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填词宋词

1.宋词填词内容的要求有哪些

词,诗歌的一种。

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始于隋,定型于中晚唐,盛于宋。

隋唐之际,从西域传入的各民族的音乐与中原旧乐渐次融合,并以胡乐为主产生了燕乐。原来整齐的五、七言诗已不适应,于是产生了字句不等、形式更为活泼的词。

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依声”。从此,词与音乐分离,形成一种句子长短不齐的格律诗。

五、七言诗句匀称对偶,表现出整齐美;而词以长短句为主,呈现出参差美。词有词牌,即曲调。

有的词调又因字数或句式的不同有不同的“体”。比较常用的词牌约100个。

词的结构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二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按音乐又有令、引、近、慢之别。

“令”一般比较短,早期的文人词多填小令。如《十六字令》、《如梦令》、《捣练子令》等。

“引”和 “近”一般比较长,如《江梅引》、《阳关引》、《祝英台近》、《诉衷情近》。而“慢”又较“引”和“近”更长,盛行于北宋中叶以后,有柳永“始衍慢词”的说法。

词牌如《木兰花慢》、《雨霖铃慢》等。依其字数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

据清代毛先舒《填词名解》之说,58字以内为小令, 59—90字为中调,90字以外为长调。最长的词牌《莺啼序》,240字。

一定的词牌反映着一定的声情。词牌名称的由来,多数已不可考。

只有《菩萨蛮》、《忆秦娥》等少数有本事词。词的韵脚,是音乐上停顿的地方。

一般不换韵。有的句句押,有的隔句押,还有的几句押。

象五、七言诗一样,词讲究平仄。而仄声又要分上、去、入。

可以叠字。由于词在晚唐、五代、宋初多是酒席宴前娱宾遣兴之作,故有“词为小道、艳科”、“诗庄词媚”之说。

随着词的发展,经柳永、苏轼,逐渐扩大了词的题材,至辛弃疾达到高峰,成为和诗歌同等地位的文学体裁。 首先,词有大量不同音律句式的调和体,作者可以在极为广泛的范围内选择符合创作需要的词调。

据清康熙时编的《词谱》所载,有 826调、2306体,还有好多尚未收入。各种词调的长短、句式、声情变化繁多,适应于表达和描绘各种各样的情感意象,或喜或悲,或刚或柔,或哀乐交迸、刚柔兼济,均有相应的词调可作为宣泄的窗口。

再者,词调与体的变化和创造原是没有限制的。懂得音律的作者可以自己创调与变体。

康熙《词谱序》云:“词寄于调,字之多寡有定数,句之长短有定式,韵之平仄有定声,杪忽无差,始能谐合。”然试看《词谱》所载同一词调诸体的句式、平仄、押韵、字数常颇有出入,可见古人填写时有着相当程度的自由。

词韵常比诗韵宽,有时平仄以至四声可以通押或者代替,也有押方言音的。如《满江红》词调,一般押仄声中入声韵,以寄寓磊落不平之感,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抒发激烈的壮怀,读来使人慷慨悲愤,押的便是入声韵。

然而姜夔的《满江红》(仙姥来时),遐想湖上女神,却换押平韵,声情遂变作缓和舒徐,富有潇洒优游的情趣。姜夔《长亭怨慢》自序云:“予颇喜自制曲,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

该词中有句如:“阅人多矣,谁得以长亭树?树若有情,不会得青青如此!”“日暮,望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写景抒情,卷舒自如,浑如散文。

但由于作者深谙音律,故虽随意为长短之句,而自然合乎律度,适应歌者口吻。“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一种自由与规律高度统一的产物。

词的格律宽严有一个发展过程。唐到北宋前期还比较宽松,而北宋后期至南宋则越来越严密。

各时期不同作家对审音协律也有不同要求。如有人认为苏轼的词不协音律,有则为之辩护。

陆游《老学庵笔记》云:世言东坡不能歌,故所作乐府多不协律。晁以道谓:“绍圣初,与 《跋东坡七夕词后》 又云:‘歌之曲终,东坡别于汴上,东坡酒酣自歌《阳关曲》’。

则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耳。”《跋东坡七夕词后》又云:“歌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

从其他记载也可看到苏轼的代表作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大江东去)也都被“善讴者”歌唱或赞赏过,说明还是合乐可歌的,只是有些地方突破声律的束缚。大凡过于不守音律也许失却词的韵味,遵律过严也会成为枷锁,重要的是运用音律为情意服务。

如《声声慢》调在李清照以前作者多押平韵,而李清照却选押仄韵,又用了话多齿音、舌音字,创造了情景交融的特殊艺术效果。可见她要求作词的严辩音律,却正是自由地运用之以突破陈规进行创造,而不是作茧自缚。

宋代许多绝妙好词,虽然长短错落,自由卷舒,有的类同口语、散文,而吟诵起来的韵味盎然,富有节奏感。个中奥妙是很值得我们体味的。

有些例子,则未必可取。如张炎 《词源》 记其父张枢“作《惜花春早起》云:‘琐窗深’。

‘深’字音不协,改为‘幽’字;又不协,再改为‘明’字,歌之始协。此三字皆平声,胡为如是?盖五音有唇、齿、喉、舌、鼻,所以有轻清重浊之分,故平声字可为上、入者此也。”

按“深”“幽”与“。

2.宋词填词软件

填写诗词是用作者的灵魂、思想情感来写的,软件怎么可能?

如果你是初学者,想陶冶一下情操,我建议你可以下载一个叫《诗词快车》的软件,上面有诗词的格律,常见的词牌都有,用圆圈三角等标出平声、仄声,哪些地方要押韵,对着填就是了。押韵就看看旁边的平水韵表。多读读名家的词,例如欧阳修、周邦彦、晏殊等(是我比较喜欢的)的作品,就能够填出工整的词了。

如果想深入学习,就得看龙榆生先生的《唐宋词格律》夏承焘先生的《天风阁学词日记》唐圭璋先生的《全宋词》等著作。可以丰富知识,提高眼界。多查查韵书,懂点音韵学最好。

3.宋词填词练习是什么样的,举个例子吧

1、双调南歌子-散步有寄(平声一东二冬)

日落云妨月,风来雾蔽松。倦花微动懒颜容,可笑行行役役、到春空?

仗气年时影,屠龙壁上弓。而今无语问穷通,却道轻尘入眼、竟匆匆。

----------------------------------------------------------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

2、桂殿秋两个(平声三江七阳)

人似水,一双双,东风吹暖朔风狂。年光只在肩头过,日月常余底下尝。

心仄仄,泪双双,长风皓月冷鸡窗。人随春去清宵永,一夜伤心浅银缸。

------------------------------------------------------------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3、双调忆江南(平声四支五微)

春几许,最是问花知。骤雨连天才肆水,长晴熏柳乍分丝。摇坠半身痴。

此恨薄,片片寄新诗。不问主人何处去,常留梦畔翘春归,泪眼对花飞。

--------------------------------------------------------------

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4、潇湘神两个(平声八齐)

芳草堤,芳草堤。绿池深浅藕沾泥。荷叶碧浮珠露急,游鱼沉到小桥西。

云角低,云角低,附云借月正堪梯。看遍世间烟火色,平生能只几黄鸡?

------------------------------------------------------------

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5、渔父两个(平声六鱼七虞)

一叶江山草色疏,夜来新梦断因鱼,灯一豆,酒三壶,不佐功名佐绿鲈。

---------------------------------------------------------------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格一】(首句仄起入韵)

平湖俯仰两天无,归鸟轻舟一队凫。三顿笛,两餐书,李郎愿做此中奴。

---------------------------------------------------------------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格二】(首句平起入韵)

6、捣练子两个(平声九佳十灰)

真是个,向花开,负锁担枷任利差。生有半腔冤枉苦,死时一样烂尸骸。

----------------------------------------------------------------

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定格】(单调)

红画鼓,绿喧街,人灯满市认春鞋。爱携手,听玉阶。

生远恨,恁心怀,离愁又到最高台。避无计,泪双来。

-----------------------------------------------------------------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

变格】(双调)

4.求宋词的词牌

很多很多,粘一小部分给你:

三字

一 画

一七令 一寸金 一叶叶 一叶乐 一叶落 一半子 一江风 一丝风 一过金 一梦金

一丛花 一枝花 一样花 一点春 一枝春 一落春 一年春 一痕沙 一落索 一络索

一捻红 一萼红 一斛珠 一斛球 一剪梅 一翦梅

二 画

二郎神 二色莲 卜算子 卜玉郎 人月圆 人南渡 七娘子 七娘仔 八六子 八宝妆

八拍蛮 八音谐 九能归 九回肠 九张帆 九张机 十拍子 十样花 十爱词 十二时

十二红 十二郎 十八香 二十时 丁香结

三 画

三字令 三台令 三学士 三部乐 三登乐 三奠子 三株媚 上行杯 上升花 上江虹

上马娇 上西平 上南平 上平西 上平南 上小楼 上束马 上西楼 上林春 上阳春

下水船 下手迟 大江西 大江乘 大圣乐 小圣乐 小冲山 小重山 小阑干 小桃红

小桃花 小庭花 小梅花 小镇西 小秦王 小梁州 千秋岁 千秋节 千年调 千春词

万年秋 万年枝 万年春 万里春 万年斯 山外云 山花子 山桃红 山坡羊 山渐青

山鬼谣 山亭柳 山亭燕 于飞乐 于中好 广寒枝 广寒秋 子夜歌 川拨棹 干荷叶

5.古有唐诗宋词.如何填词呢

“诗”之所以成为“诗”,“词”之所以成为“词”,因为她们有着自己独特的创作规则,也就是所说的诗词“格律”。

从广义上说,无论是诗经、楚辞、汉乐府乃至后来出现的近体诗、词、曲等都属于“诗”的范畴,而广义的“诗”最基本的一条“格律”(或是说规则)就是要押韵,而近体诗、词、曲等格律方面的要求就更多了。 这些规则学习起来其实并不难,近体诗有半天就能学会了,词、曲更简单,照着《词牌》、《曲牌》去填就是了;但要想运用纯熟地进行创作,却是要下一番苦功夫,经过学习-创作-再学习-修改、再创作-再学习-再修改、再创作。

几个循环,若干次的否定之否定之后,方能略入门径!这中间没有什么捷径好走。绝对没有! 其实,中国古典诗词,尤其是近体诗、词,曲,之所以会给人以美感,除了表达的内容、文雅的词汇外,复杂的规则(即“格律”)也是产生美感的重要因素!同时,作者也通过完成复杂规则的作品而显示出其文学水平。

正是由于近体诗、词、曲能够彰显作者的文学素养,故而很多年轻的朋友投入到古典诗词的创作中来,以期能够通过自己的作品提高自己的美誉度,达到心理的满足。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