、十六知礼仪 汉 汉无名氏 《孔雀东南飞》 4、迁飞在礼仪 唐 王昌龄 《送刘慎虚归取宏词解》 5、载持巾栉礼仪好 唐 刘商 《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 6、三百礼仪成 唐 李峤 《经》 7、载持巾栉礼仪好 唐 刘商 《胡笳十八拍·第十八拍》 8、上清朝礼仪 唐 皮日休 《太湖诗·三宿神景宫》 9、徐动合礼仪 唐 寒山 《诗三百三首》 10、徐动合礼仪 唐 寒山 《诗三百三首》 11、礼仪从此废 元 王冕 《自崔镇至济州人情风俗可叹三十韵》 12、礼仪既备 宋 程公许 《明禋进戒诗》 13、居然合礼仪 宋 林同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张霸》 14、礼仪三百复三千 宋 吕希哲 《绝句》 15、方岳何暇安礼仪 宋 莫济 《次韵梁尉秦碑》 16、簪绂光辉与礼仪 宋 四锡 《元日》 17、高谈大笑拘礼仪 宋 王拱辰 《耆英会诗》 18、见客礼仪生 宋 魏野 《和王衢见寄》 19、礼仪今既备 宋 游九言 《庆余思永冠》 20、奉礼仪修献 宋 周端臣 《游籍田》 21、礼仪今太叔 明 李崇仁 《挽金太常》 22、起坐皆礼仪 明 张掞 《赠萧溪耕者》 3. 描写礼仪的诗句“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季氏》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孟子.离娄下》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曲礼上》 举止是映照每个人自身形象的镜子。 ———歌德:《亲和力》 文明的最重要任务之一,是使人在他纯粹的物质生活中也受形式的支配,使人在美的王国能够达到的范围内成为审美的人。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 礼貌是一个人自己的真实思想中进行选择的艺术。 ———阿.史蒂文斯:《德.斯蒂尔夫人》 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讲礼貌不会失去什么,却能得到一切。 ———玛.沃.蒙塔古:《书信集》 礼节是所有规范中最微小却最稳定的规范。 ———拉罗什福科:《道德箴言录》 礼貌是博爱的花朵。不讲礼貌的人谈不上有博爱思想。 ———茹贝尔:《名言集》 4. 有关礼仪的诗句有哪些
1、“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季氏》 2、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孟子.离娄下》 3、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曲礼上》 4、举止是映照每个人自身形象的镜子。 ———歌德:《亲和力》 5、文明的最重要任务之一,是使人在他纯粹的物质生活中也受形式的支配,使人在美的王国能够达到的范围内成为审美的人。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 6、礼貌是一个人自己的真实思想中进行选择的艺术。 ———阿.史蒂文斯:《德.斯蒂尔夫人》 7、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崇尚投桃报李,礼尚往来。 2. 宽容是中华人明的传统礼仪,我们一定要扞卫他! 3. 世界公认中国是礼仪之邦。 4. 面对长辈要彬彬有礼这是我们必须学会的礼仪。 5. 仪态万方的礼仪小姐款款走上主席台,给获奖人员披红戴花。 6. 亚运会开幕式上,温文尔雅的礼仪小姐给中外来宾留下美好的印象。 7. 经严格训练的礼仪小姐,一举一动都恰到好处。 8. 虽然许多繁文缛节可以省略,但注重礼仪还是必要的。 9. 我礼仪周到,这似乎使他不知所措。 10.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 11. 虽然许多繁文缛节可以省略,但注重礼仪还是必要的。 12. 礼仪,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世界公认中国为礼仪之邦。 5. 关于礼仪的诗句《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积而能散,安安而能迁。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很毋求胜,分毋求多。疑事毋质,直而勿有。 若夫,坐如尸,立如齐。礼从宜,使从俗。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不妄说人,不辞费。礼,不逾节,不侵侮,不好狎。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礼闻取于人,不闻取人。礼闻来学,不闻往教。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季氏》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孟子.离娄下》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曲礼上》 6. 关于礼仪的诗句1、《荀子.富国》商朝:礼之正于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 礼法对于国家的治理,就如同天平用于称轻重,木工的黑线用以判曲直,圆规与直角尺用于量度方与圆。 2、《礼记·经解》商朝 荀子: 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 把礼看作治理国家的最重要的“道”,实际上即是礼法对于国家的治理,就如同天平用于称轻重。 3、《荀子·王霸》商朝 荀子: 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 礼法对于国家的治理,就如同天平用于称轻重于国家的治理,就如同天平用于称轻重。 4、《荀子·大略》商朝 荀子: 礼之于正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 把礼看作治理国家的最重要的“道”,实际上即是礼法对于国家的治理,就如同天平用于称轻重。 5、《群书治要·经解》商朝 荀子: 夫礼之于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 人立身处事必须遵照执行的基本原则。人如果失去了立身之处,就一定会跌倒沉沦。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了相互尊重,在仪容、仪表、仪态、仪式、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 。礼仪是对礼节、礼貌、仪态和仪式的统称。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文明礼仪 7. 关于礼仪的诗句“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孟子.离娄下》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举止是映照每个人自身形象的镜子.———歌德:《亲和力》文明的最重要任务之一,是使人在他纯粹的物质生活中也受形式的支配,使人在美的王国能够达到的范围内成为审美的人.———席勒:《审美教育书简》礼貌是一个人自己的真实思想中进行选择的艺术.———阿.史蒂文斯:《德.斯蒂尔夫人》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讲礼貌不会失去什么,却能得到一切.———玛.沃.蒙塔古:《书信集》礼节是所有规范中最微小却最稳定的规范.———拉罗什福科:《道德箴言录》礼貌是博爱的花朵.不讲礼貌的人谈不上有博爱思想.———茹贝尔:《名言集》使一个人伟大,并不在于富裕和门第,而在于可贵的行为和高尚的品性.———奥维:《名人名言录》礼仪不良有两种:第一种是忸怩羞怯;第二种是行为不检点和轻慢;要避免这两种情形,就只有好好地遵守下面这条规则,就是,不要看不起自己,也不要看不起别人.———约翰.洛克:《教育漫话。 8. 关于礼仪的古诗词文明礼仪名言名句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2、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孟子 3、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 4、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荀子 5、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管仲 6、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苏轼 7、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 8、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子贡 9、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10、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况 11、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诸葛亮 12、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 13、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4、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李白 15、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司马光 16、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白居易 17、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 18、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张衡 19、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徵 2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