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贺新郎·忆昔俱年少》

忆昔俱年少。向斯晨、登高怀古,赋诗舒啸。追数樽前插花客,人物并皆佳妙。禁几度、西风残照。元子寄奴曾富贵,到而今、一一消磨了。君不乐,后人笑。


山南山北添华表。叹归来、谢池草合,黄台瓜少。老去爱持齐物论,谁管彭殇寿夭。待细说、教天知道。不羡两苏并二宋,愿弟兄、岁岁同吹帽。杯到手,莫辞釂。
作品赏析
这首词题为“忆昔”,实为抒写对“今”日衰颓的悲思。词人回忆当年年少之时,登高赋诗、舒啸放歌,情景宛然如见,风流飒爽。但当作者细数往日人物时,发现他们已大都逝去了,即使是曾贵极一时的桓温、王衍等人也都成过眼云烟风流云散。因此,词中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哀之情。 词的上片回溯往昔,展现往日游宴寻欢的盛况。“忆昔俱年少”以下七句,笔力雄健,构成一个挺拔的气势飞腾的波澜。词人先勾勒出一个风华正茂少年形象,由此反衬出当日登高、游宴、赋诗、舒啸的群体情景。“插花客”与“人物并佳妙”两句互为照应,使得上片后七句所写的种种往事都带有追忆过去的宴游生活特征。末三句则是对这“一霎光景”和乐情景的反思:逝去的时光已一去不返了。这恰如陈迹见于诗篇,使得整个上片气象更加浑厚。 下片换头就眼前的实景寄兴。“山南山北添华表”,由于心怀戚戚,暗自悲叹岁月流逝、人生无常。这与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中的“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气韵相似。“合”字含有盘石干天之意,将谢家池畔的草儿催生欲长的情景写活了。“少”字包含着将作金秋成熟的瓜实的意味。这样就给短句“合”“少”赋予了深厚的时间和空间的内容。“爱持齐物论”四句是物论、寿夭诸问题的议论。庄子曰:“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认为生死、物我、寿夭这些人与生俱来的观念都是虚妄的,故不应以生死为事。词人认为:既然当时众人皆为如此之论,则他们当是“不羡两苏并二宋”的了。 但词人在这里似乎还包含着另一层意思:由于当时众人皆为富贵功名而奔竞,到头来还不是一场虚幻?这似乎含有一种讥刺和嘲讽的意思。“不羡”句以下三句又转而写当前词人的生活和态度:天不欲使碌碌者有所倚藉以苟活于世,因而才让苏轼苏辙二人在兄弟之年就分离奔走于宦途。但他们还是不希望彼此有那么远的距离,“愿弟兄、岁岁同吹帽”,因而才有“老来风味减当年”之慨。作者通过这一段抒慨表明:尽管词人衰颓日甚,但他仍然不愿追名逐利、更不愿矫情伪饰。但当写到“杯到莫辞釂”时,他又显示出对人生尚有追求的意味。 这首词虽然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哀之情,但词人从物论、寿夭诸问题的议论中可以看出词人对人生的认识是很旷达的。全词结构紧凑,章法严谨;情绪变化跌宕起伏。从回忆到现实,从过去的风华年少到现在的衰颓,最后又回归到现实。但整首词读来却显得十分自然,笔力雄健,语言浑成而多风姿。这也是苏轼作词的一个特点。
创作背景
《贺新郎·忆昔俱年少》是宋朝诗人刘克庄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历史环境和社会状况密切相关。南宋时期,国家面临外敌入侵,边境告警,国势危殆。同时,朝廷内部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这引起了广大文人士大夫的忧虑和关注。 在这样的背景下,刘克庄创作了这首词,通过回忆过去年轻时的豪情壮志,抒发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英雄人物的思慕,表达出对国事和民生的极端关注,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报国无门的苦闷和悲愤之情。 综上所述,《贺新郎·忆昔俱年少》的创作背景与南宋时期的历史环境和社会状况密切相关,是刘克庄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的深刻思考和表达。
相关诗词
  • 1
    [宋]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 2
    [唐]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 3
    [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