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王铎草书唐诗

1.简述王铎巨幅条幅书法艺术的特征

王铎自幼酷爱书法,少时家道中落,寒窗苦读。在对书法艺术的研学上,王铎推崇颜米,独崇羲献,从“二王”的书法神韵与开拓精神中受到很大启迪。13岁的时候,王铎开始专门临摹王羲之的《圣教序》。在十五岁那年,他精钻《兰亭》,以“二王”为其书法渊源,临“二王”如灯下取言影,不失毫发。18岁的时候,王铎进入河东书院学习。28岁时,王铎便书写出了一本右军行楷的规范,即《吴养充先生并孺人张氏墓若表》,用笔圆厚遒劲有力、楚楚可观。29岁那年,他便创作了着名的行书《唐诗轴》。后来,31岁的王铎顺利通过了殿试而获得了仕进及第,来到京师任职于翰林院。在34岁至36岁期间,王铎的书法艺术风格学习博览、忠实原作。在1628年(崇祯元年),37岁的王铎写成五言律诗《成拟山园》和行书《五律诗轴》。40岁时,王铎书写了《手启》,从墨迹看已稍有个人风格了,翩若惊鸿,矫若游龙。在43岁那年,他所作的《郑谷华山作》行书条幅,就显得酣畅淋漓、锋芒毕露。但总体上看,王铎自成一派的独特书法创作风格, 正是在其48岁至50岁之间这一艰难失意时期,完成了自己书法艺术的重大转变,创作出自己成熟的书法艺术风格。然而,临帖与创作始终贯穿于王铎的书法艺术风格发展的全过程。

铎独特的书法艺术风格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渐进式发展的过程。开始时主要是学书法格局的分布只求平书正,后又追求险绝的技巧,再后来又归于平正。正如王铎所言,恨古人不见我,其之诗、书、字、文,直思跤彼室奥,皆为割情断欲,沉心驱智,故饮食梦寐以之,足见其对书学之痴迷。王铎的书法艺术强调崇古学古的原因可能有三方面:一是元明时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复古”思想,使得任何前进与创新都必须被冠以“复古”之名方可被人接受,王铎以“宗晋”为帜而自出新意大概也出自此意;二是想从源头上突破人都学赵、董之路,努力另辟蹊径,与时风拉开距离,游于晋人之间;三是在矛盾和差异中求得自己书法的统一,用晋书来调和自己书法的疏狂、犷野。在王铎的书法字帖中,点、线、面得到了较为丰富的完美的运用,势得到了一定的强化,动静也得到了完美的融合,犹如中国诗词的平仄韵律, 抑扬顿挫。

2.历代行草精选:明·王铎(行书诗卷)怎么样,历代行草

简述如下:草书的产生于东汉,历朝历代出过许多的草书大家。

东汉至三国 张芝,代表作《草书帖》;西晋 索靖,代表作《出师颂》(章草);东晋 (书圣)王羲之,真行草皆精,草书代表作《初月帖》;唐朝 张旭,代表作《古诗四帖》;唐朝 怀素,代表作《自序帖》;五代 杨凝式,代表作《新不虚词》;宋朝 黄庭坚,代表作《李白忆旧游诗卷》元朝 赵孟頫,代表作《草书千字文》明朝 宋克,代表作《急就章》;明朝 祝允明,代表作《滕王阁序并诗》;明朝--清初 董其昌,代表作《前赤壁赋》;清朝 王铎,代表作《草书诗卷》;清朝 傅山,代表作《千字文》;近现代于右任,代表作《标准草书帖》;来楚生《千字文》、林散之《自作诗论书》、启功《论书绝句》。

3.王铎《草书杜甫秋兴诗卷》是怎么体现非理性色彩的

王铎是在明末清初个性解放思潮中出现的代表性书家,他与稍前的徐渭、张瑞图,以及同时代的黄道周、倪元璐、傅山等人一道,突破元、明以赵孟頫、董其昌为代表的传统帖学的限制,注重个性、独创和主体情感的抒发,把行、草书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峰,他也因此成为明末清初书坛的“中兴之主”,在当时具有崇高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

在其身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虽然与赵孟頫一样由于“贰臣”的身份而未能得到公正的评价,但从清末康有为、吴昌硕开始,他的地位又重新得到肯定,影响力也不断提高,甚至远及东瀛,成为对现代日本书坛最具影响力的中国书家之一。王铎行书先学王羲之,其后又取法米芾。

至于草书,虽然他一再强调自己属于“二王”的“正统”派,但从其作品中不难发现黄庭坚等宋代书家的影响,如此卷用笔提按顿挫的丰富变化便更接近于黄氏草书。虽然王铎一生大部分时间在明代度过,但其书艺真正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是在明亡之后。

作为一位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文人士大夫,明朝的灭亡对他内心的打击可想而知,因此,沉迷于书法中勤加钻研便成为他排忧解愁的主要途径。而杜甫的不少诗篇描述了战乱连绵、国家衰败的情景,表达了作者穷途末路、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也引发王铎内心的共鸣,于是他常借助杜诗抒发自己内心的无限感慨和悲怆。

4.求教王铎的《行书五律诗》的释文

峰石明夜雪;轩斋发椒花。

此联作于崇祯十三年(1640)夏,时王铎49岁。《中国书法》2002年第12期封底今人书作“轩斋发柳花”,谬也。于文义、文理皆不能通。未见有将柳植于屋舍之内者,而且还居然长出了柳絮。疑其将草书“椒”(见图)字误作了“柳”。

这是一副写景联。

上联言,夜雪映照下峰石显得十分明亮。是从高处着眼,状高山雪夜之景,惟亮益凸显高寒。

下联之“轩斋”,指高敞的外面有走廊的屋舍。“椒花”:指椒的花。唐白居易《新丰折臂翁》诗:“闻道云南有泸水,椒花落时瘴烟起。”晋·刘臻妻曾于正月初一作诗名《椒花颂》,后常用为春节之典。下联目光转向低处,状轩斋之景:椒花初放,已是春意浓浓。春将至,故椒花始放。此亦不啻于祝春之《椒花颂》耳。

此联作者对联文的构思是用心良苦的,高景对低景、外景对内景、严寒对温暖,对仗工整而巧妙。“明”字“发”字尤为传神。绘出一幅迎春图。是为佳作。

此联行书书法奇崛夭矫,其章法整齐中有错落,富于变化,有气势。

5.傅山的《草书五言古诗立轴》的书法特点是什么

《草书五言古诗立轴》,绫本,长201.5厘米,宽50.9厘米。

现今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此作为“惠介文兄粲”录五言古诗一首,款署“侨老傅真山”,下钤 “傅山之印”,首钤“忠厚传家”印。

他主张写字要“宁拙勿巧,宁丑勿媚,宁支离勿轻滑,宁真率勿安排”。他自 述学书过程说:“弱冠学晋唐人楷法,皆不能肖。

及得松雪(赵孟頫)、香光(董 其昌)墨迹,爱其圆转流丽,稍临之则遂乱真矣。已而乃愧之曰:‘是如学正人 君子者,每觉觚棱难近;降与匪人游,不觉其日亲者。

’ ”又说:“老董(其 昌)止一个秀字。”这些论述虽然有很强的感情色彩,但也有较深的理趣,故多 为人传诵。

《五言诗轴》用墨干渴,飞白之笔居多,字型欹正自然,章法不落俗套,布局 平稳,行笔奔放自如。雄奇跌岩,有咖出逼人之势。

他曾学王铎而有所变化,大抵 王铎的字笔画以雄挺胜,傅山的笔画更加丰裕和灵动。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