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述宋词发展的四个时期及其发代表诗人宋词的发展历程前贤今哲多有论述,然因视角不同,观点亦异[1].本文则试图从词人群体的更迭、政治环境的变化、抒情范式的变革等方面来分期考察宋词的发展历程. 两宋三百馀年的词坛,先后共出现过六代词人群体[2],宋词的发展历程也相应地经历了六个阶段. 一、第一代词人群(1017—1067)的因革[3] 第一代词人群,以柳永(987?—1053?)[4]、范仲淹(989—1052)、张先(990-1078)、晏殊(991—1055)、欧阳修(1007—1072)等为代表.另有宋祁(998—1061)、杜安世等人.他们主要生活在真宗、仁宗两朝的“承平”时代,个体的社会地位都比较显达,除柳永、张先以外,差不多都是台阁重臣,其中晏殊、范仲淹和欧阳修官至宰辅,位极人臣,人生命运相对来说比较顺利适意.其词所反映的主要是“承平”时代的享乐意识和乐极生悲后对人生的反思. 这一代词人,从创作倾向上可分为两个创作阵营:柳永、张先为一阵营,晏殊、欧阳修、范仲淹、宋祁等为一个阵营. 二、第二代词人群(1068—1125)的开创 第二代词人群,是以苏轼(1036—1101)、黄庭坚(1045—1105)、晏几道(1038—1110)[5]、秦观(1049—1100)、贺铸(1052—1125)、周邦彦(1055—1121)等为代表的元佑词人群.此外著名的词人还有王安石(1021—1086)、王观、李之仪(1048—1127)[6]、赵令畤(1051—1134)、晁补之(1053—1100)、陈师道(1063—1101)、毛滂(1064—1121)等. 这代词人的创作历时半个世纪,大致始于十一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终于十二世纪二十年代初.第一代词人柳永、范仲淹、晏殊等已于十一世纪五十年代先后去世,只有张先、欧阳修两位词坛老将活到七十年代而亲手传下接力棒.第二代词人中,王安石、苏轼的词创作开始于六十年代.而作为一代词坛领袖的苏轼,其词风直到七十年代,亦即欧阳修、张先行将退出词坛之际,才走向成熟.其他如黄庭坚、秦观、贺铸等,也是到七十年代后才崭露头角.故第二代词人的创作年代主要是在神宗、哲宗、徽宗三朝(1068—1125). 2.唐诗宋词有哪些代表人物唐诗代表人物主要有:李白、杜甫、王勃、王维、孟浩然等;宋词代表人物有有苏轼、辛弃疾、柳永、李清照、晏殊等词人。 不论是唐诗还是宋词,都是我国文化史上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一,唐诗代表人物 1.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 李白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 2.杜甫:杜甫诗风老成稳健,倾向现实主义。 他的全部诗作,一方面反映了一个诚实的知识分子一生的遭际,同时也是唐帝国由盛转衰那段历史的真实写照。 3.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4.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5.孟浩然: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 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二,宋词代表人物: 1.苏轼: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2.辛弃疾:豪放派代表诗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3.柳永:婉约派代表人物,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4.李清照: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5.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宋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唐诗。 3.简述宋词发展的四个时期及其发代表诗人宋词的发展历程前贤今哲多有论述,然因视角不同,观点亦异[1].本文则试图从词人群体的更迭、政治环境的变化、抒情范式的变革等方面来分期考察宋词的发展历程. 两宋三百馀年的词坛,先后共出现过六代词人群体[2],宋词的发展历程也相应地经历了六个阶段. 一、第一代词人群(1017—1067)的因革[3] 第一代词人群,以柳永(987?—1053?)[4]、范仲淹(989—1052)、张先(990-1078)、晏殊(991—1055)、欧阳修(1007—1072)等为代表.另有宋祁(998—1061)、杜安世等人.他们主要生活在真宗、仁宗两朝的“承平”时代,个体的社会地位都比较显达,除柳永、张先以外,差不多都是台阁重臣,其中晏殊、范仲淹和欧阳修官至宰辅,位极人臣,人生命运相对来说比较顺利适意.其词所反映的主要是“承平”时代的享乐意识和乐极生悲后对人生的反思. 这一代词人,从创作倾向上可分为两个创作阵营:柳永、张先为一阵营,晏殊、欧阳修、范仲淹、宋祁等为一个阵营. 二、第二代词人群(1068—1125)的开创 第二代词人群,是以苏轼(1036—1101)、黄庭坚(1045—1105)、晏几道(1038—1110)[5]、秦观(1049—1100)、贺铸(1052—1125)、周邦彦(1055—1121)等为代表的元佑词人群.此外著名的词人还有王安石(1021—1086)、王观、李之仪(1048—1127)[6]、赵令畤(1051—1134)、晁补之(1053—1100)、陈师道(1063—1101)、毛滂(1064—1121)等. 这代词人的创作历时半个世纪,大致始于十一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终于十二世纪二十年代初.第一代词人柳永、范仲淹、晏殊等已于十一世纪五十年代先后去世,只有张先、欧阳修两位词坛老将活到七十年代而亲手传下接力棒.第二代词人中,王安石、苏轼的词创作开始于六十年代.而作为一代词坛领袖的苏轼,其词风直到七十年代,亦即欧阳修、张先行将退出词坛之际,才走向成熟.其他如黄庭坚、秦观、贺铸等,也是到七十年代后才崭露头角.故第二代词人的创作年代主要是在神宗、哲宗、徽宗三朝(1068—1125)。 4.宋词的代表人物是谁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轼 ) 《念奴娇 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辛弃疾) 《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 ) 《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沈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这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几个人物。这些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词 希望满意 5.哪几位诗人能代表唐诗宋词的巅峰唐诗宋词的巅峰,从我们耳熟能详的诗词来看,李白杜甫最为常见,其次还有苏轼(三苏),李清照,辛弃疾,王维,孟郊,刘禹锡等。李白被称为诗仙,他的诗狂放不羁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格调高绝,气象阔大,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如《蜀道难》,《将进酒》,《望天门山》,《月下独酌》,《梦游天姥吟留别》等。杜甫为诗圣,较多充满现实主义色彩,这与他所处唐代后期遭遇战乱看到百姓流离失所颠沛流离的生活经历分不开。“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抱负不得实现,眼睁睁看着国家处于风衣飘摇之中无能为力,作为现实主义诗人他也只能叹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唐诗宋词的巅峰,从我们耳熟能详的诗词来看,李白杜甫最为常见,其次还有苏轼(三苏),李清照,辛弃疾,王维,孟郊,刘禹锡等。李白被称为诗仙,他的诗狂放不羁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格调高绝,气象阔大,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如《蜀道难》,《将进酒》,《望天门山》,《月下独酌》,《梦游天姥吟留别》等。杜甫为诗圣,较多充满现实主义色彩,这与他所处唐代后期遭遇战乱看到百姓流离失所颠沛流离的生活经历分不开。“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抱负不得实现,眼睁睁看着国家处于风衣飘摇之中无能为力,作为现实主义诗人他也只能叹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白居易一首《长恨歌》道出了“汉皇重色思倾国”国家动荡的原因,纵使“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可是抛却现实一国之君的责任荒废朝政以致国家动乱,足见美色误国!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足见诗人为国家悲痛之心,百姓都难已解决的朝代哪里迎来盛世! 最敬佩的是豪放派诗人!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满腔的爱过之情,忠肝义胆却为奸人所害,国君昏庸,社会的悲哀!…… 苏轼,一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高处不胜寒写出了诗人收到朝堂排挤的愤懑,一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道出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像公瑾那样施展人生抱负,却叹人生如梦,转眼华发已生。一首“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写出诗人重新振作,纵使年老,也要老当益壮,实现人生的抱负! 还有婉约派——柳永,李清照,晏殊等;山水田园诗派——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边塞诗派—— 高适、岑参、卢纶、李益等。唐宋,历史上最具实力文化最灿烂的时代,这是诗词歌赋发展的巅峰时代! 6.婉约派的代表诗人有谁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柳永、张先、晏殊、晏几道、欧阳修、秦观、贺铸、周邦彦、李清照等。 1、柳永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2、张先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北宋词人。天圣八年(公元1030)进士。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 皇祐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元丰元年病逝,年八十八岁。 3、晏殊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 ),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4、晏几道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 —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 5、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 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6、秦观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江苏省高邮市人,字少游,号太虚,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苏轼曾戏呼其为“山抹微云君”,北宋婉约词人。 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他长于议论,文丽思深,兼有诗、词、文赋和书法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尤以婉约之词驰名于世。 扩展资料: 词派特点 婉约词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慎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但内容比较狭窄。 由于长期以来词多趋于宛转柔美,人们便形成了以婉约为正宗的观念。就以李后主、柳永、周邦彦等词家为“词之正宗”,正代表了这种看法。婉约词风长期支配词坛,直到南宋姜夔、吴文英、张炎等大批词家,无不从不同的方面承受其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婉约派 7.各诗派的代表诗人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诗歌流派.代表诗人有王维,孟浩然. 以标举隐逸.寄情山水,歌咏田园生活为主要特征. 代表性诗句分别有: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边塞诗派.是盛唐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诗歌流派,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王之涣,王昌龄.代表诗句有: 高适:千里黄云白日熏,北风吹雁雪纷纷. 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篇古城万仞山.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韩孟诗派.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一代诗人.诗歌创作上追求险怪,刻意推敲,主张以文为诗. 元白诗派.是以中唐诗人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一代诗人.他们的主张正如白乐天所说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