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男女互相喜欢,但是女生心中有顾虑,男生心中的感情的诗句《离思五首》的第四首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经历过大海的波澜壮阔,就不会再被别处的水所吸引。陶醉过巫山的云雨的梦幻,别处的风景就不称之为云雨了。虽常在花丛里穿行,我却没有心思欣赏花朵,一半是因为自己已经修道,一半是因为心里只有你……这首再延伸一些近一步的解释是说。痴迷在你爱的大海里,陶醉在你的梦幻里,我就不会再对其它女人感兴趣。爱你没有人比得上你,你是最好的。你走之后也没有人能代替你,其他女人再美我没心思去爱,因为心里只有一个你…… 作者把亡妻和对亡妻的感情比喻为至大至美的沧海和神女化成的巫山之云,相形之下,任何水或云都暗然失色,正因为他对亡妻怀有如此深厚的怀恋之情,才会对其他女子(以花从为喻)视而不见,即使看到了也非常淡漠厌倦,更不用说会有缠绵绻恋之念了,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物喻情,以典达意的手法,运用极其巧妙,含意丰富,是少有之佳作. 写到这个境界真的不容易。 元稹的这首绝句,不但取譬极高,抒情强烈,而且用笔极妙。前两句以极至的比喻写尽怀念悼亡之情,“沧海”、“巫云”词意豪壮,有悲歌传响、江河奔腾之势。后面两句的“懒回顾”、“半缘君”,顿使语势舒缓下来,转为曲婉深沉的抒情。全篇张弛自如、变化有秩,形成了一种跌宕起伏的旋律。就全诗情调而言,它言情而不庸俗,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低沉,创造了唐人悼亡绝句中的绝胜境界。尤其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二句,历来为人们所传诵,不但是元稹诗作中的颠峰佳句,纵观唐诗宋词,咏情之作可望其项背者也少之又少。 宋人张先的【千秋岁】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方未白孤灯灭。 这是一首描写恋情相思的词篇,它通过“芳菲”的被摧残来表达诀别之后的哀怨。词以鶗鴂的哀鸣开篇,说明季节由春到夏,人世由盛变衰。词人之所以折取“残红”,不仅仅是“惜春”,而且也是对被摧残的爱情表示深情惋惜。“雨轻风色暴”是上片中的关键句,它表面上交待“芳菲歇”的原因,实际却暗示爱情遭受外力的无情摧残。下片通过琴弦来表达相思与怨恨之情。“天不老,情难绝”,表达情深似海、矢志不二的坚贞,是全诗的主题句,它是针对上片“雨轻风色暴”而发的。“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设想奇特,比喻生新。结尾以鲜明的形象暗示:这强烈的相思之情,夜以继日,永无绝灭之期。 2.求:宋词中描写男女相互喜欢的所有词菩萨蛮 蓬莱院闭天台女, 画堂昼寝人无语。 抛枕翠云光, 绣衣闻异香。 潜来珠锁动, 惊觉银屏梦。 脸慢笑盈盈, 相看无限情。 晚妆初过, 沉檀轻注些儿个。 向人微露丁香颗, 一曲清歌, 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 杯深旋被香醪涴。 绣床斜凭娇无那, 烂嚼红茸, 笑向檀郎唾。 《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 买得一技春欲放。 泪染轻匀, 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 奴面不如花面好。 云鬓斜簪, 徒要教郎比并看。 3.形容相互有好感但是不能在一起的诗《赠婢 》 崔郊 公子王孙逐后尘, 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如海, 从此萧郎是路人。 关于这首诗,还有一个很动人的故事。 崔郊的姑母有一婢女,生得姿容秀丽,与崔郊互相爱恋,后来婢女被卖给显贵于頔。崔郊念念不忘 ,思慕无已。一次寒食,婢女偶尔外出与崔郊邂逅,崔郊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赠婢》。想必那于頔也是性情中人,读到此诗,便让崔郊把婢女领去,于是传为诗坛佳话。 诗中最后两句很是经典,但崔郊何以自谓“萧郎”?若翻看《全唐诗》,便会发现,许多爱情诗中的女主人公所思慕的恋人都叫“萧郎”,唐以后的宋、清也都有这种用法,而唐以前则未见这种用法。那么,“萧郎”一词缘何被当作“情郎”来用? 一种说法缘于汉代刘向《列仙传》讲述的故事:“萧史者,秦穆公(嬴姓)时人也,善吹箫,能致白孔雀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日皆随凤凰飞去。故秦人为作凤女祠于雍宫中,时有箫声而已。”后遂用“弄玉”泛指美女或仙女;用“萧史”借指情郎或佳偶,又称“萧郎”。 一种说法是,“萧郎”原指梁武帝萧衍。《梁书·武帝纪上》:迁卫将军王检东阁祭酒,俭一见(萧衍),深相器异,谓卢江何宪曰:“此萧郎三十内当作侍中,出此则贵不可言。”这个萧郎,就是梁武帝萧衍,南朝梁的建立者,风流多才,在历史上很有名气。后多以“萧郎”指代女子所爱恋的男子。 4.形容“情侣之间互相懂得彼此”的词语或诗句是什么1. 君有奇才我不贫。 (清)郑板桥 2.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 (唐)王勃 3.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唐)白居易 4.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 5. 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 (清)蒲松龄 1.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宋)顾夏 2. 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汉书》 3. 君子上交不诌,下交不渎。 《周易》 4. 若知四海皆兄弟,何处相逢非故人。 陈刚中 5. 朋友,以义合者。 (宋)朱熹 6. 衣不如新, 人不如故。 《汉乐府》 7. 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 。 (宋)欧阳修 8.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 (唐)杜甫 9. 交心不交面,从此重相忆。 (唐)白居易 10. 人生结交在终始,莫为升沉中路分。 (唐)贺兰进明 11. 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 (三国)曹植 12.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明)冯梦龙 13. 少年乐相知,衰暮思 故友。 (唐)韩愈 14. 一贵一贱交情见。 (唐)骆宾王 15. 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 (唐)李白 16. 投之以木瓜,抱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 17. 人生所贵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亲。 《雁门集》 18. 合意友来情不厌,知心人至话投机。 (明)冯梦龙 19.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易.系辞上》 20. 婴其呜矣,求其友声 。 《诗经.小雅》 21. 乐莫乐兮新相知。 (战国)屈原 22. 刎颈之交。 《汉书.诸葛丰传》 5.含蓄表达对一个人有好感青年男女,在共同的学习、工作中,由于彼此有了较多的接触和了解,有的人会对其中某个异性产生特殊的好感,并在暗中爱上了对方,他们常常被这种感情所折磨,日不思食,夜不成寝,但又不知该如何向对方表达,思想十分苦恼。 在青年男女的相处中,出现这种“暗中爱上一个人”的情况相当普遍,这里,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你还是一个正在学习的中学生、大学生,那么你应该珍惜青春年华的宝贵时间,趁这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代,为将来成就一番事业刻苦学习,不要的把宝贵时间消耗在“谈情说爱”上。 安静的校园不是恋人幽会的场所,如果你在学习时期,真的对某个异性同学产生了特殊的好感,那么,还是把这种感情珍藏在心底而不向对方表白为好,以免误人误已,影响学业。 对于那些已进入年龄,并在生产和工作中,对某个异性产生了爱慕之情的青年男女来说,应怎样向对方表白自己的感情呢?这里可能会有几种情况: 一是你暗中爱上对方,对方对你也有好感,双方都已心照不宣地在相爱; 二是你虽暗中爱上对方,对方也有察觉,但对方并无明确的表示; 三是对方压根儿蒙在鼓中,对你没有任何特殊反应; 不论哪种情况,当你暗中爱上一个人时,你都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 向对方表达自己的心意:一是托请自己的知心朋友去转达;二是用书信的形式主动向对方坦露心迹,这里着重谈谈怎样写好第一封求爱信的问题。 写求爱信并无统一的格式,应根据各人不同的情况来写,就拿前面的几种情况来说吧,如果你暗中爱上一个人,对方也有明确的反应,这时你的求爱信就可以写得比较深入一些,感情色彩浓厚一些,以进一步拨动他(她)的心弦,引起对方更强烈的感情上的共鸣,使原来游移不定的感情得到进一步的深化,由于对方对你也已产生好感,你在信中可以满怀激情地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畅谈你对对方的良好的印象,并可主动地将自己的各方面的情况,如实告诉对方。 不要写低下的陈词滥调和花言巧语,这样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效果,相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和厌恶。 如果是后面两种情况,那么你的求爱信应该写得含蓄、委婉一些,但仍不失诚恳、热情、真挚,信不宜写得太长,言词不宜直露,可恰当地引用一些名人关于友谊、爱情的名言警句作为题,寄托自己的情思,这种求爱信应该是“投石问路”式的,不应写得过分热烈、直率,应掌握分寸,由于你可能会使对方感到意外和突然,因此,你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以免一旦遭到拒绝或“石沉大海”后,使自己陷于更加苦恼的境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